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关键,而现行的“接受式”教学活动,存在着重知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课内轻课外、重记忆轻运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严重缺陷,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已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开展研究性学习,而语文学科的开发性特点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把研究性学习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开放的、创造性的、自主的、综合的训练,最终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形成。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建立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快和平等的教学氛围,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即使课堂乱一点,学生答非所问也并无大碍。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再现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张开创新的翅膀自由翱翔。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开放性的课堂训练题目,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拓展想象,在训练中巩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以《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为例,针对其课后的练习“愚公移山我看就很愚,高山挡路,自己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孙吃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怎样看的?”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并没不强调统一答案,不是要求学生按照传统的教法回答这一问题,而是让学生讨论、辨析,然后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尽管大部分学生说愚公傻,并用“良禽择木而栖”来说搬家是正确的答案,有违教师的初衷,但教师照样肯定他们的求异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在研究性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实践的时间,减少直接指导,即使当学生不成功时,教师也尽量避免直接干预。因为对学生来说,探索中成功的和失败的体验都是有价值的。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这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韧性,提高他们的探索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另一方面,教师应更多注重探索实践的过程,而不必苛求结果。让学生的整个身心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亲自“咀嚼”、“品尝”,得到或喜悦、或怀疑、或惊讶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在“做”、“考察”、“实验”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而发展其探索实践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数字杂说》这篇课文时,我首先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他们搜集、整理生活中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对联,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有关数字的成语、灯谜、对联的比赛,课堂上群情激昂,气氛活跃,学生受益匪浅。在学《过故人庄》一诗后,让学生深入农村,画一幅田园生活图画,感受美好的田园风光,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就会有鲜活的感受,进而在语文学习中变枯燥乏味的“接受”为积极的“研究”,学生不但理解了语文知识,而且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交往的良好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扬勇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共享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在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
  八年级上册有一个与“桥”有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把此项活动分为准备发动——交流展览——总结评价三个阶段,在交流展览阶段,学生们将收集的有关资料及自己的作品在班内交流展出,进行资源共享,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搜集、整理优秀的研究成果,将其汇编成册,作为资料保存。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但获取了很多有关“桥”的资料,更主要的是小组成员之间学会了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学会了互相帮助和支持,同学之间建立了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4.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开展探索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在教学八年级语文《说“屏”》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课文内容为蓝本,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课堂展示。后来学生反馈的信息让人有意外的惊喜:学生自行分成的小组不但利用电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文字、小制作等相关资料,而且对信息资源进行了分层梳理,做成了专题主页,展现了优质的界面和良好的操作性,把少年的丰富想象和中国的古文化有机地结合,生动有趣而又直观形象,在课堂教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只是为学生确定了研究学习的方向,其余的空间都留给学生在课外遨游飞翔,展现其自身的规划能力、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提前进入了角色,提前进行了知识的预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实践证明,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实践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是非常有益的。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积极主动地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习观,使研究性学习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借助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可以洞见布洛陀史诗中“造”字、“去问布洛陀,去问麽渌甲”句式及“对比叙事”中分别呈现的“和谐”“统一”“包容”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其中,
摘 要: 在局部解剖学实验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及献身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及相互协作精神,激发学生探求医学未知领域及科研思维意识。局部解剖学实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互相渗透,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及未来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才会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大力挖掘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潜力为
作为一个典型的海陆复合型大国,苏联在冷战时期经略海洋的经验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就硬实力而言,苏联的海军和民用海洋事业发展并不平衡,海洋战略以军事优先,
摘 要: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和智者都试图给出答案。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是不可能划上一条泾渭分明的楚汉河界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挥着不能彼此相互替代的重要作用。唯有“法律”与“道德”携手,才能真正地达到法治的目的。法德相融,相互渗透与协调,法律适当道德化,道德适时法律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关键词:法律 道
通过对苜蓿各生长阶段灌水的增产效果及缺水对产量的影响分析,应用詹森(Jensen)模型计算出了苜蓿各阶段缺水敏感性指标,提出了缺水灌溉条件下苜蓿优化灌溉制度模型,并详细介绍了用动态规
在秘鲁访问的3天,真可谓行色匆匆:参观工业项目,拜访华人社团,访问渔业部长,应邀观看当地民族歌舞,出席副总统的午宴,采访藤森总统……离开首都利马的前天晚上,我们忙里偷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
以纪念中亚帖木儿王朝奠基人帖木儿的政治、军事业绩和记述其一生而撰写的《胜利之书》中,叙述了帖木儿的祖先.其中,有传说色彩浓厚的故事,旨在试图把帖木儿及其祖先的世系追
巴彦德力格尔嘎查集体经济始终在嘎查畜牧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得益于集体经济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和规范的契约化管理.契约化管理使牧民积极参与嘎查集体经济管理,推动了嘎查
前言最近,在贱金属硫化物精矿的湿法冶金处理过程中,对使用氯化物介质浸出伴生的有价金属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各种氯化物浸出剂中,氯化铁的应用最广,因为它在酸性介质中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