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特如何“捉弄”舒曼的《蝴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to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蝴蝶》是舒曼创作初期的钢琴作品之一。选择李赫特演奏的版本是因为李赫特的演奏严谨、风格把握准确。《格罗夫音乐辞典》对李赫特有这样的记载:“他的完美技术,使他有充分自由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创造力。他演奏中的色彩变化与众不同,每一首乐曲从头至尾都有他的个性存在。”
  关键词:舒曼 钢琴套曲 蝴蝶 李赫特
  一、“蝴蝶”的故事
  钢琴套曲是舒曼钢琴创作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他的钢琴套曲不同于古典时期的钢琴套曲。钢琴奏鸣套曲往往有固定的三个乐章的程式,每个乐章结构比较庞大,内容也相对复杂,而舒曼的钢琴套曲没有沿用固定的程式,而是由一首首短小精致的曲子组成,形式灵活、形象生动,就像一连串的艺术珍品,一幅幅的风情画。
  《蝴蝶》是舒曼早期的钢琴套曲作品。“蝴蝶”之名,是来自舒曼读过的一部小说。舒曼自己说过是尚·保罗及其小说《年少气盛的岁月》(Flegeljahre)最末章中的假面舞会(德语“Larre”又可称为幼虫之舞)给了他灵感的源泉。小说叙述两个孪生兄弟巴尔特和乌尔特同时爱上了一个女郎——维娜。三个人在假面舞会中相遇,巴尔特在许多戴假面具的人群中,巴尔特找到了维娜,他知道了她爱的是他。乌尔特发现正在跳舞的巴尔特和维娜,请求兄弟跟他对换衣服,冒充巴尔特走到维娜面前,向她叙述自己的爱情,维娜错认他是巴尔特,因而重又承认爱他,乌尔特感到非常悲伤,离开了舞会。
  他曾叙述“我想描写兴高采烈的狂欢节和假面舞会中那种光怪陆离的情形,‘巨人的皮靴,这皮靴自己能穿到脚上,自己能带动脚走路’我的‘蝴蝶’是藝术家的乐思,它们急速的从他的想象中产生出,就如同小蝴蝶从静止的蛹里孵出来,向四面八方飞去,因此我给这首乐曲取这么一个名字。” ①因此,舒曼的每一首乐曲都写着小说中各个主角的不同心情:欢快的舞蹈、温柔的对话、悲伤和绝望的痛苦……
  这部《蝴蝶》套曲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最终成稿。无数的草稿和修改提炼出这部杰作。十二首短曲飘忽不定的感情、思绪展现了钢琴诗人微妙的内心体验。从风格行来看,这首套曲可作为后来《狂欢节》(op.9)的初稿。它们有的平和优雅,有的昂扬激情,有的神秘朦胧。全曲由序曲加12首小曲构成,12首小曲中多以圆舞曲和波兰舞曲形式写成。
  二、李赫特和“蝴蝶”
  序奏:预示着化妆舞会即将开始。李赫特在此段的演奏很轻柔,演奏时应注意左右手下键整齐,随着音型要有渐强的变化,但是要统一在柔和的氛围下。
  (一)《化妆舞会》有翩翩起舞、轻盈优雅的音乐特点。这首小曲有两大句,一开始以温柔的dolce轻奏出舞会开始,后半句要渐强到f,上行的八度要轻巧好似蝴蝶一口气升腾上去。李赫特的演奏在第二小节的第一个sol下键下的很深,sol这个音也是这句旋律中的最高音,可以稍微保留一下,表现蝴蝶般飞舞的感觉。左右的根音与和旋要深沉悠扬。
  (二)《巴尔特》是个梦想家。在4小节的强有力的引子后转调出现乐曲的主题。这部分的节奏要注意,ff 的开头要做出来,随着音型的上行要更强然后渐弱到第四小节。后半部分进入降A大调,这里表现要非常的轻巧,但是声音不能飘。
  (三)《乌尔特》是个实干家。李赫特这部分的弹奏灵活有力,这首曲子有三小段,第一小段以左手低音八度强奏先进入,第二小段以右手八度在高音区强奏出旋律,第三段以卡农的形式,右手先出现2小节后,左手再出现旋律,两个主题同时以ff音量奏出,整首小曲厚重的八度进行生动的刻画了乌尔特一个实干家的形象。最后的结尾可以随着渐弱的进行作一些减慢。
