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医院收治的92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定位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CT定位)和观察组42例(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石残留率、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疗效评价中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5.2% vs 80.0%),术后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4.0% vs 22.0%,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减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11.9% vs 30.0%,2.4% vs 18.0%,P均<0.05)。

结论

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效果良好,能够减少复发率。

其他文献
锂硫电池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但是由于硫电极的绝缘性、反应动力学低、反应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和严重的多硫离子穿梭效应等问题,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发展。为了探究NiSe2对于提升锂硫电池的性能影响,采用胶体合成法将NiSe2生长在自支撑碳布(CC)上作为锂硫电池的先进中间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NiSe2/CC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测试深入研究NiS
二维材料又称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其结构特性使载流子迁移和热量扩散都被限制在二维平面内,因此令这种材料拥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高载流子迁移率、导电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带隙可调谐性。在相关的制备手法上,也从单一的机械剥落法发展至液相剥落、化学剥落、超临界流体剥落、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外延生长等。本文归纳了近些年来一些二维材料新成员的制备手段与应用前景,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做了展望,为基于二维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目的分析乳腺实质来源的侵袭性纤维瘤病多模态超声成像特征,探讨多模态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纳入的12例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和弹性成像声像图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二维超声显示12例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均呈平行位生长,大小不等,边界欠清晰,未见完整包膜,7例(7/12)边缘形态呈蟹足样改变;肿瘤呈实性不均质低回声,3例(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常见的病因不明的肺间质疾病,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特效药物,其进展缓急、病情预后呈异质性。多项研究发现机体及肺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可能与IPF发病、进展及预后相关,本文结合文献综合分析了IPF相关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在IPF患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分布情况,探讨这些作为免疫评估及监测的细胞及分子标志物对于IPF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研究潜力和临床应用潜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PV-18阳性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IL-6组(50 ng/ml IL-6刺激24 h)和IL-6+AG490组(50 ng/ml IL-6和100 μmol/L 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刺激24 h)
目的设计腹腔镜下肾部分血流阻断器(LPRB),在兔肾实验中探讨该器械设计的合理性和阻断局部肾组织血流的效果。方法⑴设计。根据人、猪、兔肾血流均由中心向外周扇形流动的解剖特点,只要压迫肾脏中内侧肾组织,就可以阻断压迫区远端的血流。该器械的设计即以此为依据。阻断器包括第一压迫臂、第二压迫臂及转轴,内置扭力弹簧使得这两个压迫臂的末端自动闭合,压迫臂的末端设置有压迫组件,其上设置有多个自适应压迫片。⑵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