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经治的2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粮细胞增多性皮炎皮疹泛发、多样,但有其自身特点,伴有剧烈瘙痒,其诱因与长期口服某些药物有关,如抗高血压药物等,临床上极易误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采用序贯疗法,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早期诊断对其临床治疗、病程长短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脐部丘疹31年。患者于出生1个月后脐部出现群集性丘疹,皮损一直未见明显发展、增多,无痒痛,偶有糜烂、渗出,无需处理,均能自愈。近半月局部肿胀、破溃、渗血,
<正>~~
期刊
通过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条锈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冬小麦感染条锈病严重度和冠层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了冠层光谱和条锈病严重度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PLS反演冬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效果很好,与文献[4]中提出的利用高光谱指数进行反演的结果相比,精度更高;通过对PLS回归系数的分析,发现叶绿素吸收谷两边(505~550nm,640~670nm,680~700nm)的一阶微分光谱可用于诊断冬
从分析CCD像元的光电响应特征入手,分析了不同瑕疵点的响应特征,并对CCD瑕疵进行分类。通过对大量不同场景下的影像进行时空统计分析,提出了根据图像统计异常信息识别瑕疵点的新算法。根据识别的结果标记瑕疵点的位置和类型,根据瑕疵类型对CCD影像进行校正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没有实验室标定的情况下有效地对CCD瑕疵进行自动检测和校正。
卡波西肉瘤(KS)是一种软组织多发性色素性血管肉瘤,同内少见。病因尚不清楚,临床分为四型:经典型、非洲删、旧种异质移植型和艾滋病相关型。现将我科近儿年收治的54例患者护理体会
反向性银屑病(Inversepsoriasis)是一型累及腋窝,腹股沟,外阴,乳房下褶,臀间沟等身体屈侧或皱褶部位的银屑病。现报道1例。
针对IHS变换在QuickBird数据融合中存在的光谱扭曲问题,提出了利用Visual-Pan波段和线性加权匹配两种方法进行改进,并给出了Visual-Pan波段方法中系数α的最佳取值范围,以及线性加权匹配融合图像的空间特征与光谱特征达到最佳效果时Pan权值(wPan)和I权值(wI)的最佳取值。结果表明,对于Visual-Pan方法而言,当0.2<α<0.25时,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融合效果;而对于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从能量传输方程入手,推导出地表入射辐射通量密度的简便计算公式;根据反照率定义,提出基于能量的地表反照率反演新方法。用鄱阳湖地区TM遥感数据试验,其误差为4.91%。该方法不但简便易行,所需野外数据较少,物理意义明确,而且省去了窄波段反照率的计算过程,是一种遥感反演区域反照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