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方法也随之更新,其旨在对学生起到启发与引导的作用。而情境教学法便是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笔者便以初中物理学科为导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思维意识;认知结构
  在传统教学背景下,教师只重视教材中的知识是否传授给学生,并且重视学生是否学会“做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的发展,这便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使得学生本能地对学习活动产生抵触心理。而目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认知需要,而情境教学法的不断渗透,既能够使学生主动融入具体的场景中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还能够启发学生产生思维意识,并最终使构建情境的效果落实到学生身上。
  一、构建生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物理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并最终作用于生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构建生活情境,这样既能够使课堂处于生活化的这一背景下产生情感共鸣,还能够以具体的生活现象或者生活化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揭示蕴含在其中的物理原理,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以“简单的磁现象”为例,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磁现象,但对磁现象还未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知体系,为了使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理解磁体、磁极等概念,笔者首先让学生运用磁铁去吸引桌上盒子里所放的物质,并总结哪些物体可以被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吸引,以此引出磁性、磁体的概念。此外,为了使学生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笔者便结合生活现象出示问题,即:“家中的冰箱门上有磁封條,在关门时可以自动吸住冰箱,你知道磁封条的磁极位置在哪吗?”这样的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于是便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以及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演示“用小磁针判断磁性橡胶的两个磁极位置”的实验,这便使得学生发现了磁封条的磁极在它扁平的两面,进而使他们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思维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不仅仅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呈现到课堂上,还需要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结合学生具体的实际认知情况来构建问题情境,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结合原有认知不断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产生思维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得以激活。
  以“电流”为例,为了使学生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建立清晰的认知,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即:“电流是如何形成的?持续的电流又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这便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并引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并运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联结起来,这便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紧接着,笔者提出问题,即:“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为什么会减小?B的金属箔为什么会张开?它所带的电荷如何得到的?”这样的探究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而使得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归纳出“A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到B,金属棒有电流产生”等结论。可见,通过问题情境的不断构建,既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还能够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切实完成物理新知的不断构建。
  三、设置活动情境,完善认知结构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主要途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活动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活动之中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感知觉、思维、想象等多种认知,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完善,还能够给学生多种体验,从而使他们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行为。
  以“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的探究方法,并使他们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笔者首先演示前后两次灯泡亮度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比较灯泡的明暗程度能够判断电阻的大小。随后,笔者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使他们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紧接着,笔者给每个小组分发实验报告相关内容的表格,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最后,笔者便指导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使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果,以此使他们明确影响导体的电阻因素。可见,通过活动情境的积极构建,既丰富了学生的物理活动经验,还使得学生的物理认知水平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应充分将这种方法作用到实际课堂中,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媛.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99-99.
  [2]许义林.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4):75-75.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罗罗堡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有很多都是与地图相关的,地图是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堂学习中的重要资源,也是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就成为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电子地图与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利用三维效果,培养学生的空间素养,因此,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学中电子地图的合理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意见。  关键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体系,知识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概念类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大部分都是以非常抽象化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于政治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是特别浓厚,再加上课堂中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沉闷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教师就需要对于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因此,本文就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对中学物理的教学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物理学史是中学物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希望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物理发展。  关键词:中学物理;物理学史;物理兴趣  在我国目前的中学物理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往往更加倾向于直接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当前高中教育教学体系迎来了全新的变化和改革。特别是在高中政治課堂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素养、如何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看得极为重要。且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师的教学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这一措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素养与学习效能。  关键词:高中政治;科学精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在成长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习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提高警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行为准则下行事,避免学生出现走错路的情况。但是,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成了教师重点思考的方向。教师在不断实践中发现,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向学生传播德育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可以改善学生的德育现状。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高中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地改善,为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在任课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老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们真正实现物理人才的培养,促其发展,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效率,还能有利于中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生  新课改的要求不单单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因此,美术素养作为学生重要的素养之一,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也是日益呈现。初中阶段是学生综合素养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和优化课堂教法,以更加贴近初中生的实际学情,更符合新课改的主旨精神,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基。  关键词:初中美术;优化;新课改;问题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初中美术教学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和人们在现实生活、学习中对其广泛应用的现状,让学生们面临着全新的信息知识学习需求。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给学生奠定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学生要成为全新信息时代的新一代人才,首先要实现高效学习。本文从掌握学生基本特点,丰富课堂参考资料;结合新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凸显知识实用特点,鼓励学生创新应用三方面对初一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展开讨论。
期刊
摘 要:轮机工程基础是轮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们的特点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与认知,以理论与实践为主进行教学,促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促其发展,以此来解决学生们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有利于中职学校轮机专业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中职轮机工程;教学;学生  海员是航运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相应的知识与实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知识形象程度”“结合生活化素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实验化教学,加强学生探究意识”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开展高中物理热学问题的多元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提升当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热学知识的核心本质。  关键字:高中物理;热学;多媒体技术;生活化素材;实验化;探究意识  热学知识历来都是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