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进藏化学教师育人观念策略例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事之间闲聊时,说到最多的话题就是藏族学生显得特别“笨”,就连藏族老师对此也认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一旦在课堂上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学生轻则罚站,重则挨打。于是就有了一种说法,“打”也是因材施教的方式之一,更有甚者,“打是为了不打”。说到底,老师们只是“恨铁不成钢”,逼着学生学点东西,考出个“见得人”的分数,可是学生有不领情的,偏和老师对着干。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捏泥巴团。人作为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才让教育显得近乎完美而无缺憾。
  1.1多元评价是转化工作的新途径
  在教育过程的某一个阶段,通常是由纸笔测验对学习所要达到教学目标的现实或潜在的结果做定量的描述,必然关系到学校或教师对学生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笔者在教学期间,每逢学期末考试,在阅卷过程中总能突然间听到有老师惊呼“高手”(比如分数超过了60分,或者某个题目比较难,只有极少数人做对);有的老师在批阅大多数学生的试卷时,窝了一肚子火,甚至出言不逊,“简直是个猪头,讲了多少遍,还出错。”这种不自然地给学生贴上“好”与“坏”的标签,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于无形中给学生进行了归类,分数不高的学生就是不聪明。鉴于目前西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必过分指责传统评价形式的缺陷,但是学校或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借鉴多元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方法。(1)注重学习进程评价。(2)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3)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层评价。
  1.2 端正思想是转化工作的切入点
  面对藏族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尽管存在着语言交流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长时间得不到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形成的,化学教师仍然要相信,他们是“可教育的人”,在很多藏族学生的心中,他们有渴望获得成功的愿望,这不是笔者的主观臆测。每次考试以后,班长分发试卷时,笔者都细心观察过不少分数为10多分的藏族学生在分数的数字写得不太竖直的“1”上面做下手脚,就成了70多分,然后看看老师,很调皮地笑一笑,觉得很不好意思。这样的想法,不只是学生有,甚至学校的领导也急躁,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反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注重升学率,而不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几乎很少过问化学实验室缺少什么,是不是需要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为学生播放实验录像等等,一味强调学生升学率与老师年终考核挂钩的评价方式,让老师强迫学生去记忆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这种违背化学教学规律的做法,只能让学生学习化学感到更加困难,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不合理的办学行为,按照理科教学规律增加教育投入,配置实验设备,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3 师生关系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
  教学不仅是师生行为的互动,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意的交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行为的鞭策何以塑造人的灵魂?师生关系是学校永恒的话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罗杰斯更是认为,发挥教师作为“促进者”的作用的关键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的品质”。因此,建立在“真诚、接受、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看到了教育复兴的曙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师生关系出现障碍,学生会本能地筑起心理防线。在藏族文化传统中,特别看重师承关系,并且达到了“唯上师”的程度。因此,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外时间多和学生沟通,主动关心藏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相信情感的力量一定能激发藏族学生学习的热情。
  1.4 优化教学是转化工作的着力点
  (1)结合藏族学生认知经验,精心备课。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特别是藏族学生,基础学力薄弱,学习化学的起点非常低,虽然不能一味迁就学生当下的水平,但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创设化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成功解决问题,对转化“学困生”大有帮助。比如,在讲氧气和氢气的物理性质时,老师一再强调这些气体难溶于水,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1体积的二氧化碳能够溶解在1体积水里,不少藏族学生难以接受,气体溶于水在小学和初中的其他课程里也没有学习过,难以同化新知识,并且记忆得不牢固,就联系生活实际,笔者的同事就曾带了一听“可口可乐”,打开以后,气体冒出,饮料飞溅,但是有学生觉得饮料罐是密封的,气体可以充进去,老师把部分饮料倒在烧杯里,仍然不停地冒泡,并且让一个学生喝一大口瓶子里的饮料,不吞咽下去,过一会张口,嘴里的饮料所剩不多,然后让他告诉同学们他感觉到什么,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有气体冒出。最后老师再讲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少。学生就易于接受。在此,就“藏族地区学生使用全国通用教材没有考虑学生认知经验”一说,表达个人我个人的看法,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上课不能照本宣科,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以课本或课程标准作为宏观层次的指导,以我们理解的课程作为中观层次的把握,然后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比如说“白色污染”,笔者在听一个老师讲课时,就是按照书本上彩图,来讲述塑料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不能说这样做不好,但他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在上这次课时,就改进了做法,将县城附近垃圾堆放点不能腐烂变质的塑料用相机拍摄下来,再将大风天气中在风中飘舞的那些塑料照片一并在课堂上呈现,再来讲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学生肯定比让他们直接记忆所获得的印象深刻。
  (2)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直观形象性。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了藏族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并且比较和想象能力与内地学生相比也有差距,因此难以在一个个看起来没有联系的孤立的事物中通过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发现一般的共同属性,这就导致概念的学习有困难,概念越抽象学习起来越困难。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在化学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性很有必要。比如说,笔者在讲解绪言“物质的变化”时,藏族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区分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也很困难。笔者的另一个同事觉得演示实验“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没有必要做,这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在其中一个班上课时,笔者也没有做演示实验,直接讲述,并且反复强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为忽视了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甚至有成绩不错的学生也觉得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水“不见了”,那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笔者在所教的其他班级上课时,就做了这些演示实验,效果明显好于不做演示实验的班级。做实验看起来是很浪费时间,笔者也曾觉得把做演示实验的时间用来多讲几个题目,多记一些内容,但这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在西藏自治区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刻不容缓。
  (3)注重因材施教,分层、分组教学。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但是在西藏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是很有帮助的,不少学校都是按学生成绩编成平行班和实验班,便于学校管理和教学,这也符合西藏自治区学生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农牧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但高分不高,低分很低,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因此,学校有必要分层次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学手段上看,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
期刊
我们知道,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课堂教学的低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
期刊
陈晨,2000年9月进入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综合高中班学习,当时的目标就是考大学.2001年初,学校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业教育活动.此时,陈展是校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及学生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化教学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该及时掌握这门现代技术,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电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活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气氛。电化教学将声音、形态、色彩、动作等融为一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活化教学内容,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觉借助生动形象的图像,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有关研究表明:在相
期刊
新课堂教学要打破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引领,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仅是课堂,更要关注课前和课后,甚至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课堂教学是让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形成“课前——课上——课后”一条龙学习模式。我校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指导方案,通盘考虑学生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根据语文学习
期刊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T)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不同浓度的MAT处理肝癌HepG-2细胞,1.MTT法检测MAT对HepG-2细胞的增殖的影响;2.平
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新课标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结合一年级数学教学,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故事导学,诱发兴趣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往往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期刊
对一维非线性耦合Ginzburg Landau系统进行了研究 .当 2个信号注入了由 3个耦合Ginzburg Landau方程组成的系统时 ,第 3个方程对信号产生了响应 .当同步控制实现时 ,响应系统
唐朝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说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功能。新的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功能,还要有广阔的视野,高度的学科专业水平。  一、走进化学新课程,要求化学教师树立新课程意识和新教育观念  首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