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动机与情意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
  简介
  沈嘉柯 著名作家、评论家。已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等50 多本散文集、长篇小说和随笔集。作品畅销百万册。蝉联2015年、2016 年中国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众多文章被选为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
  大诗人的小童心
  苏轼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诗读起来,仿佛他是在严肃地做研究,煞有介事。其实,这不过是大诗人的小童心,游戏笔墨。能成为大诗人,写尽悲欢离合,必然拥有七窍玲珑心,哪会不知道事物的道理。
  琴与指头相遇,有了琴声。恰似水与酒精的结合,才有美酒。
  把一首让人会心一笑的诗作,故作高深地解读出什么哲学道理,还当成格物致知的典型,这种行为特别无趣,如同牛嚼牡丹(1)。
  没有人知道苏轼在什么事的触动下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但我可以推测一下。(2)如果苏轼有个好朋友,很会弹琴,苏轼很欣赏他的音乐。一次约会,酒也喝了,琴也听了,漂亮的侍妾也在旁边含笑不语。
  心甜意洽的苏大学士忍不住调侃起来,这琴声到底从哪里来呢?如果是琴上有琴声,为什么放盒子里不响呢?如果在你的指头上,为什么不直接听你的手指头?
  我简直能够想象到,被调侃的人,会忍不住瞧着自己的手指哈哈大笑。
  我更愿意把这事往童心雅趣上去联想。(3)
  试题
  (1) 本文中的“牛嚼牡丹”是指什么?
  (2) 作者为什么要推测当时的情景?
  (3) 作者为什么更愿意往童心上联想?
  答案
  (1) 不解风雅;不懂得欣赏好东西。
  (2) 文學鉴赏要发挥想象力。
  (3) 写诗作词是古人生活的日常行为,苏轼博学、聪明、豁达,是个富有情趣的人。
  对照记
  闲散时,读了辛弃疾(1),再读李清照。这两位写过同一词牌,同一主题。
  辛弃疾的《醉花阴》: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所谓黄花,就是秋菊。
  在辛弃疾的眼里,菊花年年都有人赞赏,秋天一到,也会老去。从前青春年少的女子在饮酒,人花相映,看着就开心。桃树长了桃子,这个寓意特别明显,也就是往事已矣。三山岛就是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等到沧海飞起尘土,人间的因缘际会就了结了。
  他在叹息时间改变了一切,浮想联翩,思路一会儿人间,一会儿天上。
  而李清照的黄花,是实实在在的眼前风景。有薄薄的雾,有浓厚的云,有熏香兽炉,有把酒黄昏。黯然销魂,西风萧瑟,人比那菊花还消瘦。
  男子写的是沧海桑田,时空转变,佳人昔日的欢笑斗酒,甚至把神话传说都作为心绪的寄托。
  而女子,写的是自家心事,关心的是真实的景物,细节丰满。(2)
  读李清照,她的自恋与自怜,也是楚楚动人的。她的人生际遇跌宕起伏。从前欢乐诗酒,赏花荡舟,来日遇到大难,比出来的是伤感。
  读辛弃疾,他的念念不忘,看来是没有回响的。从前好,现在空有回忆。他忍不住想象修仙飞天,去蟠桃会,了脱凡间。
  这两个人,都别有幽怨,却走向不同的境地。这可能是男女之别,也可能仅仅是词人之别(3)。
  试题
  (1) 辛弃疾应该归类于哪一派词人?为什么?
  (2) 作者用了什么文学手法来鉴赏李清照和辛弃疾?
  (3) 辛弃疾和李清照的词人之别是什么?
