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东:天下英雄气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u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
  24岁的官东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装备。官东,以其舍己为人的精神,被网友们封为“男神潜水员”,不过,在他的父母看来,官东依旧是那个“实诚的孩子”。他们告诉记者,懂事、乖巧、坚强,是儿子身上打小就有的特质。
  心疼
  电视上看到儿子,既欣慰又担心
  “之前不知道他去救人,直到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潜水员出水的时候,脸全是黑的,鼻子在流血。我再仔细一看,这不是我儿子吗?”在安徽宁国,官东的父亲官昌元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我看到他救人了,感觉骄傲和欣慰,但同时,也很担心。”
  52岁的官昌元,是安徽省宁国城管局下属公司的员工,因为看到新闻,他才知道,儿子就在救人的第一线。
  没法联系上儿子,看到电视的官昌元第一时间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儿子你很棒,我为你骄傲,但有一个前提,一定要注意安全,你安全了,才能救更多的人。”同时,官昌元也给当时正在合肥的妻子陈景芳打了个电话,将儿子的事情告诉了她。“我赶紧打开电视看回放,”陈景芳说,“当看到他(官东)脸上漆黑,鼻子流血,我眼泪就下来了。”陈景芳一夜没睡着。“特别担心,把电视一直开着,听消息。”
  清晨5点多,陈景芳收到儿子发在家人微信群里的消息“一切安好”,“我这才把心放下来。”
  6月4日中午,利用中午休息的一小会时间,官东给父亲来了个电话。这是官东参加救援以来,官昌元第一次和儿子通上话。“昨晚值晚班,现在刚要休息。”“还好不好?”“很好。”“那就好。”
  这通电话只有短短十几秒,父子间的寥寥数语,让他们彼此都感到一些安慰。
  回忆
  父母工作忙,他从小就承包了家务
  将生的机会让给他人的善良,面对冰冷江水时的无畏,以及他安慰被困人员时的耐心,使得官东立即成为许多国人心中的英雄。他被网友们封为“男神潜水员”。
  然而,对于官东的父母来说,儿子的一切举动并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从小就是个温柔实诚的好孩子。”
  陈景芳告诉记者,官东小时候就很乖巧听话。过去,她和丈夫工作很忙,这让儿子很快学会自立。从小学起,除了一大早起来就收拾好自己的屋子,官东还会帮着家里做家务,一直到他入伍前,家里的活基本上都被他承包了。他甚至会为姐姐认真地刷球鞋,怕白鞋变黄,每次洗完,还会细心地包上纸再晾干。
  8岁时,官东开始和姐姐“合伙”做中饭,官昌元至今感慨,“我们从来没教过,不知怎么会的。不过他做的炒饭,真是好吃。”因为他十分乖巧,从小到大,爸妈都没有打过官东,“什么事情和他说一说,他就懂了,基本不让我们操心。”
  转眼儿子上了中学,踏实稳重的他,成为班上的卫生委员。
  班主任陈孝贞说:“作为卫生委员,他每次都会等值日生打扫完卫生才走,如果看到什么地方没打扫干净,自己还会重扫一遍。”这个男孩的认真让老师都有些惊诧,当时给官东的评价就是,“这个小孩,信得过!”
