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

来源 :局解手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术对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术,观察组行拇指桡侧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统计比较2组皮瓣成活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炎症应激反应指标、手指功能情况、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皮瓣成活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密歇根手功能量表(MHQ)中外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工作或学习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指关节活动度(TAM)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皮瓣瘀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术比较,拇指桡侧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具有创面愈合快、皮瓣感觉和手指功能恢复好、皮瓣瘀紫风险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可保证皮瓣成活,且未增加手术时间及创伤,对指端缺损的综合治疗效果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次髌骨脱位非手术治疗有较高的复发脱位风险.本研究旨在评估初次髌骨脱位导致内侧髌股韧带不同部位损伤与脱位复发风险.方法 使用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直至2020年1月的原始性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汇总比较不同部位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复发脱位差异性.结果 内侧髌股韧带股骨附着处损伤总体复发髌骨脱位发生率更高(股骨端vs.髌骨端vs.两端联合:37.6%vs.32.3%vs.35.8%),文献分析结果未发现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端
目的 分析骨肉瘤患者不确定性质肺结节(indeterminate pulmonary nodules,IPN)的发生率、影像特征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回顾性分析83例未发生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胸部CT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纳入83例骨肉瘤患者中32例(38.55%)伴有IPN,男21例(65.62%),女11例(34.3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8岁以下,共21例(65.62%).与胸部CT正常的骨肉瘤患者相比较,伴有IPN患者的肺转移率更高(χ2
目的 比较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是否切开骨折断端将患者分为有限切开组和闭合组,入选病例63例,其中男45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0±13.7)岁.有限切开组33例、闭合组30例,术后随访至骨折完全愈合.观察手术时间骨痂形成与骨折愈合时间、复位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3.4±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其中1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有限切开组与闭合组比较手术时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脑组织氧饱和度(SctO2)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NC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接受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PNCD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PNCD组、非PNCD组,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ctO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中SctO2对患者出现PNCD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肺癌根治术后出现PNCD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前Sct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CD组患者手术开始30 mi
目的 设计一种免缝式宫颈闭合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诊断为宫颈癌且拟行机器人辅助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进行至宫颈病灶下端阴道切除时,观察组采用免缝式宫颈闭合器,对照组则采用缝线缝合.对比2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2年内肿瘤复发、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对
目的 探讨白杨素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活力、形态、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舌鳞状癌细胞CAL-27,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DMSO组以0.1%DMSO试剂处理,白杨素组给予不同浓度白杨素(1.0、2.5、5.0、10.0、15.0、20.0μmol/L)处理.MM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AL-27细胞经不同浓度白杨素处理24 h后,其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及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62例行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亚甲蓝检查和术后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结果,收集术中吻合口漏和术后吻合口漏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术中吻合口漏及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462例患者中6例(1.3%)出现术中吻合口漏,经缝合加强后,未出现术后吻合口漏;BMI≥25 kg/m2、手术时间≥4 h及新辅助化疗是出现术中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例(0.9%)未出现术
主动脉窦瘤(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SVA)属于罕见的心脏疾病,发病率约为0 .09%.该病大多起源于右冠窦,其次是无冠窦,而起源于左冠窦的情况非常罕见[1].SVA破裂最常破入右心室,其次是右心房,破入左心室、肺动脉及其他部位较少见[2],SVA 破裂可能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关.SVA 破裂常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但鲜有合并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例报道.现报道1 例SVA破裂入左心房合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小分子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在减轻对乙酰氨基酚(APAP)导致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dipoRon组、APAP模型组、AdipoRon低剂量(50 mg/kg)+APAP模型组、AdipoRon中剂量(100 mg/kg)+APAP模型组和AdipoRon高剂量(200 mg/kg)+APAP模型组,每组8只.通过腹腔注射APAP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
目的 探讨自制锁头型腔镜切割缝合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器械将患者分为锁头型组(59例)和直线型组(59例).锁头型组采用自制锁头型腔镜切割缝合器进行手术,直线型组采用常规直线型腔镜切割缝合器进行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3d引流量、术后漏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等围术期相关指标,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