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与个性:中西方体育文化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106706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让“地球村”的交流日益密切,在交流中我们要把控中西方体育文化彼此的异同,推动跨文化交际更加畅通、适宜。文章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在探究了文化、体育文化及跨文化交流的内涵后,解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以期有利于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宗教色彩、表现形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有更明晰的了解,进而推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关键字:中西方;体育文化;跨文化交际;共性与个性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1-0013-0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多元的交流渠道,可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加快速地了解新的文化,但是也会因为对新的文化的不够了解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可能会在交流中触碰对方的文化禁忌。所以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为以后的体育交流或者其他文化交往做足准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文化及体育文化的概念
  通常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人类生产有形财富(物质财富)和创造无形财富(精神财富)的过程及其总和称为广义文化;而人类所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所制定的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则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
  人类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会釆用体育运动这种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身体运动形式,同时也会借助体育精神、体育科学、体育产业等隐形的形式,创造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要包括认识体育运动规律、培育体育品德、实现体育价值、落实体育理念等方面。
  2.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这是一种普遍而长期存在的现象。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人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其代表作《声的语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相关构想和理论。广义的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一切交流中,朋友的谈话、恋人的倾诉等都是广义的跨文化交际。一般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也就是狭义的跨文化交际,特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的文化交流。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共性分析
  1.中西方的本位理念
  就地理环境而言,中国领土宽广、物产丰富,东面、南面、环海,西面、北面与内陆国家接壤,而且海洋、湖泊资源丰富,位置得天独厚。人们深受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依靠独一无二的耕种环境进行劳作,人们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团结友善。人们没有利益冲突,孔孟和谐思想深入人心。
  不少西方国家临海,海洋运输发达,人际往来密切,当地居民自然而然会懂得怎样去顺应自然、探知自然、挑战自然。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冒险、竞争与创新中。这样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使得竞技体育成为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中西方的宗教神话思想
  儒家思想几千年来长期占据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地位,影响深远。中国古代佛教信徒很多,传统文化中佛教的色彩十分浓烈,从人们接受的教育中可以体现。
  西方文化中着重描绘了鬼神的存在,各种历史记载中都有描述,包括天地开辟、上帝造人、众神的存在与发展等;而且宗教发展与古希腊奥林匹克的起源也有着联系。
  3.体育的作用
  就体育而言,中西方在体育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方面存在一致性,均觉得体育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身体锻炼,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人们各个方面的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而在人们的教育系统中,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身体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并培育其坚韧的道德意志品质。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
  4.体育的进程
  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进程中,尽管都有不一样的物质基础,但是体育存在养生、军事、教育、娱乐等方面的理念,中西方都是承认的。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个性探究
  1.东西方价值观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理念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则认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对立和竞争才是存在于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认为人应该认识并改造自然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自然界作斗争并支配自然界。体育运动如田径、游泳、球类运动等所表现出来的斗争、搏击精神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对抗。
  2.东西方审美理念存在差异
  东方传统的审美理念注重仿生美,但是西方文化关注的是人体美。中国远古时代自然生产力极其落后,人们生产工具的能力不足,但是可以观摩并模仿动物,以此来保证生存。伴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图腾这种特殊的形式来记录对动物的模仿。
  而西方的审美观念更强调人,人的形象在其文化理念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方世界更看重人的肌肉美、身形美,具有代表性的裸体竞技体育在希腊运动场上代表着力量和荣誉。跳远、角力、掷铁饼、掷标枪、全长赛跑这五个项目是达到“黄金分割美”的重要途径。
  3.东西方体育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张“静”认为“静”能修身养性,能达到心性的平和宁静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进入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比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禅定”、道家的“心斋”。
  西方体育文化却主张“动”,强调竞技,注重對人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高度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并用数和量来评定比赛的成绩。这种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西方体育具有激烈的竞争性、高度的公平性、严格的规则性、高度的技艺性、高度的娱乐性。它的体育形式包括田径、游泳、骑马、体操、球赛等。
  4.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会促成不同的思维理念,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身心合一”和西方传统思想中的“身心分离”存在鲜明差异性。在中国古典神话中,“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物我一体”直接影响着儒家思想的传承。
  西方人注重发现自然、探索自然、解密自然,注重速度、力量的突破以及体型的塑造,对他们而言,体育不仅仅是锻炼,更重要的是竞技,竞技中对手之间的比拼就是以体育的方式进行。身心分离的二维体育方式是近现代体育竞技的最初体现。
  在世界文化接触如此频繁的今天,体育作为现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也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赛场上的竞争,它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及自身体育实力的增强,中国承办世界性体育赛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与其他国家进行的体育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就变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2]李 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比研究[J]. 职业圈,2007(7).
