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的现实管理问题探析

来源 :网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介入中国社会生活,也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互联网从其一出现,就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据最新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2011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这也意味着,物理空间依托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步向虚拟空间“移民”,近年来许多网络事件已经昭示出了我国虚拟社会已初具规模并越来越在政府管理及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虚拟来源于现实,虚拟社会在不断拓展虚拟空间的同时,也不断将许多现实问题推到我们眼前,引发我们的关注和思考。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了技术改变社会形态的巨大威力,他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产生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宣扬新教的工具”。如果能够利用好、引导好虚拟社会,必将实现虚拟技术与现实社会走向良善的双赢局面;否则,则会戕害现实社会。所以,如何整合好、利用好虚拟社会力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虚拟社会概述
  所谓虚拟社会是在网络虚拟空间里,网民之间通过信息共享、信息互换与信息交流从而产生社会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虚拟社会和网络社会是有些许区别的。如果说网络社会是相对应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对社会革新的分析式是从技术变革角度分析;而虚拟社会是一种“亚社会”状态,是依附于网络技术实现与现实社会的交互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更准确的是一个虚拟空间或者赛博空间(cyberspace)。和现实社会相比较,它具有虚拟性、隐匿性、高度开放性、及时互动性、高度自治性等特点,也成为虚拟社会的魅力之处。
  对虚拟社会,不妨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去予以理解:
  从技术发展层面来看,互联网技术从最早的IP传送机制到MPLS等电信级网络技术的崛起、从56k调制解调器到ADSL的规模商用、从“WWW+E-mail”到层出不穷的新应用,互联网的技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基础平台在走向宽带化的同时,网络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应用技术则趋于多元化、个性化,为各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人的交往模式来看,虚拟社会存在于网络环境中,而不是真实的物理环境中,人们不是通过面对面交流,而是在计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交流,但网络成员都是真实存在的,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观点、感情和社会关系都是真实存在的,建立在这种网络群体交流之上的网络社区也是真实存在的。互联网技术所开辟的一种新型的交往关系——“网缘关系”,不但拓展了交往的空间,而且丰富了交往的内容。它是一种通过虚拟空间建构的人际关系,网上交往既可以不必有血缘关系,也可以不必有地缘关联。交往双方的职业性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居住地域等差异,已不再成为构成交往的先决条件。在虚拟空间里,每一个主体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同时以多种角色与多个对象交往,这就使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维度、非中心化的状态,具有松散性、变动性特征。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虚拟社会以现实社会为基础,存在不可分离的关系,它是现实社会的一种独特延伸,并与现实社会交融共存,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基本生存空间。现实社会的主体是人,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网络虚拟社会的主体也是人,他们通过网络形成了一个“电子共同体”。总之,现实生活的美好和丑恶在这里同样都能延续或者弥补。
  二、虚拟社会之善VS虚拟社会之恶
  当下虚拟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显示了其积极力量,对现实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促使加快了良性运转的脚步;另一方面,也为网络犯罪、不良信息等负面信息介入开启了通道。不能因噎废食,谈网色变,也不能任其自生自灭。
  (一)虚拟社会之善
  虚拟社会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据《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公民通过互联网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国内网民“互动参与指数”达49.0,甚至高于美国的45.8。这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在利益表达和收集民意方面因为现实的不完善而促成了网络的弥补的事实。虚拟社会从最初的PC机的信息传输到个人媒体,其最强势的发展时期是伴随着公共空间的开辟而迅猛发展起来的。这些公共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赋予每个参与者参与政治生活、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力,也激发了参与热情。借助论坛、博客等公共平台,不但可以揭发事件,还可以进行辩论和反思。网络的相对隐蔽性和安全性,使网民可以行使揭发、评价和监督政府官员的重大功能,从而对于官员腐败起到钳制作用,发挥人民舆论的强大威力。
  虚拟社会倒逼了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变。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政府的行政模式是相对封闭环境中进行的,而虚拟社会中“去权力化”、“趋权利化”的特点使得政府在应对虚拟社会中,不断调整和适应。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领域。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建立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同时,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微博”,口语化的“政府声音”让政府更加亲民,也成为与民互动、收集民意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些变化不但体现了政府对民众权利的重视和尊重,也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精神。
  显示了网络反腐的巨大力量。近年来,网络反腐经历了由草根发起到政府参与,从个人行为到集体行动的转变,从弥补制度性反腐到网络反腐制度化的转变。这种变化使网络反腐成为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一种重要方式,同传统的制度反腐相比较,网络反腐具有公开性、透明性、举报安全性等的特点。200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考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拓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渠道,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反腐写入《公报》,将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虚拟社会之善,既是现实社会中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技术催生下的公民参政、政府执政新形态。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民意的表达和对民意的尊重必须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否则也会形成民意的“相对主义”,过度而导致权威的消弭和公共生活规则的消弭,从善端走向恶端,那将是我们不远看到的,也是政府必须重视的。
