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老师们面对精读课文所采取的态度是精讲精练力求做到面面俱到、精雕细刻,把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花在精读课文上往往忽略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而在阅读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占的比例不容小视,特别是新课程的推行,略读课文不单单只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穿插在其中,与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可以看出新课程对略读课文的重视程度。而在以前的旧教材的教学中我们一般都是粗枝大叶的对待,按课前的导读要求随便读一读就行了,总以为这不是考试的范畴,没有什么可教的,何必把精力放在了略读课文之上呢?所以忽视了他存在的价值。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充分的“利用时间”把略读课文清理出了课堂,将略读课文的教学变成了家庭作业,把那些有关的练习做一做就草草了事了。
  但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略读课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而关于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却是少之有少,能借鉴的经验简直是微乎其微的。面对着每一篇略读课文我只能是“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身下河知深浅”了如何在略读教学这片蓝天下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呢?所以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不断的尝试,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应该转变观念,重视略读课文教学
  教材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句话准确而又精辟的向我们阐明了略读与精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教师应该转变陈旧的观念,在思想上重视略读教学,研究略读教学的方法。
  二、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放手让生自读自悟
  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像一面镜子,就是让学生应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阅读实践,进行阅读训练,也以此来检阅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很多略读课文的内容比较单一,用一课时的时间就能够教完。有些课文因内容较单一,通常一篇文章就只有一两个学习要求,再加上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有“连接语”----阅读提示。它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这些“连接语”会帮助我们指引阅读方向,只要抓住提示去做,略读课文学起来就简单多了。例如五上略读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阅读提示是:说说“我”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
  三、在略读教学中适当穿插书写训练
  阅读好比蜜蜂采花,写作好比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加强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感悟,以读促写。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要使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上学得语言,获得语言的能力,只有经过实实在在的言语活动,反复实践,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略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 “光说不练”也是不行的,适当地进行写话的训练也是必须的,必要的仿句、小练笔、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正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为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就像五上的《我的“長生果”》一文中写到“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而学生接触最多的、最直接的写作指导老师应该是非教材莫属了。所以在略读课文教学上,我们不仅要掌握内容,更要掌握其写作的方法,让略读课文更好的成为学生习作的借鉴和模仿的对象。
  四、适当地拓展,加强课内外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而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联系课内外教学的桥梁,根据课文的特点向课外进行拓展和延伸。由于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因而制约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等这类课文,以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无法理解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所以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习的需求,提供一些课外补充性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加大课堂的阅读量,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开阔视野。比如《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教师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总理日常工作安排表,阅读《大地的儿子》等描写总理的文章,这不仅满足了学生进一步了解总理的需要,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在心里重视它,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其他文献
摘要:区域活动室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如何合理的使用活动空间,为孩子营造自主选择、自我操作、探索、学习、游戏、阅读的区域活动环境,让孩子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在活动中促进幼儿身体,情感,认识和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一直是每个幼教工作者执着探索的目标。本文从幼儿园各区角环境创设中的色彩搭配、区域划分等几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幼儿园区域活动在教学
期刊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对事物的正面态度,是一种由事物引起的注意倾向。心理学家布鲁 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要求教师 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动手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 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
期刊
在新一轮课程培训下,让我更清楚认识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学中显得更重要。我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
期刊
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中学地理学科必须更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地理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地理学科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是:加强实践与应用环节——在地理教学中创设“实践与应用”条列;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地理实验手段,建立进行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标志。教会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必须的,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基础。新教材的许多例题、习题中五彩缤纷的彩页和插图,还原和再现了生活化的特点,特别是数学实践课、数学广角,为我们上好数学课提供了方便。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操作,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协同参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活动,实
期刊
幼儿早期识字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迪:幼儿早期识字教育是一项有效的智力活动,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全部参与,又由于活动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呈现显性价值,识字成为一种隐性的活动,提供了幼儿表现的机会,满足了幼儿表现的愿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自然习得汉字,从而接受早期的文字熏陶。  一、幼儿识字的重要性  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文字到处可见。要说幼儿世界里的文
期刊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幼儿学习动机高涨是幼儿主体作用的表现。作为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以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幼儿自发地想学,他们学习的情绪便会高涨,会用心去探索知识的世界,热衷于得到新经验。这样,学习收效会更显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要使幼儿喜欢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设计教案时,
期刊
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
期刊
摘要:学生间的互促互学活动,搭建了学生展示自己,提高能力的舞台,这是发展学生能力, 实现高效课堂之捷径,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沃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发展 互促互学 高效课堂  《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小先生制”。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需要我们作更多更扎实的研究与探索。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主流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式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