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的开采技术在不停的探索与发现中经历了多个进化阶段,从最初的炮采,进化到普采,再到现在的综采,开采技术逐渐娴熟且便利。并且综采技术在目前形势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综采虽说更为便利,但是需要使用到的机电设备较多并且种类多,数量多还复杂,想要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就要更为专业的人员,这样复杂的情况也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就会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
前言
对于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来说,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由于现代化煤矿开采工程机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机械设备使用的阶段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在开采的阶段中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由于煤矿开采具备一定的环境特点,在生产的阶段中经常会受到环境因素,地质地形因素的影响给设备的故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矿山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企业的发展有人的支持才能实现,需要合理开展人力与物力的调配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从矿山领域的生产实际情况出发,除了应该做好人员配合和利用之外,还要重视矿山设备的管理工作,这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露天矿山的开采生产中,需要使用的设备类型较多,比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这些设备对于开采的效率、效益存在直接的影响,也会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矿山开采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分布的范围也比较大,涉及的面很广,所以设备以及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这就导致管理方面有着很高的难度,设备也容易发生严重的故障问题,给矿山开采带来不利的影响。
2矿山设备管理现状
2.1没有严格落实设备点检工作
首先,有些企业的设备点检制度执行效果差,人员工作意识不足。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有很多的矿山企业并未加强设备检查与管理,甚至没有制定出设备的检修工作周期,造成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不及时,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和质量。其次,矿山企业并未严格落实设备的润滑清洗以及零部件更换等工作。在具体的工作执行中,因为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设备损耗较为严重,没有落实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给设备的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2.2设备计划管理和日常维修保养不及时
矿山设备在管理中,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并且落实到实际中,从设备的设计、制作、组装、调试、改造、升级等方面出发,实现全过程的造价和费用的管理,让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当前很多矿山企业的设备计划管理存在问题,费用不足或者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常见,难以发挥出设备管理的作用。企业采购相关机械设备时,并未全面分析和研究相关政策措施,也没有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于厂家提出的建议没有做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导致矿山企业采购的设备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威胁项目的总体使用效果,造成设备利用率较低,事故发生率过高,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2.3机电设备操作和检修不规范
由于环境、安全设施等方面配置明显不足,矿山设备的违规作业情况普遍存在,难以满足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有些矿山设备处于井下空间中运行,环境潮湿度较高,且现代矿山设备内部包含较多的电气控制系统,没有严格落实管理和控制措施,比如采掘队的设备检修时,没有重视电气设施的检查,导致漏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在操作时发生漏电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导致严重的损失。
2.4设备管理技术力量欠缺
现代矿山企业管理的实践中,矿山设备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等环节对于人员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且很多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维护人员水平较差,现场违章作业的情况比较常见,设备即使出现故障问题也不能有效的处理,导致设备运行受到严重的影响。
3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的选取
在选取指标之前要先收集指标,通常收集指标是相对繁琐的,因为要通过大量浏览书籍,杂志以及相关论文等资料,从中选取可靠性信息进而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进而选取合适的指标,这属于其中一种方案。另一种就是可以询问这方面的专家,专家经过实地勘测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一个数据指标。首先选取的指标要有系统性,不能是随便产生的,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指标的选取不能有重复,要能够体现工作之间的联系与进展,最后就是要有时间性,选取实际有效的指标,不能有太过于落后的指标,指标的选取也是有时效性的,在这样的性质下选取的指标可以更加高效的对煤矿机电安全状态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
3.2煤矿机电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
煤矿的机电安全指标体系需要的是全面且系统的,这个体系的建立并不是做做样子的,而是要起到实际的作用,可以真实的反映机电设备的安全状况以及可能产生的隐患。因此本文首先参考各类的专业书籍,作业过程也学习辅助书籍资料,經过信息的收集以及深刻分析,共建立了152个专业具有权威性的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
4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体系建立
本文主要建立的是信息化煤矿机电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使用三维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在三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型主要包括管理维以及功能维和业务维。在这每一个维度中又包括了各种的层次以及相应的部门。这样的维度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将整个系统有序的整理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成一个模块一个模块那样的,管理者也可以根据三维模型进行一个大局性的决策,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个部分。在这样的模式下所建立的安全评价体系也是更为全面的,从系统的全方面反映模块的机电安全管理系统。三维信息系统模型与评价体系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管理系统和评价分析决策这几个部分。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快准狠的实现实时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安全的现象也可以及时制止,消除不安全的现象。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可以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究,确保能够建立一个信息化机电安全管理系统,促使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红梅.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0(07):195.