  (四)《假面》第一段和第三段用轻快的八度奏出又富有音响强弱对比的假面舞会场景。中间段要将两个八分音符小连线,再加八分休止的节奏浮现出来,形成与第一、第三段音乐形象的对比。这一段要尽量少用踏板,要表现出洒脱与自如,特别要领会谱上表情术语记号所示的要求。虽然是八度的双音,但是李赫特演奏的十分轻巧。这一部分的感情层级很多,强弱对比要明显。最后的cresc.(渐强)到ff 要表现的强烈、坚定。
  (五)《 维娜 》这是一首从容、优美的波罗奈兹舞曲。右手旋律要充分的歌唱,左手写有basso cantando(低音歌唱的)。第6小节的倚音要用竖琴般柔和的声音奏出,并要展开旋律线条。李赫特的弹奏中可明确的听出小拇指的低音很深,中声部的双音很轻。在右手标记的sost.(sostenendo的缩写,安静而饱满的)开始,右手上声部的sol 要突出,这里的三个声部要分工明确,主要表现右手的高声部。
  (六)《乌尔特之舞》这是一首实干家跳的舞,第一段节奏鲜明,第二段用的是第三曲乌尔特形象的节奏,表现了实干家的个性特征。第一部分sf 这里的和声虽然强,但是不能弹得聒噪。pp 部分要稍微慢一些。
  (七)《交换假面》第一部分的结尾要减慢。第二部的层次要清晰,李赫特演奏的这里就像是在跳圆圈舞,简单而快乐。高声部的旋律要明确,下键要深连贯,注意保持,不要因中声部弹奏切断了高声部美丽的线条。
  (八)《招供》乐曲以两个ff的强奏弹出的第一段显得有一种威慑力,要注意节拍强音的运用。第二段的降D大调部分,变成了明朗的兰特拉舞曲。
  (九)《愤怒》此曲有两段,第一段8小节的旋律显得有些急躁不安,左手的节奏稳定地出现,似按捺不住的心绪。第二段是一种激烈的动态,这一部分李赫特的演奏值得借鉴,三个声部分工明确。注意手腕放松,但是音之间要联系密切,抬指不要太高。
  (十)《卸装》第一部分和声厚重,但是注意pp 的氛围,所以一定要贴键练习,声音清晰。进入Piu lento(更慢慢的)后速度有了明确的变化,注意力度和节奏。然后又进入柔和的部分,这部分的音型在前面也出现过很多次,弹奏方法也是一样的,注意高声部旋律的保持。这部分最后的自由延长音记号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注意。
  (十一)《急忙》这是全套曲中最大的一首曲子,从主要的节奏型来看,这是一首快活的波罗奈兹舞曲。全曲的基本结构是序奏加ABA三段式。3小节的序奏表现了舞会的盛况,A段的主题从轻奏中进入,描绘了轻快热烈的波兰舞的场景。此段运用夸张的音响效果,对比强烈。一定要注意慢练,夸张的对比。这里的速度很快,右手又有很多双音和八度的弹奏,在注意整齐的同时,也要弹得优美。李赫特在这部分的演奏中踏板运用不多,除了谱面上有的标记,其余的踏板他几乎没有用。
  (十二)《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弟兄们》终场第一段是从古时流传下来的《祖父之舞》的舞曲,这是当时舞会上必定要演奏的乐曲。第二段再现了套曲第一首乐曲中的主题。在a tempo(回原速)后的部分开始第六小节,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声部——中声部与高声部,李赫特在演奏时非常注意层次的区分。从pocp a pocp dim(一点一点的减弱)开始,注意右手的上行音阶,很有意思的是它已两小节为一组的,每一组都依次少掉了一个最上面的音,随着六个la的出现,像是六声钟响,结束了整个舞会,深沉而悠扬。最后又18小节的尾奏,表现午时钟声已响,宣告舞会结束。整个套曲也在越来越弱的钟声中结束。最后结尾的属七和弦也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手法取自于舒曼本人同一时期的《阿贝格变奏曲》,在后来的《狂欢节》中也有沿用。
  李赫特演奏版本的《蝴蝶》,将舒曼的音乐风格诠释的相对准确,演奏技法也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本文就此对这个版本进行分析,希望演奏者能从中获益。
  注释:
  ①[苏]巴斯琴卡亚:《舒曼传》,北京:北京音乐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苏]巴琴斯卡亚.舒曼传[M].北京:北京音乐出版社,2005.