  答案
  (1) 豪放派。辛弃疾也写过不少缠绵悱恻的词,但是判断词人流派以他的主要风格为准。(答对大意即可)
  (2) 对比/对照。
  (3) 辛弃疾和李清照写了相同的词牌,选择了相同的咏物对象,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加深对他们的词作风格的理解:辛弃疾虽以写作豪放词为主,但也有婉约风格的词作。李清照更加细致入微。
  沈嘉柯
  在线解析
  如何读懂诗词?这要分两个层面:
  一个是古人的创作动机;
  二是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古人的心。
  / 创作动机 /
  《红楼梦》里薛宝钗谈过怎么写出好诗:“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
  李白写:“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黄庭坚说:“凭谁说与谢玄晖,休道澄江静如练。”
  王维写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就说“茅檐相对从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神秀的诗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就更高一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秋天草木凋零,萧瑟时节,令人愁闷。但刘禹锡的《秋词》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王之涣写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就来了一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我们这些读诗的人,弄懂了写诗人的心理,会忍俊不禁。他们有一较高下的攀比心,也有别出心裁的好胜心。
  文人最不愿意重复。比如李白看见黄鹤楼上的崔颢的诗,心中就不爽快,因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如果写不出更加新鲜的角度,那就只能服输。
  从古到今那些绝妙诗句,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代人这样写,另外一代人那样写,才有那么多精彩绝伦的篇章。
  李白的《侠客行》写了“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种侠客的风度举世无双,令人神往。
  元稹也来写同题作文,偏偏要跟李白反着说:“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就是啊,做出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当然要高调彰显,否则岂不是太寂寞?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诗贵翻案。”
  跟《红楼梦》里的话对照来看,其实千百年来文人们已经达成共识。
  创作的乐趣,就在于此。
  / 诗词的情意 /
  社会潮流在变,但人性是非常稳固的,喜怒哀乐,千年不变。中国文字已经产生几千年,你心中所有经历的,尽皆被写出来过。
  于是你復习“冠盖满京华”,复习“斯人独憔悴”,复习“花开花落两由之”,复习“西出阳关无故人”,复习“月落乌啼霜满天”,复习“碧云天黄叶地”,复习“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复习“镜里形骸春共老”,复习“最是人间留不住”。
  你复习欣喜若狂,也复习悲从中来。
  诗词是讲意境的。
  我们小时候背诗词,长大后有了体会感受,可以在心中重逢对照。有了阅历之后,再读古人的诗词歌赋,常常一不小心就潸然泪下。
  大部分人看了喜欢的句子,感动的故事,美丽的风景,想准确表达那份感动又做不到,心里憋得慌。而经典帮我做到了,所以我们尊其为经典。
  有的人浮沉飘零一生,涓滴积累,到老方悟。有的人生而知之,刹那洞明。李贺只活了二十六岁,说,“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读古诗词,你会发现那些最美好、最厉害的句子,绝大部分作者二三十岁时就写出来了。而多少人活了一把年纪,也只知道照本宣科。
  所以,我愿以心证心,撇开那些俗套,分享一点点私人的,别样解读。
  一首歌,一阙诗,千世百世都传颂,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令我们心动,令我们顿悟。
  比如金庸的小说,当杨过站在悬崖找不到小龙女准备跳下去,你再念出“问世间情为何物”,就懂了什么叫生死相许。
  诗词在故事里,在人物的性格里熠熠生辉。
  有个读者给我留言:“有一年春天在西安护城河公园看花,前面有个女孩子看到一样花,就说一句相关的诗词,特别有生活情趣,一直觉得才是正确的应用方式。”
  我觉得,这算是真正得了诗词的精髓。
  看见黄鹤楼,想想李白的“江城五月落梅花”。
  看见西湖,想想“淡妆浓抹总相宜”。
  坐在小舟中,想起“满船清梦压星河”。
  摘荷花的时候,想起“低头弄莲子”。
  古往今来的诗词曲赋,都是别人的人生结晶。
  唯有先懂人生,才谈得上真正地读懂诗词。
  (责任编辑 / 刘金华 李晓静)
其他文献
考场议论文的写作,必须遵循作文题目(包括材料)和写作要求指示的基本方向,这种写作活动是在具体写作情境之下的“遵命”写作,是“戴着镣铐跳舞”;同时,议论文写作的终极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高考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这一基本导向,让“联系现实”成为考场议论文的“必选动作”。  范文例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家视觉工作室,请5个专业摄影师给同一个人拍肖像照。拍摄之前,工作人