[2]刘秀丽.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合理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2):194-196.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
前言
对于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来说,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由于现代化煤矿开采工程机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机械设备使用的阶段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在开采的阶段中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由于煤矿开采具备一定的环境特点,在生产的阶段中经常会受到环境因素,地质地形因素的影响给设备的故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矿山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企业的发展有人的支持才能实现,需要合理开展人力与物力的调配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从矿山领域的生产实际情况出发,除了应该做好人员配合和利用之外,还要重视矿山设备的管理工作,这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露天矿山的开采生产中,需要使用的设备类型较多,比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这些设备对于开采的效率、效益存在直接的影响,也会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矿山开采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分布的范围也比较大,涉及的面很广,所以设备以及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这就导致管理方面有着很高的难度,设备也容易发生严重的故障问题,给矿山开采带来不利的影响。
2矿山设备管理现状
2.1没有严格落实设备点检工作
首先,有些企业的设备点检制度执行效果差,人员工作意识不足。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有很多的矿山企业并未加强设备检查与管理,甚至没有制定出设备的检修工作周期,造成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不及时,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和质量。其次,矿山企业并未严格落实设备的润滑清洗以及零部件更换等工作。在具体的工作执行中,因为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设备损耗较为严重,没有落实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给设备的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2.2设备计划管理和日常维修保养不及时
矿山设备在管理中,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并且落实到实际中,从设备的设计、制作、组装、调试、改造、升级等方面出发,实现全过程的造价和费用的管理,让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当前很多矿山企业的设备计划管理存在问题,费用不足或者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常见,难以发挥出设备管理的作用。企业采购相关机械设备时,并未全面分析和研究相关政策措施,也没有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于厂家提出的建议没有做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导致矿山企业采购的设备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威胁项目的总体使用效果,造成设备利用率较低,事故发生率过高,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2.3机电设备操作和检修不规范
由于环境、安全设施等方面配置明显不足,矿山设备的违规作业情况普遍存在,难以满足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有些矿山设备处于井下空间中运行,环境潮湿度较高,且现代矿山设备内部包含较多的电气控制系统,没有严格落实管理和控制措施,比如采掘队的设备检修时,没有重视电气设施的检查,导致漏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在操作时发生漏电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导致严重的损失。
2.4设备管理技术力量欠缺
现代矿山企业管理的实践中,矿山设备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等环节对于人员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且很多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维护人员水平较差,现场违章作业的情况比较常见,设备即使出现故障问题也不能有效的处理,导致设备运行受到严重的影响。
3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的选取
在选取指标之前要先收集指标,通常收集指标是相对繁琐的,因为要通过大量浏览书籍,杂志以及相关论文等资料,从中选取可靠性信息进而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进而选取合适的指标,这属于其中一种方案。另一种就是可以询问这方面的专家,专家经过实地勘测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一个数据指标。首先选取的指标要有系统性,不能是随便产生的,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指标的选取不能有重复,要能够体现工作之间的联系与进展,最后就是要有时间性,选取实际有效的指标,不能有太过于落后的指标,指标的选取也是有时效性的,在这样的性质下选取的指标可以更加高效的对煤矿机电安全状态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
3.2煤矿机电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
煤矿的机电安全指标体系需要的是全面且系统的,这个体系的建立并不是做做样子的,而是要起到实际的作用,可以真实的反映机电设备的安全状况以及可能产生的隐患。因此本文首先参考各类的专业书籍,作业过程也学习辅助书籍资料,經过信息的收集以及深刻分析,共建立了152个专业具有权威性的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
4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体系建立
本文主要建立的是信息化煤矿机电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使用三维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在三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型主要包括管理维以及功能维和业务维。在这每一个维度中又包括了各种的层次以及相应的部门。这样的维度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将整个系统有序的整理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成一个模块一个模块那样的,管理者也可以根据三维模型进行一个大局性的决策,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个部分。在这样的模式下所建立的安全评价体系也是更为全面的,从系统的全方面反映模块的机电安全管理系统。三维信息系统模型与评价体系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管理系统和评价分析决策这几个部分。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快准狠的实现实时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安全的现象也可以及时制止,消除不安全的现象。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可以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究,确保能够建立一个信息化机电安全管理系统,促使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红梅.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0(07):195.
[2]刘秀丽.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合理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