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简介
谢同学与杨同学是我所带高职班的两名较为特殊的学生,谢同学因为家庭及自己的原因中途辍学过,在社会上闯荡过,面对再次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也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愿望,但是因为基础太差,一直忧心忡忡。杨同学家在外地,学习基础较差,经常一个人出入教室、寝室,与班上同学接触较少。据了解,杨同学之前在郑州读初中时期,与社会人员交往过密,沾染了不少不良习气。面对学习,面对再次的校园生活充满畏惧,甚至想逃避,谈及读书,总有一种被逼无奈地感觉。
二、案例分析处理
通过观察,两位同学其实都有一份想要变好的愿望,只是碍于自己的学习基础与思想上的惰性,一直很难有较大的转变。
经过与他们多次的鼓励与谈话,我决定任命谢同学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将自己的学习热情充分的发挥出来,带动大家积极地学习,出现困难便鼓励他,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巩固基础、提高的过程。只要有热情、有动力,学习成绩就一定能提高。在他的带动下班级中大部分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目标,更多的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杨同学胆子大,比较有魄力,便将副班长的职务交付给他,专门负责班级的卫生安排,班级寝室卫生检查工作。第一次学校新生军训结束恰好又逢十一长假,在校的同学较少,大部分同学在军训期间玩的较好的伙伴都回家去了,而留下的这一群同学当中就有杨同学,于是我主动地把在校的同学聚在一起,对他们在校的情况进行登记,组织大家聊天,进行活动,又单独的找杨同学进行谈话,问他这段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现在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解決不了的事情,是否需要老师的帮助,刚开始谈话时杨同学一直敷衍了事,觉得老师并没有真正的关心自己,随着谈话的深入、时间的推移,他终于打开心扉,由于家在外地,且从来没有这么远的离开过家,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涌上心头,经过我不断地劝慰,并用我的手机拨通他父亲的电话,我将杨同学这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更将他当上班长的好消息告诉对方,杨同学的父亲也非常高兴,不断的在电话中鼓励他。
我发现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杨同学生活态度、学习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每天都尽自己的努力去融入这个新环境,使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三、案例思考
两名同学经过在校的一年半的生活,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很大的转变。其中一名同学从玩世不恭的社会青年到班级副班长,到系纪律部实习干事,到纪律部优秀干事,甚至是参加了纪律部副部长的竞选。另一名同学从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天到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倍感压力的“迷途”青年到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到顺利完成了学院第九期党课培训,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再到评得了学院2010年度学院优秀团员的称号,他们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我在思考是什么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改变,或许是一次不经意的谈话,或许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又或许是一份一如既往的信任。相信每一个迷茫的青年都能在学校找到一个奋斗的目标,相信每一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他们在人生的航道上转错了方向,一份师生之间的信任来之不易,它使两者之间不断交流沟通,在他们出现问题、困难时积极帮助他们去解决,并给予指导。今后我也将用这份信任去鼓励、感染其他人,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完成更为华丽的转身,拥抱迟到的朝阳。
谢同学与杨同学是我所带高职班的两名较为特殊的学生,谢同学因为家庭及自己的原因中途辍学过,在社会上闯荡过,面对再次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也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愿望,但是因为基础太差,一直忧心忡忡。杨同学家在外地,学习基础较差,经常一个人出入教室、寝室,与班上同学接触较少。据了解,杨同学之前在郑州读初中时期,与社会人员交往过密,沾染了不少不良习气。面对学习,面对再次的校园生活充满畏惧,甚至想逃避,谈及读书,总有一种被逼无奈地感觉。
二、案例分析处理
通过观察,两位同学其实都有一份想要变好的愿望,只是碍于自己的学习基础与思想上的惰性,一直很难有较大的转变。
经过与他们多次的鼓励与谈话,我决定任命谢同学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将自己的学习热情充分的发挥出来,带动大家积极地学习,出现困难便鼓励他,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巩固基础、提高的过程。只要有热情、有动力,学习成绩就一定能提高。在他的带动下班级中大部分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目标,更多的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杨同学胆子大,比较有魄力,便将副班长的职务交付给他,专门负责班级的卫生安排,班级寝室卫生检查工作。第一次学校新生军训结束恰好又逢十一长假,在校的同学较少,大部分同学在军训期间玩的较好的伙伴都回家去了,而留下的这一群同学当中就有杨同学,于是我主动地把在校的同学聚在一起,对他们在校的情况进行登记,组织大家聊天,进行活动,又单独的找杨同学进行谈话,问他这段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现在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解決不了的事情,是否需要老师的帮助,刚开始谈话时杨同学一直敷衍了事,觉得老师并没有真正的关心自己,随着谈话的深入、时间的推移,他终于打开心扉,由于家在外地,且从来没有这么远的离开过家,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涌上心头,经过我不断地劝慰,并用我的手机拨通他父亲的电话,我将杨同学这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更将他当上班长的好消息告诉对方,杨同学的父亲也非常高兴,不断的在电话中鼓励他。
我发现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杨同学生活态度、学习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每天都尽自己的努力去融入这个新环境,使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三、案例思考
两名同学经过在校的一年半的生活,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很大的转变。其中一名同学从玩世不恭的社会青年到班级副班长,到系纪律部实习干事,到纪律部优秀干事,甚至是参加了纪律部副部长的竞选。另一名同学从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天到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倍感压力的“迷途”青年到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到顺利完成了学院第九期党课培训,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再到评得了学院2010年度学院优秀团员的称号,他们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我在思考是什么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改变,或许是一次不经意的谈话,或许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又或许是一份一如既往的信任。相信每一个迷茫的青年都能在学校找到一个奋斗的目标,相信每一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他们在人生的航道上转错了方向,一份师生之间的信任来之不易,它使两者之间不断交流沟通,在他们出现问题、困难时积极帮助他们去解决,并给予指导。今后我也将用这份信任去鼓励、感染其他人,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完成更为华丽的转身,拥抱迟到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