  连线
  被救老人儿子:请代我们转达感谢
  大伯、二伯、堂哥都在部队,受他们影响,成为一名军人是官东从小的心愿。“他小时候经常喊着口号走正步。”陈景芳说。因为儿子懂事,加上长相清秀,曾有不少朋友和她开玩笑,“咱们结个亲家吧。”
  不过,这样一个好孩子,也曾险些遭遇厄运。官东6岁时,一次和小伙伴们玩,不小心掉入井中。水面离井口有两米多,这个反应迅速的男孩立即扒住井中石块间的缝隙,让小伙伴们喊大人来帮忙。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村民将他救上来。儿子的坚强和沉稳,让他得以获救,但这却成了官昌元夫妇最心有余悸的记忆。
  6月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被救南京老人朱红美的儿子曹岑,他正在医院照顾母亲。得知记者见到官东的父母,曹岑很激动,请记者代为转达感谢,他说,希望有合适机会,能当面向官东道谢。
  得知曹先生的感谢,官昌元立即回复,“祝愿朱老太太早日康复,”他一再表示,“感谢的话就不用说了,这是我儿子的职责。”
  特写
  在最危急的那一刻
  我只想着赶紧救人
  海军工程大学为官东记一等功
  官东的英雄义举,获得了网民的一致点赞。谈及官东,海军前方副总指挥董焱称,他不仅勇敢,而且十分睿智。
  6月3日,海军工程大学为救人英雄官东记一等功,李克强总理还亲切接见了他,并对他的救人义举给予高度评价。
  主动请缨:一举救起两名幸存者
  官东是海军工程大学的潜水员,虽然是一名90后,却已经多次参与救援任务。6月2日,接到救援命令后,他主动请缨参加救援。
  上午11点20分,官东和战友抵达湖北监利大马洲水道的救援现场,他申请第一个下水。
  中午12时许,官东身穿负重设备,潜水摸到了沉船的一个房间施救。凭借着舱内稀薄的空气,一位60多岁的老人(朱红美)正在等待救援。官东将杂物一一清除,用力砸开了房门,艰难地爬进了房间。房内,老人整个人都浸在水中,只有头部露在水面之上。“她一看见我就哭了。”官东说,看到老人意识清醒,我连忙给她打气,“您一定要有信心,我会把您带出水,水面上还有很多人期待着您。”
  老人安静下来,官东和另一名潜水员讲解了救生衣的使用方法,并帮助老人穿好装备,一切就绪,两人一前一后护着老人出了舱。为方便老人避开水中的漂浮物,避免受伤,官东把自己的潜水头盔递给了老人。
  救起老人不久,生命探测仪又探测到一位幸存者(21岁的陈书涵),官东再次下水。“舱室又小又黑,飘满了柴油。”官东说,好不容易进入舱室,看到他蜷缩在一角,嘴里吐着柴油。“他的眼神里都是绝望,我和他打招呼,他都没回应。问了三四句,他才说了一句‘你来了’。”   “当务之急,是燃起他生的欲望。”官东不停地和他说话,整整说了近20分钟,小伙子的眼睛终于慢慢有了光彩,于是官东让他穿救生设备。但由于体力消耗巨大,陈书涵已无力穿戴设备。官东果断摘下自己的装备,套在陈书涵身上,将其送出舱室,交给其他两名潜水员护送上岸。
  官东却遭遇了危险:他被暗流卷入深水区,身上的信号绳被船体杂物缠绕。氧气快耗尽了,刹那间,官东果断作出决定:割断信号绳,丢掉潜水压载装具和无氧气瓶,憋着一口气快速升出水面。刚出水的官东满头满脸都是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双耳胀痛难忍。“从鬼门关口逃脱,出水的一刹那,我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在那一刻,他只想着赶紧救人
  6月3日,海军工程大学为救人英雄官东记一等功,授予打捞出多名遇难者遗体的谢启峰二等功、石柏岩三等功。
  “在最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赶紧救人。”面对掌声和荣誉,官东表现得很平静。
  相比平时的潜水实操,沉船地点的情况还要复杂很多。虽然配备有强光照射灯,但在水下仍然什么都看不见。按规定,水流速度超过1.5米/秒就不能实施潜水,而现场实测显示,沉船区域部分位置水流速度高达1.8米/秒。但权衡再三后,水下搜救指挥部仍然要求潜水员在尽可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下潜。
  官东过硬的潜水技术,面对险境镇定处置、快速脱险的强大心理素质和危难时刻将自己的装备无私让给他人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现场救援人员的一致赞誉。
  据介绍,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是华中地区享有盛誉的专业水下抢险劲旅。1998年,该分队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荣誉称号。
  英雄团体并非浪得虚名。一周至少下水3次,心理干预,3个大气压的不间断加压锻炼,最低35米的深水训练,模拟突发事件……平时的“魔鬼”训练造就了官东和队友们过硬的身体素质、潜水本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潜水技术高超”“心理素质好”“官东对潜水设备也很熟悉,一些新的装备,我们还在熟悉中,他已经玩得娴熟了”……这是战友们对官东的一致评价。
  得知自己在网上走红,官东有些吃惊。“我只是本次潜水救援行动的一员。”他谦虚地说,潜水、接应、指挥、操作任何一环都不能缺失。“他们都是默默奉献的英雄!”
