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在PCDL中溶解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聚氨酯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16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对超临界CO2在聚碳酸酯二醇中的溶解和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温度和升高压力有利于超临界CO2的溶解;降低压力和升高温度有利于超临界CO2的扩散。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发泡工艺参数的设置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新型高能熔铸基体炸药3,4⁃二硝基吡唑(DNP)的冲击Hugoniot关系,是探讨其冲击起爆特性的基础,采用压力对比法,经平面波发生器加载,用锰铜压阻计测量了压力为3.7~14.4 GPa范围内九组不同冲击波压力下DNP炸药和LY12铝样品的冲击波波后压力,计算得到不同压力下的冲击波波速D和粒子速度u,拟合得到了压力为3.7~14.4 GPa范围内DNP炸药的D⁃u关系。结果表明,DNP炸药压力为3.7~14.4 GPa范围内的冲击Hugoniot关系可近似为一条在D⁃u平面内的直线,确定了DNP炸药冲击
为了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安全性,采用水溶液-悬浮法将FOX-7、微晶蜡包覆在CL-20表面,制备了4种包覆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感度测试法对其微观形貌、晶型、结合方式、包覆效果、耐热性、摩擦感度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4种包覆样品均为物理复合,CL-20晶型未发生改变,其中水悬浮法制得的CL-20/FOX-7混合物与机械混合物相比,CL-20表面存在
针对聚合物凝胶堵水剂存在凝胶强度低、耐温耐盐性差等缺点,研究出了一种新型高强堵剂。通过红外光谱、黏度、凝胶强度、岩心流动试验等对JB-H堵剂体系配方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堵水体系JB-H堵剂可应用温度为110℃以下的中低温油藏层;在矿化度小于100 g/L的盐水中,封堵性能无较大影响,抗盐性能良好;对高渗透裂缝封堵率大于95%,对低渗透裂缝封堵率小于20%,能够封堵高渗透地层,而不对低渗透地层造成较大伤害,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堵水效果。
采用高压发泡机制备了一系列以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为阻燃剂的聚氨酯硬泡,讨论了TCPP用量对聚氨酯硬泡阻燃性能、压缩强度、导热系数及热水器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CPP的聚氨酯硬泡强度和高温下尺寸稳定性较未加入TCPP的泡沫差;随着TCPP用量的增加,硬泡导热系数上升,热水器能耗变大。当TCPP达到30份(以聚醚多元醇100份计)时,聚氨酯硬泡阻燃性能可以达到UL94中HF-1级别;当老化时间延长,加入TCPP所制备硬泡的热水器能耗衰减也随之变大。
为评价发射药在装药环境下的敏感性,采用可控泄压法模拟发射药装药的壳体约束特征;设计了一种可控压力的泄压部件,安装在测试弹一端,以此模拟不同拔弹力的壳体约束强度;采用半密闭爆发器对泄压压力进行验证;分别用泄压测试弹和标准测试弹(参比弹)对单基药和低敏感发射药进行慢烤试验,研究其对发射药慢烤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密闭爆发器实验中,在设计的10MPa和5MPa燃气压力下,泄压部件响应迅速,泄压压力响应偏差小于10%;泄压测试弹和标准测试弹中,单基药均发生较剧烈的燃烧反应,二者响应程度差别较小;对于低敏感发射
为探讨老化高固含量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的准静态拉伸力学性能,在四种温度(323,293,273,253 K)和不同应变率(3.3×10-5、3.3×10-4、3.3×10-3、3.3×10-2 s-1)条件下,开展了CMDB推进剂
用丁基缩水甘油醚接枝改性聚乙烯亚胺(C4-PEI),将其与聚醚多元醇及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混合均匀后吸收CO2,原位生成CO2加合物颗粒作为发泡剂,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研究结果表明:在聚醚多元醇与小分子稀释剂中原位制备改性聚乙烯亚胺(PEI)的CO2加合物,随着接枝率从0增加到11%,发泡剂颗粒粒径从约700 nm减小到约300 nm;体系黏度大幅降低,接枝率为11%时体系黏度趋于平稳,但仍高于吸收CO
以双酚A环氧树脂和CO2为原料,通过环加成反应及环氧基团的水解反应,获得含有环状碳酸酯和羟基的产物。将其与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状碳酸酯进行混合,作为增韧剂应用于环氧树脂改性中。通过模型反应,证明增韧剂的使用可有效提高体系的氢键化强度。当水解型环状碳酸酯的环氧转化率为64.8%时,增韧效果最佳。对增韧的环氧树脂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明此类增韧剂为环氧体系引入大量的氢键化氨基甲酸酯基团,可促进增韧剂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体系的增韧效果。
以不同分子量的聚醚三醇JQD-560S和JQN-3680、改性MDI为主要原料,加入开孔剂JQK-81、匀泡剂9205和反应型亲水剂JQX-50等助剂,采用一步法发泡工艺制备了亲水聚氨酯海绵。讨论了助剂用量对亲水聚氨酯海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配方体系中,当JQD-560S和JQN-3680总量为100份,在开孔剂用量为4份、反应型亲水剂用量2~8份时,通过改变匀泡剂用量,能够合成不同孔径且具有开孔率高、吸水速率快、吸水率和保水率高且物性优良的亲水聚氨酯海绵。
概述了木质素改性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木质素对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抗老化性、疏水性及阻燃性等性能的提升,指出了木质素在聚氨酯材料应用中的主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