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利他!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23987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着团队“往前冲”,但是前进方向总是会出现偏差,这时候采用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弥补。因此,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管理人员,必须要和上级就目标达成一致,然后再去制定可执行的计划。
  去年的某个下午,我和公司的一位高管在参加完一场外部会议后急匆匆赶回公司,参加沪江“星兵营”年度最后一场活动。在“星兵营”活动中,我们跟员工坐在一起聊天,增进相互了解。
  这件事,我已经坚持做了3年,我的要求是,覆盖到每一个沪江人。
  现在有时间整理了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创业17年,行至今天,我总结出一点:创业的根本问题就是团队问题,而团队问题最终是管理者的问题。对于管理者,我首先看的并不是他的业务能力有多强,或者硬性管理技能有多高,毕竟,最出色的运动员不一定能成为最出色的教练。我最看重的其实是四个方面。
  坚持利他!
  这是我认为,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第一品质。管理者就是要能帮助团队达到成功,如果一个管理者过多考虑自身成功,一般来说是无法胜任管理工作的。在团队管理中有一个秘诀就是:坚持利他!
  坚持利他之后,领导者的气质和魅力自然而然就有了。一个人愿意接受某个人的领导,不见得一定是对方比自己智商多高。有些时候,会发现一个普通人领导着一群精英,这种现象在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任何团队都出现过。
  在沪江,对每一个员工,我们首先关心的不是他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而是他来到沪江之后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发展,是否学到了想学的东西。之后,才能进一步谈他能为公司做出哪些方面的贡献,以及能做多大贡献。这始终是一个双向的问题。
  团队的力量就是所有人都有价值。
  坚持“平视”
  白岩松在回忆“东方时空”20年演播历程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东方时空”可能就干了一件事—平视:用“东方之子”平视人,不仰视、不俯视;用“生活空间”平视生活,不涂抹、不上色;用“焦点时刻”平视社会,不谄媚、不闪躲。
  “平视”能更真切、客观地认识他人、自己乃至整个世界,它是为人处世的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在我们现今的16字箴言出来之前,公司的企业文化只有一句话:我们希望比较本真一点,不装。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管理者如果居高临下,一味装腔作势,必将会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学会互相尊重,互相认可,取长补短,才能够帮别人,别人才能够帮你,代沟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
  坚持深度沟通
  在我们沪江有个传统,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近期入职的员工聚集到一起,跟他们聊聊。很多人建议我不要浪费时间,还不如做几个项目和KPI。
  但我一直很坚定,我想听员工的想法,我渴望去和每一个沪江人交流和沟通。我曾经跟他们说,“我不知道你们内心有多渴望了解我们,但是我是非常渴望了解你们的,而不只是你们现在所做的项目。”
  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们加我微信,直接找我交流,我一定不会不理你。
  “企业即人”,人是企业最珍贵的资源,也是最不稳定的资源。“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員工之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在遇到重大决策时,势必会出现不理解、不合作的紧张关系。
  多一些推心置腹,就少一点误解成见,多一些循循善诱,就多一份和谐共赢。随着人本经济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内部沟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而且有利于企业共识的实现,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强大的凝聚力。
  待人真诚,善于总结,多做沟通,我们看到的将是非同寻常的视角,成就的将是意料之外的自我。
  坚持倾听建议
  指挥权固然重要,但是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更为重要。
  作为管理者,犯错误比普通员工犯错误的危害要大很多,所以要更多的去学习、思考,见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倾听各种各样不同的建议。成熟的智慧是善于倾听、分析与整合。而我们更多地从公司战略需要出发,分析自我能力,将“补短板”进行到底,才能优先找到价值所在,实现跨年龄、跨地域、跨行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与天下优秀的人都可相交。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越来越赞同一句话,叫“年轻人都是对的”。现在沪江有2000多名全职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5岁,我们大多数员工都是一些很有想法、有着敏锐感知的年轻人。而我对沪江管理层的要求从来都是,做任何决策之前都要多去倾听年轻人的想法。
  如果团队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定位上有失误!
