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涉笔成趣·平淡天真逸致纵横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宋唯源的画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创作时心态的平和、诗性的跌宕、古趣的充溢、逸气的纵横,这自然与他富有知性的秉赋、尽阅古今中外有字书与无字书有关,也与他书法用笔、以书入画有关,历尽沧桑,令他抛却繁华,平平淡淡才是真谛;舍弃热闹,水墨氤氲方见天地。诚如明人董其昌所云:“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以画为娱,以画养生,轻松愉悦,逐渐进入真善美之境。


  宋唯源(筱明)字胤儒
  1957年生于北京。198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叶浅予教学实验班,得益于人物、山水、花鸟三者并重的教学体系。在校期间得到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等众多艺术大师的悉心指教,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7年参加日本著名艺术大师加山又造讲习班,加山又造评价:“你的画给了我新的启发。你有一双很好的眼睛,你是一个天才。”1991年后,宋唯源游历海外十年,对传统中国画及绘画理论进行了全面研习,对祖国内陆、香港、台湾及海外中国画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全面调研。2001年带着对故国文化的深深眷恋回国,回国后行事低调,沿续着一条纯粹中国画气派的路线不断思索与创作,积极倡导中国绘画“血统纯正”,在书法、题跋、诗词、绘画等方面做了完美体现,从而逐步奠定了在当今中国画坛的地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擅长写意花鸟、人物、山水,在书法、篆刻、诗词、古书画鉴定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并精研古琴、京剧。宋唯源的山水渊源于石涛,花鸟则依稀于古禅,而皆有自己的风貌。其山水取苦瓜和尚纵放淋漓,而增益其凌空渺远,奔放劲爽,点染清润,无时人郁闷之气,以气息凌动胜;其花鸟灵秀淡,放笔取直,元气淋漓,不事雕琢,气韵藏于笔墨;其人物“通达法与画中,深厚沉郁,神与古会,以拙胜巧,以老取研”,充满生动性、表现性,且形神俱佳、洒脱飘逸、性格毕现。他的画确实有地道的中国气质、传统意蕴,文人格调。
  中国美术史,上下几千年,书画家辈出,何啻数万计,但能真正垂名史册有所影响者,百余人而已;而其中能诗能文、能书能画,且人物、山水、花鸟皆善者,为数更少,细考之,仅宋之赵佶、元之赵孟頫,明之沈周、文征明、唐寅、徐渭,清之石涛、金农,近代之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陆俨少、李可染等十余家而已。至若当代,因国画教育的分科,书法的剥离,以及重艺轻文,虽专才较多,但全才缺失,这不可不说是美术界的遗憾。这固然与“天才不世出”有缘,也与后天环境不佳相关。我治中国绘画史多年,常有今不如昔之叹,如诗文、书法,古人从小培养,而今却无此条件。不过我并非悲观主义者,我认为虽追之不及,却可近之似之,而优良传统不可弃之,故极力鼓励友人及学生要一专多能,怀文抱质,与古为徒,借古开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追随时代,再上层楼。