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学改革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实践出发,针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从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5-0136-02
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杰出人才,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双语教学是目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类、自动控制类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课。2007年,我校按照国际主流方法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并于2013年顺利获批河南省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双语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教学经验。
一、提高认知度与加强师资素质培养
1.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在双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态度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成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本来就具有一定难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进一步增加了这门课程学习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使用英语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失去兴趣。因此,在开课之初就强调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的意义,认识到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为其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是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师不仅要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熟练地采用英语进行授课,这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定期组织授课教师交流授课心得以及进修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国外先进大学电子技术公开课的学习也是快速提高教师专业外语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3.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应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查找、学习外文资料达到提升自身学术素养才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模拟电子技术开设双语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应用英语和锻炼自己、提升英语水准的最好途径。但是,英语听说能力较差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存在大量专业词汇,在授课过程中,对专业词汇的不熟悉会导致学生“听不懂”,更谈不上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使得双语教学的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要想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应增强学生战胜双语学习困难的信心,联系目前国际上用人市场的需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掌握一门外语的应用对自己的就业与前程关系重大。[1]其次,要保证学生能够“听得懂”,采取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提供一些本节内容涉及到的主要专业词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基本专业词汇。通过学生课前预习,降低了因为不认识专业词汇导致学生不理解授课内容的困惑。在授课过程多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使学生慢慢“张开嘴”。此外,由于授课所选教材为英文原版教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融合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1.课堂授课模式的改革
双语教学的内涵体现在教学使用英语作为媒介,更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外语的使用比例。因而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目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混合型和辅助型。对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如二极管的伏安特性、运算放大电路等,可以采取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英语讲解。而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的讲解,如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晶体管小信号放大电路等,采用辅助型双语教学模式,英文课件搭配中文注释,同时讲解过程中减少英语表述,以汉语讲解为主。
在教学方法上,应当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2]授课过程中多设置问题,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能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在每节课开始之前给学生一定的总结回顾时间,选取2~3名同学对上节课的内容用英语进行概括总结。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2.在课堂上引入“虚拟实验室”
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点有时并不能立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利用Multisim软件可以在课堂上实时对知识点进行模拟、验证,即建立了“虚拟实验室”。[3]在讲解完成一个知识点后,可以在屏幕上演示基于该知识点设计的实验。相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实验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验电路的连接过程中,成功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观察仿真结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知识点;同时由于采用的是英文版软件,学生在选取电路元件、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又对专业词汇进行了学习和复习,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虚拟实验的设计应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需要有选择地设计实验,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设计相关虚拟实验。“虚拟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想要与实际联系起来,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实验教学。
3.重视实验在“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更有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授课以及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均采用英语,这样实验环节又成为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平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挑细选部分典型实验用双语教学完成,如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Common-emitter transistor amplifiers)、模拟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波形发生器(Waveform generator)、RC正弦波振荡器(RC sinusoidal oscillator)等。在实验进行之前,要求学生事先进行预习,明确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在实验进行中能够独立连接实验电路、测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撰写实验报告。
4.改革考核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不能与传统母语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完全相同。[4]成绩的评定不光要考虑学生的实验、作业情况以及期末成绩,还应当包含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情况的考核[4]。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考试试卷内容为全英文,但学生答题时可以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对于较简单的题目可以要求学生采用英语进行答题,而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可用中文回答。这样在答题过程中不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考核,同时也对其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评估。
三、双语教学资源建设
1.建立双语教学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如今是信息时代,教育也步入了网络教学阶段。依托专业的网络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增强了学习的能动性。在“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国外、国内“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优秀教学资源,例如视频公开课、双语示范课程等,形成面向学生、教师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体系。笔者所在的河南理工大学于2012年引入了Sakai(赛客)网络教学平台,基于该平台,我们建立了“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站点。利用建立的站点可以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讨论等。这为师生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互动式、协同式的信息化学习环境。2013年,我校“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获得“河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立了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网站,网站整合了丰富的资源,如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材、 教学视频等,为学生的双语课程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
2.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决定着双语教学的成败。选择一本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外文原版教材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Donald A. Neamen教授的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是美国知名大学广泛采用的教材。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基本题、仿真题、提高题、设计题步步深入,教学目的层次分明。该教材也是国内电子技术双语课程广泛采用的教材。
四、结束语
“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挑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设计实验,学生也需要克服英语学习障碍。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培养能够理解、并较为熟练地在专业中使用两种语言的双语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艾永乐,李端.电子技术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高教论坛,2009,(2):26-28.
[2]黄丽,周新云,谭延良.“电工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9):154-155.
[3]谢东垒,张磊,田亚超.Multisim在电路课程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2,(7):60-61.
