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有效地转化后进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zxc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而不是资源的竞争。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它的教学任务,要从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出发:一是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一是使培养的学生能胜任自己所在层次工作的合格人才。彻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求人人成才,不求人人升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得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为此,下面我浅谈一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是如何有效的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做法和尝试。
  一、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形象化的指导
  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学生年龄越小,越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生的基础。学生借助形象材料进行思维,才能掌握基础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后进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先在目标中给学生先知道该学会什么,是有些能力等,然后在达标教学过程中提供直观教具给学生感性经验,帮助他们进行抽象思维进而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如:在学百分数的概念中,首先出示红、黄、蓝三种纸条(它们的长分别是5厘米、80厘米、120厘米,各表示一个数)和米尺(1米长表示另一个数),然后用红、黄、蓝纸条在米尺上进行直观演示,边演示边问学生:“红、黄、蓝纸条的长是米尺长的几分之几?”这样直观演示使学生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抽象概念加以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印象深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一般要通过操作、观察等实践活动,以建立形象,引导学生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一般要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能力。
  二、教學过程注意采用操作、解答式的教法
  由于后进生的逻辑思维不够完美,对于已有的感性材料不善于运用,或者缺
  乏感性材料,从而很难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以致产生怕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操作、解答式的教法,将重点、难点通过直观事物引导解决来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能务。如:在教学求两相差多少的减法应用题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先通过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让学生说出哪组物体多,哪组物体少,或两组物体相等。然后通过教材上学生熟悉的拔河图、小鸡小鸭图、圆圈三角图,由相等引大于和小于,再通过白兔和黑兔,花皮球和白皮球的实物图等具体形象,让学生从中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用减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实物图或让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比较两种应用题的联系,区别和结构特征,通过综合对比,使学生知道:大数比小数多多少就是小数比大数少多少;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跟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的计算方法相同。也要从大数里减去小数。
  三、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注意教学节奏的变化,调节注意方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后进生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在后进生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把握好教学节奏的变化,调节注意方向,使他们能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形式。先通过两问的一步应用题。如:向阳农场种高粱14公亩,种玉米的公亩数是高粱的3倍,种玉米多少公亩?高粱和玉米一共种了多少公亩?这样学生都会解答。然后再抽去中间问题就成了两步应用题了。通过这样训练之后,可以使他们的思维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力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充分运用目标,重视激发兴趣,改变新课的引进方法
  后进生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致使成绩等总是提不起来。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是学生积极学生的重要因素。一般说学习的内容新奇,教材中有科学上新发明或生活中新事物,教学中包含着游戏和竞争的成份。讲得生动,引人入胜,容易使学生有较高的兴趣。教师设计前提测评以及引出新课,要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动机,引出新课的方式不同,效果常不一样。一般说,先提出某个问题,建立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或建立学生疑点,然后再展开讲授更适于吸引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生。
  五、教学中要有利促进后进生的求知欲望,具有成功感
  后进生从所周知是一种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于普通的问题都无法解决。这样令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追求缺乏欲望。我们应该针对此问题在前提测评中多让后进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产生进一步钻研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这样,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实际水平着手,问题深难度要循序渐进,正确诱导,按质按量完成。
  六、及时了解课堂教学,避免当堂教学内容拖到下堂
  我们知道后进生对于堂上的教学内容一般是没法有渗透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着。因此,课堂教学不能象机械运动,要及时把握好知识的反馈,掌握他们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及时进行矫正回授。切忌把当堂教学内容拖到下堂,致使后进生本来就一知半解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阻碍着他们的学习。这也是他们变差的原因之一。如教退位减法时,学生的练习出现有78-19=61 ,如果教师不及时分析错误所在给予矫正回授,就会使他们根深蒂固。
  七、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后进生的成绩,并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是众所周知的,当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点成绩时,我们应该及时加以表扬,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应关怀、亲近和热爱他们,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使他们得以转变。从后进生到优生的转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从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开始,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其他文献
背景:  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时地理老师们一直探讨的课题。我们通过乡土地理考察,对校内地理知识的发掘,培养了学生爱校、爱连州的情感;通过对长寿之乡文化的追溯,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对连州古村落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读书荣耀感;通过对连州历史名人的了解,感受连州的千年文风;通过对美丽风景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获取连州食材,制作出精美食品感恩家人、感恩大自然;通过对市区水
期刊
第一,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形成与发展,在这样教育理念下,反思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很多弊端。  1.语文教学缺失人文关怀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为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重视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极力的追求训练的科学化,过度的培养语言的技能练习,使语文教学成为训练课。语文课程中丰富多彩的人文在大量的技能练习中被割裂了、被淡化了,最后语文课只能看见文字看不见人文,变得枯燥乏味,语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想创新;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善创新;渗透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敢创新。实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到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数学素养之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词”,可视为构成数学
期刊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孩子在未来学习工作中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可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总结法,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的运用,进而提高学校教学的
期刊
一、导言  体育来自于游戏,受学生喜欢是必然的。但是,初中的学生却对体育课产生”厌学“心理,积极性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即便是一节优质课,或者是专家推广的优秀课的教学模式也不一定会得到所有学生的肯定,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性注定了体育课的教学特殊性。最后的结论是:“体育课难上,上好体育课更难!”  二、为什么上好体育课这么难  《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所谓无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
期刊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改變,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
期刊
课改历经了十年,在十年中我们的物理课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课改要求教育要有创新,学生通过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中创新,在能力中提升,孕育创新。课堂上需要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这就是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式,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体会: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
期刊
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工具书;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
期刊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  针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大多数的语文课堂现状还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多半部分语文老师还依旧选择传统灌输地相关措施来展开教学授课,没有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所以导致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质量没有提高,孩子们的上课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存在着部分教师教学依然死板,语文课堂都是围绕教师一个人的,学生变成了被动式的接受语文知识,对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并不是很高。有些教师没有关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添置了多媒体教室,因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各科教学中已逐步普及,多媒体教学具有鲜艳明快的色彩、清晰逼真的画面、行动活泼的形象、动静结合的图像、音像同步的效果。因此,它能呈现出富有感染力的内容,营造开展教学活动所需的教学氛围,创设一种能及教师运用语言、手势、板书等都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是促进形成创新教学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因素。它一改传统媒体单调、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