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手术迎来新革命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alisa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把我们带到2020年,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一群医生正围坐在一个悬在办公桌上的大脑前讨论手术进展问题。没有搞错,是办公室,而不是经过严格杀菌的手术室。医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躺在手术室里正在进行脑肿瘤切除病人大脑的每一个脑回,仿佛有人将其放大展现在大家面前一样。只要绕着它走几步,医生们就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大脑的情况。你看到大脑中那团淡蓝色的东西了吗 那就是肿瘤。手术还在进行中,医生们通过这一成像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还有多少肿瘤有待切除。
  几分钟后,医生们放下手术刀,聚到大脑边上检查手术的进度。围绕病人头部的CT扫描仪随时记录着手术过程中大脑的各项数据,从而及时修正大脑的全息图像。按现在的情形看,医生们已经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因为在全息图像中没有出现凝血块的踪迹,它们会堵塞血液循环,导致致命的后果。代表肿瘤的那些令人担忧的阴影也消失得干干净净。手术宣告圆满成功!
  今天,医生们若想确认已经切除了所有肿瘤,就要等到手术结束将病人“重新缝合”之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次查出肿瘤细胞,病人就要重上手术台。无疑,这对病人本身和主刀医生都是痛苦不堪的。而有了全息投影的帮助,完成一场干净彻底、无懈可击的手术就不再是梦想了。
  记录材料可“擦写”
  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应用较多。全息投影技术早已存在了!在所有的VISA信用卡上都印着一只珍珠色的立体白鸽,栩栩如生,就好像要从信用卡里飞出来一样!这一效果是用一束激光照射白鸽的石膏模型而获得的。全息影像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用于实际中了,主要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物体发出的光或者从物体上发出的反射光先用分光技术分裂成两束相干光,让这两束相干光在胶片上叠加并记录在胶片上(即在胶片上感光),这是照相过程,然后冲洗胶片得到全息照片。
  全息影像一般用激光进行,这是因为激光的频率单一,效果好。全息影像的效果与普通影像的效果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普通影像是平面影像,通过影像只能看到其一个面,而全息影像出来的是空间立体影像。通过影像不但可以看到其正面也可以看到其侧后面,更重要的是不论人将全息影像的胶片撕成多小的碎片,在每一个碎片上都可以观察到被照物体的全部完整的影像!但是这项传统技术的局限在于,一定要用激光照射实物才能将其转化为3D图像。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取得大脑的全息影像是不可能的,除非把大脑从头颅里拿出来!
  为了走出这个死胡同,同时也为了给全息投影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医疗研究人员开始寻找立体成像的全新途径和方法。他们成功地摆脱了实物的羁绊,研制出一种根据照片还原3D图像的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技术获得的全息影像可以有规律地得到更新,而这恰恰是传统全息投影术所无法办到的。此外,现有的成像载体就如同胶片一样,无法改动,图像一旦被刻录在载体上就无法抹去了。鉴于此,研究小组通过可重复记录的载体,又一次找到了解决之道。那是一种聚合物,也就是塑料,它能够“记忆”并“遗忘”图像。这样,就可以在不再需要时,抹去先前记录下的全息图像,然后录入新的图像。这就像可重写光盘一样,我们可以在上面连续几次记录下不同的信息。
  战场如同亲临
  这一发明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但它极有可能带来一场对外科医生和其他职业工作方式的革新。美国军方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投资资助了部分研究项目。的确,有了这种活动3D影像的帮助,就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看到逼真的战场实况。军方已经拥有可将无人侦察机拍下的照片转化为全息影像的设备了。说白了,他们已经掌握了作战地区的立体地图。但是那些设备都有个共同的问题,即它们得到的3D图像是静止的。新技术将能使图像得到持续的更新:侦察机一边飞越作战地区,信息处理系统就一边根据它发回的照片实时更新该地区的3D图像。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想象几个将军围坐在圆桌前,战士们作战的立体画面像幽灵一般出现在圆桌上方。每隔5分钟,图像就会随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而实时更新。这将非常有用。比如,你可以根据图像确认某幢隐藏着狙击手的大楼确实受到了轰炸机的袭击,被彻底瓦解……
  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一种全息膜上,让你看不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全息立体影像。2015年的春节晚会更是将全息立体投影效果推向了一个新高峰,尤其是李宇春在央视春晚节目歌曲《蜀绣》节目的表演中,舞台效果的高科技技术备受期待。相信在未来的100年里,我们可以实现许多事情,机器人作仆人,可以飞行的汽车,可以到月球上度假等等。
其他文献
Soliton phenomena exist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the financial field.By using the Wronskian technique,a new Wronskian condition is proposed for a (2+1)-dimensio
期刊
We introduce 1-Dodecanethiol (DT) to poly(3-hexylthiophene) (P3HT)/[6,6]-phenyl-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 based polymer solar cells as a processing additive
期刊
We study the angle-dependent irradiation of linear C4 in the strong femtoeecond laser pulses with the help of time-dependent 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 applied
期刊
Some two-dimensional parameter-space diagrams are numerically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 for a four-dimensional thirteen-parameter Hi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供电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配电网等电力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检修人员要及时对故障部位进行检修,防止大范围的停电对人们生活带来不便。本文对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1 配电带电作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对电网等电力设施进行配电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要对电有足够的基础理论认识。人体本身也是带电的,也就是说,在人体中也存在着
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
Recent measurement on an LC resonator magnetically coupled to a superconducting qubit [Phys.Rev.Lett.105 (2010)237001] shows that the system operates in the ult
期刊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工科院校英语教师面临着机会与挑战,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研究背景,分析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困境,对教学团队走向
The small-world network model represented by a set of evolution equations with time delay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networks,and the natu
期刊
摘要:电力行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我国配电网络日益复杂的情况,传统的配电网络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因此,电力行业需要一种适应人民与市场要求的现代管理方式,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就随之得到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进行研究,以便为相关建设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电企业;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