顷见宋唯源(原名宋筱明)国画及诗文书法诸作,甚为欣喜,谛观良久,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宋唯源所写人物,多宋人禅画古趣,强调以形写神,“传神尽在阿堵中”。他用夸张、简约的手法,将人物的内在情感、精神气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面壁之达摩,其苦修的脸容,清瘦而刚毅;凝视的眼神,从容而淡定。画家的笔触,概括而肯定;线条的变化,爽利而精练;设色浓淡有致,纵横恣肆,却有一气呵成的痛快沉着!他笔下的历史故事、民间传统人物,如谢安之潇洒从容,钟馗之威猛凛然,米芾之痴石如颠,张果老之忘情物外,皆各具个性,得性情中人的惟妙惟肖之趣。如果说一些题材源于民间、画风源自南宋梁楷与法常的人物画,有着不入宫廷法眼的遗传因子,那么在民间却是颇行其道的,甚而传入域外。如清初东渡日本的画僧心越、逸然等,推行南宋禅画减笔之风,随势点墨,意思简当,不费妆饰,在日本形成“南画”一派,以禅宗顿悟之妙,水墨氤氲之韵,深受僧俗欢迎,艺风至今不衰。也许是海外游学的经历,相同的离乡背井,使宋唯源领悟简笔水墨写意之奥秘,因能继南宋、清初禅画之风而起,担当起延续与丰富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逸致,而乐此不疲。
  他的山水画也具有禅味,水墨淡逸而意境高雅,空灵之趣溢于画面,安静、平和中富有天真、简率的气象,又有水墨江南天的秀野、萧散。如凭栏望天际、雪中古楼阁、雨后秋清图等,宁静而致远,淡泊而散怀,仿佛渡台画家溥儒,有历经劫乱、看破天机、宠辱不惊、我行我素的超然。因此宋唯源的山水,写的是景,道的是情,抒的是真心,表的是性灵;自由旷达,天人合一,平淡朴素,回归自然。
  宋唯源的花鸟画与其人物、山水画一样具有逸格,舍艳丽而取淡雅,舍精工具体而取率然意趣;笔锋多变,没骨、双钩兼用,泼墨、枯毫互济,流畅自然,写出花鸟虫鱼生动而安详之意。凡风竹潇潇、绿荷出水、鸟禽啄粟、游鱼嘬花,无不野趣扑面,生机盎然。图上浓淡有致、疏密互见的韵味,既有青藤的豪放,又有八大的机杼,还有任颐的睿智,笔触线迹轻重徐疾,收放自如。首尾起伏变化,丰富而具有整体灵动之感。
  从宋唯源的画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创作时心态的平和、诗性的跌宕、古趣的充溢、逸气的纵横,这自然与他富有知性的秉赋、尽阅古今中外有字书与无字书有关,也与他书法用笔、以书入画有关,历尽沧桑,令他抛却繁华,平平淡淡才是真谛;舍弃热闹,水墨氤氲方见天地。诚如明人董其昌所云:“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以画为娱,以画养生,轻松愉悦,逐渐进入真善美之境。
  宋唯源画如其人,儒雅清逸,诗书助兴,澄怀观道,涉猎中外,吞吐古今,自成一格,随心所欲而不逾文雅之矩。而且画亦如其名,“唯原”即回归原始本质,回归童心天性,也即适合个性。我想他的名改得好,因为他明白画画就是适性,就是写心境、写性情、写修养、写审美、以吐逸气、溢才华、寻自由、觅快活。唯其如此,人能长寿,画亦能长久;既能自娱,更能娱人。“未得真经徒着想,拟成正果在修心”(宋唯源自撰《联句》)。我观其作其文,丰富多彩而宗旨唯源,表里如一而内涵深刻,乃欣赏他获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人画家的作画真谛,因撰短文聊抒观感,并衷心祝福他在追求自然美的漫漫旅途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为中国美术史增添新的华章!