  (二)虚拟社会之恶
  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遍及和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个人用户、政府用户、企事业单位用户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随之出现的滥用技术手段破坏虚拟社会环境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黑客”入侵、出卖国家机密等事件层出不穷。
  信息污染问题。虚拟社会的低门槛介入,使得在现实社会中进不了大雅之堂的三俗文化在这里找到了成长空间,某些严重背离了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但由于一些迎合者的推波助澜,使得他们在虚拟社会中呈现了一种“非理性化”趋势。对网络信息的全面监控尚存在诸多难题,而一些别有用心者更是借助这个平台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邪教等污染信息,不但影响浏览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引诱走向犯罪,而且还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据相关报道,仅2007年,经济类犯罪中,网络犯罪已达100余件,涉及金额达1700万元,着实要引起关注。
  信息知识产权问题。信息知识产权问题主要表现在软件版权方面,由于软件产品复制成本低、复制效率高的特点,在互联网上盗版软件传播非常严重。利用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互联网实施传统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例如利用互联网销售侵权商品,包括假冒知名商标产品、盗版光盘等。另一种是信息网络技术给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带来了新的类型,包括架设侵权网络应用服务,绕过电子信息和应用程序保护技术措施等。专利权侵权在信息网络技术领域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如侵犯软件专利权。
  三、虚拟社会的现实管理之道
  (一)运用法律法规对网络虚拟社会进行管理
  目前针对网络虚拟社会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主要有《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网络虚拟社会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形成,是一个新生事物,引发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法律法规制定严重滞后,执法中会出现新情况无法可依、新问题量刑困难的状况。比如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认定问题在法律上也未明确;再比如,在刑事司法操作方面,是以行为地为主确定案件管辖权的,而网络犯罪的跨域性不适用于这个原则,容易导致管辖纠纷,影响司法效率。加强立法已成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没有规范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法规,任何规制和管理措施都无据可依。
  (二)改善网络教育和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探索以广大网民能接受的形式弘扬主旋律
  在进行网络教育、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时候,要避免使用陈旧的灌输手段与形式,注重和运用灵活、生动的手段去塑造让人喜闻乐见,切合网民心声的形象和内容,引导虚拟社会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
  技术手段在防范虚拟社会的偏失问题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不仅是网络社会缘起的基础,也是各种虚拟社会安全管理的保障。
  (四)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行业自律
  作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必须加强对计算机房、网络接入点的管理,及时把有害信息隔离在网络之外。作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一方面要协助政府积极倡导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内容和网络行为的监督,净化网络环境。自律和自觉是虚拟社会健康发展的特殊要求,虚拟的空间需要秩序,开放的互联网需要网民,尤其是从业人员悉心呵护和建构。网络媒体应从自身做起,恪守道德底线、把握职业操守、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无论未来怎样,人类在感受着网络虚拟社会的美好、奇妙、绚烂的同时,更期盼着它的和谐、文明、健康。只有做到“兴网之利、除网之弊”,才能使网络虚拟社会有效助力于现实社会,现实社会正确引导网络虚拟社会,真正实现两者共赢,共同为国家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和谐、文明、健康的环境。
其他文献
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形成科学开发的评价导向,依据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差别化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限制开发区域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既应有别
本文选择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沉淀滴定法'进行说课设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进行了说课设计,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在分析教材和学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的命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考试涉及的主要是“五位一体”中的文化模块,主要讲述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2014国
用硫酸钙催化环氧乙烷聚合得到了一种中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用红外、核磁等仪器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压降速率定性描述了聚合速率,研究发现,聚合速率与单体浓度
目的 探索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豚鼠放射性内耳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0只豚鼠(40耳)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照射组(RT组)、照射及药物处理组(RT+D组)及单纯药物组(D组),在放射线
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可以生成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但纤维的水稳定性较差,用于液体过滤时一般需进行预处理。文中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提高PVA纳米纤维的水稳定性。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二氧化钛(Ti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热失重(TG)等方法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
本文分析了采区后退回采方式条件下的前进式煤岩巷掘进不足之处,提出了 定点联系煤层导向单孔掘进岩石运输大巷,随后退回采推进,再反向逐段补掘煤层巷道的布置方法,可大幅度降低
研究了大颗粒交联聚苯乙烯白球的制备工艺,着重探讨了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分散剂类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致孔剂的用量、搅拌桨的大小与位置高低等因素对其粒径大小及分布
上海市委宣传部设在华东师范大学的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核心价值体系)于日前举行了“科学发展与公平正义”论坛。与会专家围绕着如何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八点要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