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地位的双源假说及其意义

来源 :理论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tephenmengste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地位是伦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妇女、儿童甚至动物逐步获得道德地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道德地位也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自古以来,道德地位的依据就被分为经验和能动性两个派别,西茨玛和马切利提出了道德地位的双源假说,即二者都是道德地位的来源.道德地位通常被分为道德主体地位和道德受体地位,道德地位的双源假说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读.道德地位之间的分别并非按等级划分的,而是按来源不同划分的.
其他文献
“存在”是哲学的基本范畴,自哲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存在”的研究和争论就从未停止.传统哲学对“存在”主要有两种理论倾向,一是将“存在”等同于“存在者”,试图用理性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