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差地震定位法在北天山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内陆地震 | 被引量 : 49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双差地震定位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将双差地震定位法应用于北天山地区(42.5°—45°N,82°—89°E)地震的精确定位。利用新疆32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1336次MS≥2.0地震的22704条P波和S波震相读数资料,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1133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比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有所收敛的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6—35km,平均深度为20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
其他文献
针对西北地区4次6级强震前一定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在强震发生前中小地震的活动有两个不同的时段:(1)中小地震频次高、分布有序性低的A时段和中小地震频次低、分布有序性高的B时段;(2)中小地震的活动在某些方位上呈现优势分布。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由地质样品的年代及其埋深,得到样品所在地的沉降速率.一般情况下,一个剖面上只有一个数据,可得到一个地区的沉降速率.昆仑山的沉降速率最大,阿尔泰山次之,天山最小,但特克斯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从综合型人才逐渐转变为创新型人才。我国小学语文教
小学语文的作文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作文的选材就更关键,一篇好的作文需要丰富的材料,只有在素材完备且详实的基础上,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变得出彩。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
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并且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使得学
为了保证地震监测数字仪实时系统数据记录连续可靠,不出故障,提出了以多线程技术结合数据流式拷贝方法,建立自动备份兼故障报警系统,达到实时保护数据的目的。该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写好作文并不难,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结合实际写具体,就能写好作文。观察是我们写作材料的源泉,而学会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写作的重要门
“情感”是语文课程中独特的个性目标,情感不能独立存在,它通过一句话、一首诗、一篇文表现出来。一篇篇文章离不开情感,一个个学生更是情感的载体。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
分析了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5.4级地震前北天山地震活动图像和地震学参数异常过程。5.4级地震发生在2002年北天山4级地震集中活动区空段,震前12项地震学参数时间进程存在中、短期异常,3项地震波参数出现短期异常。震前3个月乌鲁木齐震情窗出现超警戒线异常。震前10天震中附近地区地震和震群活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