  如同带着团队“往前冲”,但是前进方向出现偏差,这时候采用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弥补。因此,我们在沪江强调这一点,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管理人员,你必须要和上级就目标达成一致,然后再去制定可执行的计划。
  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把上、中、下三层目标对齐,并制定一个能够不断进行调整的方案。
  创业17年,我时常会反思:作为一个管理者我是不是做到了以上几点?在某些事情上我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合适的?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这些问题未来还是会伴随我很多很多年。
其他文献
户外旅行产业的资源整合商—般马,主要优势体现在其登山线路中主推的“7+2最高峰系列”,及徒步线路中主推的环勃朗峰系列、西班牙朝圣之路等。目前市场上70%的C端西班牙朝圣之路,及50%以上的环勃朗峰线路都由般马提供。  户外旅游并不算是新旅游概念。自2014年以来,便有诸多户外旅游新企业成立,如乐遇户外旅行、32号等。部分深耕该领域多年的企业如8246户外平台、磨房网等也在早年陆续获得融资。额外,还
期刊
陈东升  中国这些年取得的成就和企业的蓬勃发展,都始于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国家战略从阶级斗争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样,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发展壮大,最核心的也是要制定正确的战略。  那什么是战略呢?我把战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定位;第二是战略,包括战略、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第三是治理结构;第四是执行。定位决定战略  正确的定位是制定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定位的核心是“
期刊
追溯历史,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浙大管院”)在1950年时期就组建了工程经济教研组,1980年被批准筹建科学管理系,再到1986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博士点,其后在1998年继四校合并之东风,浙大管院设立了亚洲首个创业管理博士点,通过了国内首个国际认证,打造出了以“创新创业”为特色的学科高地,提出了全面创新、二次创新、非对称创新等原创理论,探索出了创新创业管理领域的浙大学派。使命传承  
期刊
“最生活毛巾”被特意加粗显示,但与常规名片不同,并不见创始人姓名,取而代之的是“毛巾哥”三个字。其他的公司名称、联系方式、办公地址等信息规整排列,背面只列着“投资股东”:小米、顺为、京东金融。  这是本上生活(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上生活”)创始人朱志军的名片。  在互联网的多个电商平台中,“本上生活”并不为消费者所熟悉,但“最生活”却拥有一批忠实的用户。作为互联网+经济效应下诞生的第一
期刊
“聽说,航旅纵横又出圈了?”  9月10日,航旅纵横官方公众号以此为标题发文介绍了改版后的航旅纵横APP。  在新版界面,机场流量、机场大屏等都已经不在首页呈现,要从“机场”的入口进入,而签到、好礼兑换、推荐内容和新增的市内免税被提至首页,最下方是刷不到底的民航快报。而旧版本的首页,除了今年新增的机票预订外,多为航班服务、信息查询功能。  另外,旧版本的“发现”页面转变为“候机厅”后也发生了巨大的
期刊
2020年11月10日,力帆股份发布的重整计划显示,吉利入股力帆,为力帆汽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力帆将只保留摩托车板块,其他将会由吉利全面接管。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的“汽车梦”宣告破碎!一个商业家族曾经的辉煌与梦想,也留给中国家族企业不少的启示。摩托车大王魂断汽车梦  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先生的创业故事,在中国企业界几乎家喻户晓。作为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中年龄最大的创业者,他的成长经历也堪称传奇。 
期刊
价值创造要求企业创造高于资金投入的商业回报,这也是每家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严格来说,价值创造并不一定需要业绩增长。但即便如此,几乎世界上所有的CEO都将业绩增长列为首要任务之一。  其中的原因不难解释:  ● 业绩增长可以抵消现有业务定位逐渐过时的长期风险  ● 停滞甚至下滑的业绩很难吸引人才  ● 业绩增长意味着比竞争对手更大的规模优势,从而带来更高的投入产出  ● 良好增长前景的企业将获得投资者
期刊
以超市为核心的传统零售业,约从2011年至今就一直处在高成本、高竞争、低回报、难扩张困境中,有些超市甚至出現破产或被迫重组。  如今,打着新零售旗号的盒马鲜生(以下简称“盒马”),在以“黑马”姿态闯入零售业之后,会用什么模式改变现状,受到了整个传统零售业的关注。  但是,除了用APP以及信息化、快速物流等方式之外,至少在今年8月之前,盒马对传统零售所谓的改变,并没有展现说服力。表面上,在盒马门店中
期刊
一场人类与AI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先锋实验已经完成。10月27日,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启动,由创新工场联合陈楸帆、小白、贾立元等11位科幻作家共同合作而成。11位人类作家将与AI算法合作,围绕环保、人机关系等主题,创作多篇科幻文学故事。项目名为《共生纪》,来源于创新工场DeeCamp 2020人工智能训练营中的大学生创新项目《AI科幻世界》。它是一个在一千多块显卡上训练出来的超大规模
期刊
要说罗振宇最风光的时候,莫过于2017年底那场跨年演讲。  伴随着罗振宇的演讲,知识付费领域也迎来了最高光的时刻。IT桔子数据显示,2017年仅仅在知识付费细分的媒体及阅读领域里,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就投了96.27亿元。  现在回过头来看,“分答”已退出历史舞台,“得到”跨年演讲收视率一年不如一年,“喜马拉雅”摆脱知识付费标签,“知乎Live”和“豆瓣时间”也一直不温不火……知识付费似乎进入了沉寂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