[4]王巍,于洋.关于“电路双语教学”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6-117.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5-0136-02
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杰出人才,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双语教学是目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类、自动控制类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课。2007年,我校按照国际主流方法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并于2013年顺利获批河南省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双语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教学经验。
一、提高认知度与加强师资素质培养
1.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在双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态度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成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本来就具有一定难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进一步增加了这门课程学习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使用英语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失去兴趣。因此,在开课之初就强调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的意义,认识到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为其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是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师不仅要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熟练地采用英语进行授课,这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定期组织授课教师交流授课心得以及进修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国外先进大学电子技术公开课的学习也是快速提高教师专业外语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3.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应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查找、学习外文资料达到提升自身学术素养才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模拟电子技术开设双语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应用英语和锻炼自己、提升英语水准的最好途径。但是,英语听说能力较差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存在大量专业词汇,在授课过程中,对专业词汇的不熟悉会导致学生“听不懂”,更谈不上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使得双语教学的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要想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应增强学生战胜双语学习困难的信心,联系目前国际上用人市场的需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掌握一门外语的应用对自己的就业与前程关系重大。[1]其次,要保证学生能够“听得懂”,采取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提供一些本节内容涉及到的主要专业词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基本专业词汇。通过学生课前预习,降低了因为不认识专业词汇导致学生不理解授课内容的困惑。在授课过程多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使学生慢慢“张开嘴”。此外,由于授课所选教材为英文原版教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融合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1.课堂授课模式的改革
双语教学的内涵体现在教学使用英语作为媒介,更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外语的使用比例。因而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目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混合型和辅助型。对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如二极管的伏安特性、运算放大电路等,可以采取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英语讲解。而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的讲解,如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晶体管小信号放大电路等,采用辅助型双语教学模式,英文课件搭配中文注释,同时讲解过程中减少英语表述,以汉语讲解为主。
在教学方法上,应当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2]授课过程中多设置问题,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能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在每节课开始之前给学生一定的总结回顾时间,选取2~3名同学对上节课的内容用英语进行概括总结。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2.在课堂上引入“虚拟实验室”
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点有时并不能立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利用Multisim软件可以在课堂上实时对知识点进行模拟、验证,即建立了“虚拟实验室”。[3]在讲解完成一个知识点后,可以在屏幕上演示基于该知识点设计的实验。相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实验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验电路的连接过程中,成功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观察仿真结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知识点;同时由于采用的是英文版软件,学生在选取电路元件、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又对专业词汇进行了学习和复习,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虚拟实验的设计应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需要有选择地设计实验,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设计相关虚拟实验。“虚拟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想要与实际联系起来,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实验教学。
3.重视实验在“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更有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授课以及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均采用英语,这样实验环节又成为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平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挑细选部分典型实验用双语教学完成,如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Common-emitter transistor amplifiers)、模拟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波形发生器(Waveform generator)、RC正弦波振荡器(RC sinusoidal oscillator)等。在实验进行之前,要求学生事先进行预习,明确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在实验进行中能够独立连接实验电路、测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撰写实验报告。
4.改革考核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不能与传统母语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完全相同。[4]成绩的评定不光要考虑学生的实验、作业情况以及期末成绩,还应当包含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情况的考核[4]。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考试试卷内容为全英文,但学生答题时可以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对于较简单的题目可以要求学生采用英语进行答题,而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可用中文回答。这样在答题过程中不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考核,同时也对其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评估。
三、双语教学资源建设
1.建立双语教学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如今是信息时代,教育也步入了网络教学阶段。依托专业的网络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增强了学习的能动性。在“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国外、国内“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优秀教学资源,例如视频公开课、双语示范课程等,形成面向学生、教师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体系。笔者所在的河南理工大学于2012年引入了Sakai(赛客)网络教学平台,基于该平台,我们建立了“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站点。利用建立的站点可以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讨论等。这为师生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互动式、协同式的信息化学习环境。2013年,我校“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获得“河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立了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网站,网站整合了丰富的资源,如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材、 教学视频等,为学生的双语课程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
2.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决定着双语教学的成败。选择一本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外文原版教材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Donald A. Neamen教授的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是美国知名大学广泛采用的教材。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基本题、仿真题、提高题、设计题步步深入,教学目的层次分明。该教材也是国内电子技术双语课程广泛采用的教材。
四、结束语
“模拟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挑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设计实验,学生也需要克服英语学习障碍。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培养能够理解、并较为熟练地在专业中使用两种语言的双语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艾永乐,李端.电子技术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高教论坛,2009,(2):26-28.
[2]黄丽,周新云,谭延良.“电工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9):154-155.
[3]谢东垒,张磊,田亚超.Multisim在电路课程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2,(7):60-61.
[4]王巍,于洋.关于“电路双语教学”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6-117.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