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研究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44例)均进行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44例)均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糖尿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基础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诊疗依从性,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 护理 全程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临床各类慢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其病程较长,且无完全治愈方法,患者多需终身用药,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症状,甚至会出现抵触治疗的不良后果[1]。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诊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本次研究将以在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研究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44例),另一组为观察组(4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为(64.1±2.7)岁;患病时间:2-16年,平均患病时间为(8.2±1.4)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为(64.5±2.3)岁;患病时间:1-1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8.6±1.4)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理想。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为其安排好就诊病房,遵医嘱定时为患者服用相应药剂,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要及时详细解答,同时对患者进行基础健康教育,将与糖尿病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告知患者。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治疗基本流程以及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同时对患者的既往用药史、生活习惯等予以调查,以此制定个性化医疗档案。②因日常饮食对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会造成较大影响,故临床应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叮嘱患者依据健康食谱进行日常饮食的重要性,同时叮嘱患者尽可能少食富含脂肪以及糖分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③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但应注意运动量以及运动时间,在进食30min内不要进行运动,同时也不要空腹进行运动,最佳运动时间在饭后1-2h后,每次运动时间以30min左右为宜,运动方式可选择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④因糖尿病病程相对较差,故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易怒等不良心理,消极情绪对于胰岛素的分泌会造成不良影响,故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具体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其心理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表中共设有8个评分维度,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表中共设有25道小题,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低于80分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糖尿病基础知识评分、血糖控制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糖尿病基础知识评分、血糖控制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人。该病症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多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为主[2]。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基础知识评分、血糖控制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诊疗工作的认可度均具有积极意义。陈莹莹、李瑞萍[3-4]等人的研究表明全程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常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基础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诊疗依从性,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资料
  [1]邓丽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1(2):196.
  [2]莫乙瑜.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体会[J].当代医学,2015,19(5):104-105.
  [3]陈莹莹,王琼琼,吴鸿珠.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相关因素及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19(2):153-156.
  [4]李瑞萍,陈忠华,江玉棉.运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4,20(6):61-6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咽痛汤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咽痛汤,对照组33例给予清咽滴丸。并记录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3.33%,优于对照组56.6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咽炎西医诊断标准,具有咽痛、咽部干燥、灼热、吞咽不利等不适症状。检查见口
【摘 要】 目的:探讨和研究小儿疝气手术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以来,在我院普外一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95例。按照自愿原则将患儿划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他们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临床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在术后疼痛评分、下地活
流媒体技术是当前互联网上主流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延伸性和媒介性的特点。现代远程教育将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流媒体技术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而且也有利于未来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为了深入研究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的人体热舒适性,对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合理简化了人体热平衡方程,获得了人体显热散热量、辐射对流散热量比与热舒适性的
【摘 要】 心烦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伴随其他疾病发生,《伤寒论》中 "烦"、"心烦"、"烦躁"等字样多次出现,遍及六经。笔者通过对《伤寒论》中心烦的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整理,结合《伤寒论讲义》[1]一书的注解,探讨仲景关于心烦的辨证论治思想,为广大心烦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伤寒论》 心烦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脑血管疾病又叫脑卒中,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增长,且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护理以及康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脑卒中 不同分期 健康教育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期,其健康教育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摘 要】 当前,血液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白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以及出血性疾病等,其在医院收治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感染也是发生并发症和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血液系统疾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医院感染 因素 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到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同阶段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具有不良情绪的患者有6例变为3例,对照组患者有12例患者一直处
<正> 《社会冲突的功能》是著名冲突理论家科塞的代表作。书中系统的论述了冲突对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统一,对疏通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等方面的积极功能,分析了冲突得以发挥积极功能的条件,及在此过程中将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可从中窥见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频繁的冲突与稳定的社会秩序能够并存的奥妙。
<正> 英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英国的工业革命进行了65年后,于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击败了拿破仑的军队,从而跃居欧洲强国之列。自181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一百三十年间,英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政府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