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中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教师只有真心地去爱每个学生,才会换来学生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是学生爱教师,而且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教师真诚的爱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能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而,师爱是教育的起点。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在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仅是教育者,学生仅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仅是施教者,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从而失去了学生作为人的主动性。这种教育虽然也含有师爱,但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学习、爱他人的教育。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更进一步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
  爱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就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爱要做到心理相容,在教育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师爱的。
  
  一、是接纳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教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并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例如,在有的教师眼里,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老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
  
  二、宽容学生
  
  做错事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普遍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说明做错事或犯错误是人成长中走向成熟的阶梯。所以,学生行为失当,老师要看这件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另外还要看他行为动机中有无合理成分,然后再加以评判和处理,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会产生效果。如果帮助作弊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同学犯错,还自以为是助人为乐的时候,老师就要帮助他明辨是非,同时,还要给予理解和宽容。
  
  三、体谅学生
  
  学生犯错大部分是好心办傻事,除了大是大非,一般错误都是年幼无知的表现,或者感情用事。如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有时把握不住自己,还影响了他人。老师把它视为很平常的事情,批评时把握教育时机和教育分寸,就事论事,不纠缠,不翻帐,不留成见,给予帮助和原谅。这样,学生会把改错看成乐事,教育的实效性会更强。
  
  四、赏识学生
  
  在强制要求和期望鼓励均可以作为比较适宜的教育方式时,期望鼓励可能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学会赏识学生,善于让学生在学习的点滴进步中体验成功。学生一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甚至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取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即便是后进生,老师也要善待他们,后进生不过是一根“生锈的针”,只要老师帮其磨砺,他也会发光的。
  
  五、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就要交给学生事情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都爱表现,尽管有时表现的方式很荒唐,教师也要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为班级做事。全国有名的教育改革家、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几个好学生身上。采取信任学生的民主管理方式,不仅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理解、宽容、体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做到教育工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单位:725700陕西省旬阳县小河镇棋盘小学)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正确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每个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过程中,“听”能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说”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读”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写”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实践、情感和综合能力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
期刊
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政策理念,不仅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意义深远。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出诸如“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减负”、“提高教师素质”等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但时至今日,“教师太苦、学生太累、家长牢骚太多”的声音仍接踵而至。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素质教育该如何搞?教育仅仅依靠学校,依靠教师就能完成吗?难道除了学校,教师就没有其他途径吗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当今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    一、具备良好的师德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为人师表。故教师应思想品质高尚,语言行为文明,教书育人勤恳。    二、一专多能,博学广才    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应为全面发民的典型,并应在一两门学科方面成为专家,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以及综合学科的教学。    三、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期刊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价值     如何认识数学?我们头脑里首先出现的恐怕都是这样一幅图画:精确的概念、深刻的定理、抽象的证明、奇妙的解法,……。学习这样的数学多半是一件枯燥、乏味、艰难的事情。事实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数学教科书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的一个“范本”——无论是它的内容、结构,还是表现形式,甚至关于知识的“说法”,这就是说教科书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一种在绝
期刊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在众多的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青少年心理健
期刊
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改革课堂教学又是教师必经之路。  1、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要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期刊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难题纷呈。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难度颇高的雕塑艺术,身为班主任必须倾心钻研这门艺术,才能在这门艺术领域中有所建树。    一、班主任对学生充满爱心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当教师的必
期刊
教书十多年,几乎扮演了十多年班主任角色,在“摸爬滚打”中,虽然品尝了酸甜苦辣,但是,更让我体会到了鲜花掌声般的快慰。这份愉悦和崇高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着心灵。    一、“后进生”有一颗让人感动的心    我教过的杨同学,曾经是一名“后进生”。他父亲做生意长期在外,母亲有病,孩子长期无人照料,养成了自由、散漫、不学习的坏习惯。我
期刊
职业高中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普通高中相比,由于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学生生源等方面的差异,有它自己的特点。职业高中学生生理上表现为好动和兴奋,心理上则表现为自控力差,纪律观念淡薄,易出错,信心不足。怎样才能搞好职业高中班级管理呢?根据本人近年来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和谐班级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同学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
期刊
“两心”即班主任的责任心与爱心。责任心是班主任必备的务职素质,爱心是班主任必要的心理情感。一个班主任,只要具备了这“两心”,他工作才有动力,才有成效,才能赢得一片真情。下面是我的两个教育小故事。    故事之一:  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她平时性情开朗,有说有笑,学习上积极努力。可有一段时间她逐渐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学习上没精打采,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我察觉后及时找她谈心,才得知她父母近来几乎天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