  [3]凌桂兰.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
其他文献
摘 要:民办高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社会需求、自身发展及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来看,民办高校的本科教育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较热门的专业之一,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本文尝试以安徽三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探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浅谈关于漆器制作过程中新的体验以及对现代工艺之道的理解。漆器是一种时间的艺术,“重复”则是做好一个漆器的灵魂。天地和同万物生,手心应得百工就。优雅之美绝非短期努力所能成就,其建立在漫长的清理和打磨过程,使一个漆器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借助外力来做成某事,此话本義是指古代制作玉石的经验之谈。其实髹漆工艺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借助粗糙的砂纸去打磨柔软的漆,然后漆的光滑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距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程,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逐步深入,很多问题暴露出来。由于人类对技术过于依赖,“技术异化”现象日益严重,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技术层面、人类自身层面、道德法律层面作出分析,为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提供新思路,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期刊
摘 要:基于英美文学语料库和语料库的检索数据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料库检索可应用于文学赏析课程教学中,通过语料库检索数据,可探讨作家的写作风格和创作主题。本文以莫里森的短篇小说《宣叙》为例,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的主题词和语境共现的检索功能,从小说中提取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语境共现分析,探讨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和黑人女性不确定的历史记忆和流动的文化身份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成为线上宣传、获取信息、交友、聊天的不可缺少的平台。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从网络新媒体的角度,浅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可借鉴性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监管;资源整合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而言,它的创造者及其继承者必须具有一系列个人优秀的品格,并且将这种优秀的品格折射至其著作中,形成其理论品格,才能形成今天如此宝贵的理论和精神财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品格;马克思;毛泽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只有先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探讨马克思主义者的品格。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除了由马克思、恩格斯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教师如何遵从幼儿的观点进行学习区活动研究。首先教师在开展学习区活动之前要设计规划图,其次老师要听取幼儿的想法并提供幼儿相应的辅助工具,并及时引导儿童,最后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呈现,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让儿童的权利得到实现。  关键词:幼儿视角;教师;学习区  自瑞典教育学家爱伦·凯提出“ 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的著名观点后,
期刊
摘 要:微信作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人群数量迅猛增长,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渠道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本文通过运用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利用信息检索以及文献查阅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微信对于大学生社交的影响,即是否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本文以长沙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微信对长沙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表明,微信能够拓宽学生的社交范围,并对其主观能动性具有积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课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微课的有效应用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文章主要研究微课在高职职业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阐述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应用模式以及影响微课应用的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微课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职业通识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关键词:微课;高职职业通识教育;有效性  1.将微课与高职
期刊
摘 要:编导专业文学课教学采用编剧原理和文学赏析结合讲授的方式,以更贴近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需要。课程分为十一个单元,每单元按照三个环节进行授课:首先,以一部经典电影为案例,讲授一个编剧原理;然后,以该原理作为故事写作手法,去解读一部小说或戏剧作品;最后,要求学生运用该编剧原理进行剧本写作练习,通过亲自实践加深体会。文章即是笔者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使文学课切实有助于学生后续专业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