  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官东颁奖词
  (摘编自《现代快报》,题目为编者所加)
其他文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要求,我省自2016年起全面启动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作为江苏有史以来最为浩大的文化工程,计划历时10年左右时间,编辑出版300本江苏典籍、3000本江苏文库。
期刊
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自己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在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之前,他已经被凶残地摧毁了。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声音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吓得他不由举起双手,把它向后推去,仿佛它是被风刮紧了的帐篷。  那些狼,时常三三两两地从他前面走过。但是都避着他。一则因为它们为数不多,此外,它
期刊
街南书屋的城市书房位于历史悠久的东关古街,书房的外面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而一拐入书房的巷子里,就会被氤氲在一片墨痕的芬芳里。喧嚣与安静是生命的两种状态,一个人需要读过多少本书,抵达多少次远方,才明白,能在喧嚣中生活,也能在安静中思考,是衡量其成熟与否的标准。书房坐落于绿荫掩映的庭院之中。庭院,这是一个多么诗意的名词,让我想起:春天,草木,流水,远方,诗情,榆钱树的葱茏,老祖母的气息……这是一个开
期刊
“咪咪,咪咪,咪咪。”  约翰逊小姐说:“是她在那儿。准是她那只老猫又溜出拴它的颈圈儿跑啦。你别以为她会长脑子,不在夜里这时候出门去找猫儿。”  麦克格菲小姐叹口气道:“我求过她一百次。我告诉她:‘昆特太大,无论多么好的猫都不值得你把命搭上。今年已经有五个人被勒死啦。天黑以后你不要上街,否则你就是第六个。’我这样对她说的。可是她哪肯听?”  约翰逊小姐说:“她不可理喻。我上个星期四还对她说过同样的
期刊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王充《论衡》)。在中国古代,所谓“学”,本意是指人类技艺传授之所, 而“习”则是指年轻的学子们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反复进行应用性练习的一种过程。因此,孔门弟子曾参把“为人谋而不忠”“与友交而不信”和“传不习”,作为每天自我反省检讨的内容。可见在“学习”一词中,包含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相结合的学理,更包涵着知与行合一的深刻哲理。因此, “
期刊
我是猫。还没有名字。  你问我是哪里出生的,那哪能记得。就记得独自一人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奶声奶气地哭。正是在这个角落,我第一次与“人类”相遇。后来才知道,当时遇见的,是人类中最狰狞的穷学生。听说他们经常把我的同胞们抓来煮着吃。还好我年幼无知,当时一点儿没觉得害怕,只是他把我托在手掌上“嗖”地一下举起来的时候,有点晕晕乎乎。在学生掌心上稍微定了定神,我就看到了他的脸。想来这就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人类
期刊
鲍勃·迪伦(1941-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鲍勃·迪伦》。2016年10月13日,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山中的时光静寂缓慢,  我们坐在桥畔,在泉水边散步,  追寻野生的鱼群,在溪水上漂浮,  当你置身尘外,时光静寂流逝。  我曾有个心上人,她娇小、美丽,  我们坐在她家的厨房里,她妈妈做着糕点,  窗外的星辰闪烁高悬, 
期刊
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教授大卫·奥·康纳教授给他的本科生上了27节哲学课,而后集结成《爱是光着脚的哲学》一书。康纳教授的讲课,从古代哲学智慧的维度来探讨现代爱情。他将古希腊神话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古代哲人对爱情永不停歇的诚挚思考,杂糅进现代人对爱情的想象之中,用经典哲学品析当下耳熟能详的电影、小说、戏剧,分析剧中的人物心理与恋爱关系,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如何丝丝入扣地影响了现代爱情世界,提出了非常独到的恋
期刊
有些人非常怀疑父亲对他们事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选择了与父亲不同职业的人。“我是个律师,而我父亲是个电工,很明显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当被问到父亲对自己职业选择的作用时,这通常是个典型的回答。  实际上,不管你是否追随父亲的职业脚步,“父亲的因素”都在以多种方式发挥着作用。它既可以造成你工作上最大的弱点,又可能形成你的主要优势,还可以决定你对工作的满意度。不论女性、男性、中年人抑或年轻人,它都适用。
期刊
青花,是一位少女的名字,是古代戏剧、绘画和诗文中常见的那种女子。假山和垂柳之间,青丝如云,面容似雪,目光如水,手执团扇,裙裾婀娜,画的是她的形;“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写的是她的神。年方二八,养在深闺人未识,尚未许配人家,却是春心难锁,眉宇间已有了淡淡的忧伤。闲来操琴作画,下棋挥毫,琴是古筝琵琶,画必工笔,棋必执白,书是娟秀小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