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大事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川的《南京,南京》,看得到他企图脱离保家卫国式宏大叙事,借老百姓的日常说无奈悲哀。陆导自认的神来之笔是秦岚演的唐太太与丈夫死别时叮咛,“记得好好吃饭”。
  拍吃饭是成为艺术电影必过之关,在这方面很成气候的大师有法国的侯麦、布烈松,日本的小津安二郎、成濑已喜男,台湾的侯孝贤……陈丹青说看贾樟柯的《三峡好人》,16年不见面的夫妇,重逢,坐下,等,女的问,“你吃过饭没有?”赞赏贾樟柯不落“文艺腔”之俗套。《廊桥遗梦》的婚外情发端于农家厨房,相隔两英尺的男女,他低头切萝卜,她削土豆……,《失乐园》丈夫没空跟女人同吃,女人的身心很容易就交给了别人。
  许鞍华2008年的作品《天水围的日与夜》,炒菜吃饭、吃饭闲聊,电影成为金像奖的最佳。第一顿饭,母子俩,两菜:青菜和蒸蛋:第二顿饭,外婆生日宴,一大家人开席前打麻将;第三顿饭,邻居,一个人,一碟青菜炒牛肉;第四、五、六顿饭,母子俩,依旧两菜,其中第六顿,儿子边吃边赞邻居送的冬菇“好正”:第七顿饭,参加完亲戚丧礼,一大家人一桌菜,没吃完的乳鸽由母子俩打包回去;第八顿饭,母子俩,两个菜,吃时想起放在冰箱里的乳鸽;中秋,母子俩吃月饭;第九顿饭,中秋晚饭,母子俩加邻居,四个菜:炒蛋,冬菇和菱角……就是这几餐饭,我的眼泪,一次次涌出:一个女人的一生,为人女,为人姐,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每个角色都做得勤恳,本分,认命。开悟前,砍柴挑水,开悟后,砍柴挑水,《天水围的日与夜》的视线,像是悟道的高人,理解又懂得抽离,镜头平淡、内敛:围桌吃饭,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琐琐碎碎,不需要太大气力,观者共鸣,心有戚戚,我们的人生只在一饭一蔬中。
  看过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容易把他划归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这部以厨房餐桌为主场地的电影,有着小津式家的味道。电影开头:暗光,木屋,母女俩在厨房边准备饭菜边聊天,话语有点八卦也有点刻薄,聊的是今天第一次上门的儿媳;长子死祭,一家人聚到一起,次子一家进门,全家围在厨房,吃妈妈现炸的玉米,聊到死去的长子;……流水一样的叙事,丝丝入扣,有与家人隔膜的忧伤,有子欲养亲不在的惆怅,有母慈父严的回忆。
  华裔导演王颖2008年新作《千年敬祈》中,从北京到美国看女儿的老父,每天为女儿烧一桌子菜,女儿吃的很少,吃不完的菜,于父亲,是渴望被接纳,于女儿,是拒之千里之外。
其他文献
生个孙子来玩吧    一切都始于那个温暖的冬日。朱明明和老公华志恒从白云机场接回了他亲爱的爹地妈咪,花冠轿车里一家四口的其乐融融宣告了二人世界的完结。不过她适应性强,很快适应了父爱母爱环绕的生活。  但朱明明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来。直到有一天,公公突然发话了:“我都70几了,还不生个孙子给我玩。”朱明明心里咯噔一下,是了,她一直有一种怪怪的感觉,现在终于想起,是公公的眼睛,经常往她的肚子上瞟
期刊
赞美他人的“得意之作”    每个人都有令人自豪的地方,那些“闪光点”可能非常小,小得只有他本人心里清楚,甚至连他本人都没发现,但如果你对别人的小长处多加留意,予以称赞,肯定会获得人缘。称赞小长处比夸人人皆知的优点更有效果。  陈新第一次坐柳师傅开的车正值上下班高峰时间,路上拥挤,但柳师傅稳而不慢。这时,陈新说:“柳师傅技术真好,这么堵的路还能保持速度,真有办法!”这句赞美令柳师傅非常高兴。他确实
期刊
