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与互救

来源 :家庭医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使用氧气袋与制氧器
  
  当患者有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常需要吸氧。家庭中吸氧使用的主要是氧气袋以及制氧器,有条件的也可使用氧气钢瓶。
  氧气袋
  氧气袋又叫氧气枕,是家庭中常用的救护器材。家中有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患者时,应准备2只氧气袋,以备给缺氧患者供给氧气,解除患者呼吸困难和增加心肌供氧量。它携带方便,可供家中抢救危重患者或转送患者途中使用。
  使用方法
  ◆氧气袋灌满氧气后要用螺旋夹将橡皮管夹紧,防止漏气。检查氧气袋是否漏气,可用双手压氧气袋,贴近面颊,若有漏气,则面颊上可感到一股气流,有时还可听到气流的响声。如发现漏气,要及时修理好,以保证及时供氧。经常检查袋内是否有足够量的氧气,使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一般2~4周应灌氧1次。
  ◆将消毒鼻导管接上玻璃接管,使之与氧气袋皮管连紧,打开螺旋夹,将鼻导管口端对准面颊,如感到有气流,则表示鼻导管通畅;也可将鼻导管口端放入一只盛有冷开水的杯中,如见水中有气泡冒出,则表示鼻导管通畅,并可从气泡冒出的多少,了解给氧量的大小。
  ◆用棉签蘸冷开水清洁一侧鼻腔,鼻腔分泌物多的患者应经常清除。然后把带有氧气经过冷开水湿润的鼻导管插入鼻孔,注意用胶布把鼻导管固定在鼻孔边上,以防滑脱。
  ◆如有鼻塞也可用鼻塞吸氧,它比鼻导管刺激性小,较舒适,患者易于接受。无鼻塞时,可用滴管橡皮头改装,即把橡皮头连接在接管上,在橡皮头前端剪一个小孔即成。
  ◆氧气袋内压力降低时,可用手加压,以利氧气排出,通常把氧气袋当枕头放在患者头下,借患者头部的重力,使氧气排出。
  ◆有条件的最好能在氧气袋皮管中间加1个湿化瓶,这样可以使氧气湿润,以免患者因吸入干燥的氧气而损害呼吸道黏膜。
  注意事项
  ◆氧气袋应放置在安全处,必须远离明火,不得放在烤火炉旁或厨房内。
  ◆氧气袋不能与苯、硫化氢等易燃、易爆物品接触,以防燃、防爆。
  制氧器
  制氧器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进入家庭使用已有多年。由于制氧方便,也可将此种吸氧方法用于解除疲劳。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垫圈,保持氧气管道畅通。
  ◆使用中严禁横放或倒置,停止使用后应将反应舱倾倒干净。
  ◆制氧剂在包装完好的条件下室温干燥保存,保存期3年;过期后产氧量略减少但仍可使用。
  
  学会拨打“120”
  
  我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为120,遇到急性伤病可直接免费拨打。
  拨打120呼救时注意事项
  ◆首先应准确地说明患者所在地的具体位置,包括具体路段、街道和标志建筑物;报告行车路线,并约定接车地点,同时提前到约定地点等车,以免救护车到后找不到人。
  ◆简要说清疾病或损伤是怎样发生的,何时发生的,患者目前的伤病情况,并询问在救护人员未到达前该做如何处置。描述全部过程简明扼要、准确客观,以便救护人员通过电话指导现场急救。
  ◆在约定接车地点听到或看到救护车过来时,应主动上前打手势迎接;如在夜晚,应手持醒目物品如白毛巾等上前迎接。
  
  配备家庭急救药箱
  
  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紧急的健康问题,只要事先有一定的准备就能从容应对。家庭药箱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中永远有一个称职的“家庭医生”。
  配备家庭急救药箱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家庭药箱有哪些基本作用
  一是方便治疗常见的小病,比如偶尔的头疼脑热、皮肤瘙痒、普通感冒、口腔溃疡等;另一个关键作用是,在发生烧伤、烫伤、低血糖、心肌梗死等危急事件时,有药品准备的家庭往往能将“灾难”程度降到最低。
  需要准备哪些基本药物
  家庭药箱仅仅有创可贴和阿司匹林是不够的。还要准备的非处方药应含有止痛药,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止泻药、抗酸药等;还可自备一些扑尔敏等防过敏药。
  家庭药箱为什么要强调个性化
  家庭药箱除应备有上述基本药物外还应强调个性化。家里若有慢性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则应根据不同需要备药。
  