她躺在那里,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然而还是把手伸向了毁灭。轻柔的音乐响起,黑暗中亮起光晕,她闭上眼,在无数美丽脸庞的海洋中,抓住那张唯一的、挚爱的脸。  “梭罗——这个名字对在座的各位毫无意义,然而就是这个人,奠定了我们当今经济的基础。想象一下两百年前。那时候到处是蓝天碧草,人人游手好闲。这个叫梭罗的美国佬在湖边闲了两年,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根本不需要拥有!”  她停下笔思索。是的,一支笔,一支
编辑导语  在2020年12期的《完美人生》里,作者东方晓灿为大家展示了一个资本与技术相互渗透下的近未来灰暗都市,看得人脊背发凉的那种,让人不禁怅惘,未来可期吗?别怕,作者在《桃姐》这篇同样是近未来都市背景的小文里会告诉你,人类文明之所以一直不断向前进步,是因为在大方向上,人类社会还是在不断调整中朝着光明的那一面走去的。金钱与技术,其实本身都是好东西,只是在同它们一起砥砺前行时,具有智能的我们需要
姨婆过60岁生日,我回到了装载着我整个童年的水乡。  以往回老家,要先到车站买票,然后乘大巴。而这次,我们一家乘坐的是“滴滴专车”,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互联网 ”时代的便利。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开完,车很快便到了村口。  村子变了,三间两厨的平房不见了,家家户户住进了独门独院的小洋楼,令我这个城里人十分羡慕。“闺女,你这么多年都没有回来,都快不记得这里了吧,前些年乡里刚修了座桥,可气派了!现在刚好荷花开
编者按:本期《黄河对话》,是关于内蒙古90后作家渡澜的一次访谈。她从崭露头角的那天起,就像草原上的精灵,独特地飞翔,又像草原上的花朵,奇异地绽放。今将她的“童话”奉献给大家,尤其是山西的年轻作家,或许从中学习和借鉴到什么。   主持人:鄢 冬   嘉 宾:陈岗龙 安 宁    姜 蕾 渡 澜   鄢冬(青年评论家、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以下简称“鄢”):去年一个寒冷的午后,我和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镇上的荟氏傀儡店当学徒。初次到店那天,阳光明媚,春天已经如樱桃般熟透了,四处纷飞的絮状物给人神秘的安全感,在紧贴地面的小小旋风的推动下,它们落在地上,滚成一个个灰白色松散的大球,一脚就能踢得魂飞魄散。傀儡作坊是个二层小楼,没有牌匾,楼体镶嵌在大树垂下的绦绦枝叶里,外墙呈棕红色,有反复刷过漆的痕迹,楼上则是个宽敞的阳台,在显眼位置摆放着一些展览品,其中有一座巨型玩具奖杯,尺寸之大令
飞车上天  从科幻动画片《杰森一家》到科幻电影《回到未来》,数十年来,飞行汽车一直都是科幻作品中的重要道具。现在,这个梦想正逐渐接近现实,一种装配有折叠翼的汽车已经成功飞上天空。这种车辆既可以像飞机一样翱翔,也可以变形为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它可以在加油站添加普通汽油,闲置时可以折叠停入车库中。  2015年2月,美国一家名为Terrafugia的公司宣布成功打造出了一辆飞行汽车,该车拥有一对可折叠的
导言:  2018年10月1日,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因在癌症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的原创性成就,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与此同时,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癌症患者及其家人,依然默默承受着病魔的煎熬。显然,与癌症的战斗不会因为一两项科学突破而轻易结束。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鼓起勇气,直面这个悬在我们所有人头上的永生死神,用科学和理性,一步一步地点亮黑暗的深渊。一、血 债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距离2014年高考就只剩100多天了。“高三党”们一定已经在无数个夜里憧憬过大学生活。在真正触摸大学校门之前,你在困惑什么?  表情A: 无限向往  新的一年,我要上大学喽!  【问】 要不要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  Hello,夏烈!我是一个高三学生,对高考没什么信心,我想自己应该会读专科吧。大学的各种自主招生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说我要不要去试一试?可考不上的话就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我有一个哥哥,远在北方。  他比我大三岁,拥有世界上最干净清澈的眼睛。双眸之上,剑眉英秀,无人能及。  小时候每次见到我,他都会笑着捏我的脸:“喊哥哥。”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成月牙,很温暖。我嘟着嘴喊他,他就笑出了声,然后放开捏着脸的手,抱住我说:“跳起来喊!”我就很听话地被他抱着跳起来,喊一声哥哥,然后稳稳落到地面。  那时候,新年是我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大人们整夜打麻将,他就带我在游戏里大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