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kernel反应(FOK)的变化特征,探讨预测早期DR视功能受损的敏感电生理指标。
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12年1月至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46例,其中16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 DR)、15例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ild NPDR)和15例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oderate NP-DR),正常对照组16例FOK反应,任选左右眼,进行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分析,采用不同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病变程度DR的N1、P1波潜伏期、振幅密度差异。
结果随着DR病变严重程度加重,九分法发现N1、P1波潜伏期渐延长;四分法发现N1、P1波潜伏期渐延长,N1振幅密度依次降低;六分法仅发现N1潜伏期的异常。
结论FOK的N1、P1波的潜伏期可能是较振幅密度更为敏感视网膜功能异常的观察指标,且其潜伏期的延长与DR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统计分析DR的mfERG一阶反应时,以象限为单位优于按离心度的环形区域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