  必要时备一张“急救名片”
  
  一天,某医院急诊室里送来了一位昏迷的患者,医护人员一边忙于听心音、量血压,一边准备给他输葡萄糖盐水,但是正当医护人员在他口袋里寻找证件时,突然发现一张鲜红色的急救名片,上面清楚地写着:“有糖尿病史。”这下把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吓了一大跳,因为给糖尿病昏迷患者输葡萄糖盐水是有生命危险的。于是医生当即改用胰岛素治疗,该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小贴士:“急救名片”好处多
  对某些身患特殊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等病史者,特别是患病的老年人,应该制作一张“急救名片”,有的也称之为“身份病史卡”。因为它有时的确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有人称为“救生卡”。
  备一张“急救名片”好处多。有了名片,一旦发生意外而又无力自救时,人们会在当事人口袋里找到名片,及时通知家人,或送医院;医生看了名片,就能快速诊断、对症下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抢救。注意:急救名片应与随身携带的证件放在最容易被人找到的口袋内,不要放在隐蔽的钱夹中,以便目击者及医护人员查找。
  怎样自我设计“急救名片”呢?具体方法是:找一张色彩鲜艳、似一般名片大小的硬纸片。
  
  正确搬运伤员
  
  当身边有人受到伤害或患急重症时,除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外,还要尽快准备好运载工具,将患者送至医院救治。在搬运的途中处理不当会前功尽弃。如脑出血的患者搬运不当可使出血加重形成脑疝死亡;脊椎损伤者,随便抱扶行走,可以导致脊髓损伤,出现截瘫等终生难愈的后遗症。
  担架搬运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适于病情重和运送远途的患者。现在常用的有走轮担架、帆布担架,在没有专用担架的情况下,可以用椅子、门板、梯子、竹竿、木棍、绳索、被服和毯子等制成结实的担架。脊柱损伤患者要用硬板担架,并将患者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担架搬运时的具体方法是:由3~4人合成一组,将患者移上担架,患者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患者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护送途中,冬季要防冻,夏季要防暑。
  徒手搬运法
  病情轻、路途近又找不到担架时用。可用背负、抱持、托举等方法搬运。徒手搬运又可分为单人、双人和多人等多种搬运法。
  ◆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气色、呼吸等,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影响呼吸。
  ◆在火灾现场浓烟中搬运患者,应匍匐前进,离地面约30厘米以内,这里烟雾稀薄,否则容易被浓烟呛住。
  ◆搬运患者要沉着镇定,不要惊慌,采用适当的搬运方法,否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或是加重病情,引发并发症。
  
  《图解居家急救》
  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在“缺医少药”的现场,如马路上、旅途中、商店里,你自己或他人突然发病或遭到外伤、灾害等意外,该怎么办?作者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在患者一次次起死回生或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之后,也都会有一种急迫的感受:应该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鉴于上述,作者编写了《图解居家急救》。系统介绍了急救互救常识。灾难事故、中毒与虫、兽伤害的急救,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急症的急救处理知识和技能。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叙述急救方法时注重可操作性强。并指导人们充分利用家庭和现场现有物件做简易急救工具。
  编 著:李艳王维恒
  出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定 价:15元
  邮购电话:010-51927252
其他文献
说实话,如果不是足协”摘牌会”上那场风波,恐怕没有几个人去关注李毅,虽然说李毅在那支赴澳大利亚的国奥队中风头颇劲,但较之曼谷杨威的同龄小将们,他的面孔还显陌生。不过也应了
阅读理解在高三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来简化文章的理解难度。本文旨在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高三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的实效性。 Reading comprehen
吴俊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回不是因为他在同龄人中的佼佼表现,不是因为他披上国奥战袍,而是因为他再次被停赛半年,继八运会停赛之后,吴俊在他年轻的足球事业中再次遭到重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长走运动”又称“远足运动”、“健走运动”、“健步走”等,属于一种非竞技性的群众体育健身项目。由于其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因此适应于各种人群。就运动本身而言,其健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刘永凯漫画NBA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Liu Yongkai comic
期刊
NBA
在瓜菜栽培中,嫁接和扦插技术已被证明是具有抗病增产的好效果。近年来,我省一些单位和农民群众将嫁接和扦插技术应用于“两瓜”(黄瓜和西瓜)生产,克服了“两瓜”的病害,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