  [2][英]Joan Chissell.舒曼:钢琴音乐[M].苦僧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
  [3]张薇.钢琴音乐教程[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林逸聪.音乐圣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电子音乐的一种类型,交互音乐,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创作平台,基于外部控制器的交互音乐的发展方兴未艾。无论是从创作手段,还是从音响效果来看,这种音乐与科技相结合的模式都代表了一种新的音乐创作思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 Wii Remote为控制器,结合古筝音源Chinese Zheng作为载体,在Max/MSP平台上来探索这种音乐的创作。  关键词:交互音乐 W
摘要:不让性格活泼爱动的小学生把音乐课当做是让可以随意嬉戏打闹的自由课程,让他们可以安静的坐下来学好音乐这门课程,关键是要赋予音乐课一定的情趣性,让他们觉得不枯燥,能主动投入到认知、探索、享受音乐的世界中去,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真正得到成就感,得到快乐,这才是学生们真正需要的、理想中的音乐课,也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途径 探索  一、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途
摘要: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贯穿《作曲》教学理论体系的“四大线索”,将基础技术理论纵横捭阖、融为一炉,为《作曲》课程创立一个可以直接指导创作实践的、颇具创意的思维框架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这四个线索相互交织、相互包含,共存于创作实践中,使得《作曲》课程既非空谈理论致使学生无法作曲,亦非毫无章法致使学生无从下笔。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 作曲课程 作曲教学  国内外每所专业音乐学院都设有作曲系并开设《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科技手段走进了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一渠道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现代信息技术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必须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进行探究学习,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 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以
摘要: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对这些矛盾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就去盲目的进行声乐训练,很容易使声乐学习者陷入一个无所适从的状态中,就像天枰的两端无法平衡一样,长期处于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的阶段。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声音训练中的多种多样的矛盾关系,并有意识地去寻找解决这些矛盾关系的平衡点,理清方向和思路,从而获得一个整体的歌唱状态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平衡 气息 高位
摘要:钢琴伴奏在声乐歌唱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声乐伴奏是钢琴伴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专业的文艺演出及学校内的音乐教育所涉及的声乐演唱形式都离不开声乐伴奏的支持。  关键词:钢琴伴奏 声乐作品 歌唱思维  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声乐表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是不可忽视的细节,它是一门专业、系统的学问,是靠长期培养与训练形成的结果,它在钢琴伴奏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
摘要:琵琶作为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乐器的一种,具有的独特的魅力,深受国内外乐器爱好者的热爱和追捧。它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汇集了众多艺术家们的智慧与结晶才得以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本文主要通过对琵琶音乐及其文化内涵的分析,来充分展示出我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琵琶音乐 特点 文化内涵  琵琶不仅
摘要:乐团是一种集体表演性的艺术形式,而指挥者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是乐团的艺术领导者和音乐作品的解释者,指挥作为乐团的心理学家与乐团的其他演奏者有一些互动表现。一首作品不仅需要指挥家通过双手和肢体去表现其速度和节拍,更需要通过指挥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等表达出其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可以说乐团指挥肢体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艺术性能够客观地反映一场乐团表演的艺术价值。因此,在乐团指挥中,缺乏丰富的、激情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都有着区别于普通院校的特殊性,可以将提高认识、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师资力量、重视文化资源、创新文体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
摘要:二人台牌子曲的曲牌来源较广,包括清朝以前的古曲遗风、汉族民间音乐、蒙古族音乐,以及宗教音乐等多个方面,它是内蒙古西部最具影响的民间丝竹乐种,是蒙汉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二人台 牌子曲 乐器  二人台是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西北部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它融合了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多种形式,是集民歌、舞蹈、曲艺、戏曲和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