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招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用性技能的需求,高职院校越来越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在此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应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专业进行整合是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专业整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07-02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此前提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能够是学生迅速适应岗位的需求,在今后的职业领域中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
  就目前的教学来看,在所有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与深度基本上相同,都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内容与深度为标准,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各个专业在讲授各部分内容时所使用的课时数以及案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近年来招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用性技能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应坚持有用、够用、实用的原则,坚持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依据职业领域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下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整合为例说明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1.教学计划根据专业进行整合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所需的包括技能和知识等实际能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的社区管理知识和社區法律服务知识,掌握现代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前本专业开设此课程讲授的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基础知识,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职业需求,在原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上增加办公设备的使用、网站设计与维护的内容。建议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从72增加到108。在第一个学期开设周学时为4的课程,主要讲授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Office的内容。第二个学期开设周学时为2的课程,主要讲授办公设备的使用、网站的设计与维护。
  2.教学项目根据专业进行整合
  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在采用“项目式教学”时,教学项目应由课程教师、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一起分析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并转化为实际教学项目,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更多的求知欲望。同时结合专业设计的教学项目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学习。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要抛弃原来一些繁、难、旧、杂的内容。一般教材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一般通过理论讲授,而这部分知识多、杂,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这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将这部分知识与操作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变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项目,以实训项目的形式通过讲解如何选购计算机硬件设备,组装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等方式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在Word部分的教学项目设计为社区现状调研报告排版、制作社区居民需求调查表、绘制社区网格化管理管理组织图、绘制社区民事调解服务站工作流程图、绘制控烟海报、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排版等。在Excel部分设计教学项目为社区居民情况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在PPT部分设计教学项目为制作智慧社区简介PPT、制作专业及所在社区简介PPT等。
  3.课程标准根据专业进行整合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同教学大纲相比,教学大纲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而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不区分专业,一般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模板进行统一编写。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本没有考虑到各专业方向对该课程的差异化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应与专业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本专业的专业背景以及就业岗位,针对本专业岗位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制定针对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要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进行内容整合,对授课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熟悉计算机技术,还要上课的专业有所了解,才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以实际工作为情境,搭建学习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训练,真正实现公共基础课程功能转变,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兰.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整合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
  [2]陈位妮,刘庆生.基于专业背景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探讨.电子制作,2014(5)
  [3]孟国宏.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职业教育,2009(1)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地位越来越高,这是因为该教学环节在积累语言、启迪智慧与提高思想品德等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丰富优化.本文中深度挖掘小学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今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也是我国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过程中的一次全新尝试,对培育學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积极作用。本文针对高中数学的当前教学实情和教学方法缺陷,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对具体的实践方法进行了简单概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
【摘要】教材内容设置看似简单,注重基础,但是教材内容所涵盖的深邃内容需要研究发掘,进行拓展,才能够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够为后续学习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源泉 探索 等积分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03-01  教材是学
随着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但是课堂上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显著,如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了传授者,并没有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这样的教学问
国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分析、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结合数学内容,研究和体验生活
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渐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网络化英语教学,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实现英语资源的共享,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停留在向学生传授文本知识,也不仅仅为了追求一流的教学质量,我们更应注重的是指导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备各种相应的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是课改以来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也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新的思想。所以,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更为了真正构建出以学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做好师生课堂地位的转变,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意识的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体性 重要性 应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數量关系。”可见,数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并有意识的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生
本文针对当下的两个热点即超材料与超高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深入研究了加载超材料的超高频RFID天线的设计及其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