其他文献
当地时间 10月 13日,2013年法兰克福书展闭幕。虽然目前欧洲的经济形势低迷,但书展吸引了来自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7300多家书商参展。展会期间法兰克福市阴雨连绵,书展现场依旧人头攒动。  今年的书展上中国出版商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小说等文学类图书受到广泛关注 ——这很大程度可以归功于莫言获得上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如此,这也是第一次有中国作家在展会现场与读者直接交流互动 ——参加本届
期刊
“大家好,我是‘恭喜大爷’”!宫西达也通常这么向中国的读者介绍自己,(这是他学的第一句中文)。2004年宫西达也的绘本引进到中国,“霸王龙”的故事引起了大热,宫西达也本人也随着他的故事来中国。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天使和魔鬼”  宫西达也今年 56岁了,来自日本的静冈县,从小在富士山下长大,成年后学习美术和舞台设计。在帮人打工之余开始创作自己的绘本,他没有任何绘本的培训也没得过奖而是自己屡战屡败不
期刊
鲁道夫·布赫宾德坐在琴凳上,弹奏一段,又回过身,指挥起身后的维也纳爱乐乐团。11月4日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北京演出的最后一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前两晚的指挥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已经赶往东京,鲁道夫·布赫宾德身兼钢琴独奏和指挥两职。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三首曲子行云流水,这是属于贝多芬的盛宴。每一曲毕,迎来的都是观众不要命的、雷鸣般的掌声
期刊
1999年9月19日上午9点我与徐帆女士结为夫妻。婚后我称她为徐老师。  徐老师不仅戏演得好,抓管理也很有一套。通常来说是,抓大放小,疏而不漏。看上去,人权、民主气氛都有,实际上是内紧外松,发现问题绝不手软。也就是说,徐老师可以不开枪,还可以往炮楼下面扔水果糖,但你得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是在徐老师的机关枪射程之内的。  我喜欢在铁腕人物的统治下俯首贴耳,免得自己煞费苦心追求真理。我对自己很清楚
期刊
在前述两部电影中,汤姆 ·希德勒斯顿将洛基塑造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反派角色,他魅力非凡,聪明、阴狠、狡黠,没人能预料到他的下一步;但他在情感上却支离破碎 ——从此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反派不再脸谱化,他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脆弱令影迷唏嘘;他的人气更不输雷神,在全球都拥有数量庞大的死忠粉丝。汤姆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演员,他大学就读于剑桥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毕业之后进入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2011年起在《雷神》
期刊
《泰囧》是优秀的喜剧,但《西游·降魔篇》不是,这部电影失败是因为它不兑现对观众的承诺。  两个半小时的《一代宗师》已经够单调重复了,我不能想象4个小时的版本会让它变得更好。  第五代导演确实失去了活力和热情,你可以批评他们,但问题是谁在继承他们?是那些没有脑子的好莱坞山寨品吗?  以上的观点出自罗伯特·麦基,对于这几部口碑和票房都大热的电影,这位好莱坞著名的编剧导师毫不留情地给予了尖锐的评价。两年
期刊
打造 80后新潮流梦想座驾  对于当下主流年轻消费群而言,市场上较为普遍、中庸的中级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挑剔的追求,GA3正是一款能够满足年轻人梦想的潮流座驾。  外观方面,传祺 GA3承袭了家族“光影雕塑 ”理念,动感时尚的流线外观正是出自原奔驰设计师张帆之手,而前隔栅更是采用不规则式排列的“T”字形镂空设计,与车身整体配合,完美呈现欧洲名车气质,让人过目不忘;全车内饰均选用高品质环保材料,创造
期刊
与“老爷车”亲密接触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年。当汽车首次出现的时候,没有人认识到这些精美的机械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如今,汽车已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每年都有不少新的车型推出,也不断有旧的汽车被汽车收藏家收藏。  不管是时装、家居,还是艺术,怀旧、复古的风格都总是在流行。上了年纪的“老爷车”便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但对于一般的爱好者来说,想要“亲近”它们,并不是那么容
期刊
BQ=《北京青年》周刊  VS=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ondorff)  BQ:您能谈一下,您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感觉吗?  VS:我觉得我像电影里的小奥斯卡。因为这个国家太大了,我感到自己非常渺小,就像这个小奥斯卡一样。中国有广袤的土地,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么一个大国面前我确实感到非常渺小。《推销员之死》的作者阿瑟米勒曾经说过:“美国人在床上醒过来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这个国家太大了。”
期刊
2013年 10月 13日,在北京百老汇 MoMa召开了一个特别的对谈会——施隆多夫对话姜文。大多数人知道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奖无数,却不知,在姜文成就这部电影的背后,还有大师隆多夫先生贡献的力量。两人也正结缘于这个片子。此次,施隆多夫来到中国,姜文义不容辞地来到现场为大师站台。姜文唯恐“喧宾夺主”,只坐了十几分钟就匆匆回到新片《一步之遥》的拍摄现场,不过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可没少对施隆多夫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