我有两个博客。一个是公开的,写给熟人看的,一个是私密的,只写给自己。  熟人面前的我家庭生活幸福,老公事业有成,女儿乖巧懂事。同事都有博客,与她们链接的博客我叫“开心叮当”。标准的已婚女人的生活模式,内容主要是老公孩子。  另外一部分,是难于启齿的。我需要找个宣泄的地方,为此我开了第二个博客。在那里,我叫“黑夜里放羊的女人”。  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近两年常失眠,我不喜欢自己这个样子。我试过睡前泡
期刊
1 成长的女人更有魅力(郑晓展35岁婚龄7年博士药剂师)  结婚以后,她越来越自信能干,越来越有魅力,在社交圈子里表现出的那种迷人风采真令我心动。我甚至觉得是新娶了—个媳妇儿,感觉很好,仿佛初恋一样。  2 贤妻良母+事业伙伴(冯春发35岁婚龄7年某纸业品牌总代理商)  结婚后我一直在外面打拼,她在老家照顾孩子双方老人。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又义无反顾辞去刚找到的工作陪我奔波。她不但是贤妻良母,也
期刊
懒人们,来做西餐吧
期刊
“露底”也要讲天分  中文老枪    老话题了。“露底”者,露出裙底或外裤里面的底裤、内裤、小裤裤也,现在泛指人们,特别是娱乐圈的艺人,露出穿着在自己身上的小裤裤的现象。延伸出来的还有“露Bra”、“露点”现象。  在这个泛娱乐时代之前,男女群众所接受的“露底”教育,只能是“三上”,即床上、炕上、澡盆上,很被动,很文盲。而如今,一大批前赴后继的艺人,不仅拓展了“露底”范围,演绎了香气横溢的各色玉体
期刊
从幼儿园回来,女儿给我讲了一个刚刚学会的“品德”故  爸爸妈妈生气了,爸爸像个大狮子,妈妈像个大刺猬;  妈妈要带宝宝回外婆家,宝宝要留住好妈妈;  宝宝向左跑,向右跑,就是不让妈妈抓得到;  “哎哟”一声宝宝摔倒了,爸爸妈妈赶忙过来抱一抱;  好了,好了,爸爸妈妈不吵了,全家一起呵呵笑。  这个编故事的人真的很讨厌。对于小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吵架是一件多么焦心的事情,他却偏偏遣词造句美得像踏青郊游
期刊
邻家“小二”    刚搬到龙海小区时,我还真有点不适应。好好的楼房住着,对门的老张家竟然养了一只狗,还取了一个超级搞笑的名字“小二”。每当听到老张招呼“小二”时,我都会产生一个幻觉,对门开着一家黑店,跑堂的伙计是只哈巴狗。  要说浑家我也不是那没有爱心的人,小狗小猫虽然说不上喜欢,可也不算太过讨厌。只是我们家BABY太小,总怕那些狗啊猫啊的无意中伤到孩子。尤其是出门时,老是看到小二上上下下打量蹒跚
期刊
1996年,当时是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提出了一个概念:要动员更多的人,将社会建立成地球村,它的目的是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拉里借鉴了非洲的一句古老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单靠父母教育孩子,当然是不行的。  首先,父母自身可能会面,临家庭裂痕的困扰。希拉里的外祖母在15岁时,就生下了希拉里的母亲。她和她的“丈夫”无力扶养孩子,只好分手。而那位父亲也并不称职,在孩子8岁时就将之
期刊
家有宝贝,就要提防家中隐藏的无数伤人于无形的“暗器”,宝贝们稍不留意触动机关,就会酿成一场大祸。    缝衣针    迷糊的主妇们用完缝衣针之后,往往会将缝衣针往沙发或是床单上随意一插,心想着那针上还有线头,等处理完衣服的事情再来收捡它,谁知一转身就把这小小的缝衣针遗忘了。  缝衣针的威力在于它实在是太细太小,安插在重要位置很容易被人忽视,所以主妇们千万要记得用完缝衣针马上归位放置,伤到皮厚的夫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