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行》创新服务“三农”路径探讨

来源 :媒体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全省对农服务电视栏目《垄上行》去年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被评为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成为唯一上榜的对农服务节目。
  《垄上行》是由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原创,湖北省广电电局在全省着力推介、统一冠名、精心培育的一档对农服务电视品牌栏目。在“双限令”及去娱乐化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另辟蹊径,创新创优?回顾《垄上行》的发展之路,解析其成功的密码,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一、贴近农民生活办节目
  2002年至2009年,是《垄上行》在荆州起步成长的七年。当时,主创人员思考的是如何制作出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让乡亲们爱听爱看。当时的主创班子提出:要打破常规——不设演播厅,娱乐化表达,活动常态化,服务到门口,贴近老百姓。
  1、将娱乐化的元素导入节目
  《垄上行》一直尝试将娱乐的元素导入节目,将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带来新鲜的收视体验,改变对农节目的刻板印象。当大多数对农节目还使用生硬的播音腔时,《垄上行》直接把演播室设在阡陌乡间、田埂垄上。牛叫鸡鸣、山歌小调变成最亲切的背景音,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变成最熟悉的画面,配上打扮朴实、语言平实、亲切自然的主持人王凯,这样的节目很亲近,很质朴,很对乡亲们的味口。
  2、以电视公益活动拉动收视
  如今,《垄上行》春秋两季的大型电视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江汉平原2000多万观众的盛大节日。活动营销始于2003年2月,在荆州市公安县的田头举办的一场以农村科技赶集为载体、服务“三农”的大型现场直播活动“春天垄上行”。2003年是《垄上行》开办的第二年,栏目全年广告收入只有25万元,荆州电视台却自掏10万元现金办活动,很多人认为是干赔钱赚吆喝。但正是通过这次春天垄上行活动,架起了一座“服务三农的连心桥”,为荆州电视台赢得了宝贵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公信力。同年6月,台里又在监利县程集镇举办了“金秋垄上行”活动,与“春天垄上行”形成呼应,至此,《垄上行》每年举办两次大型活动的模式被确定下来。参与者从最初的3万、5万、8万,直至10万之众,垄上锣鼓未敲响,十万农民踏歌来!《垄上行》的“春秋垄上行”大型活动,逐渐成为一个集农业科技、农用物资、通信服务、医疗卫生下乡,兼有文化娱乐、扶弱助困等功能的当代农村大集。
  3、以贴心服务吸引受众
  当大多数同类电视媒体还在关门做节目时,《垄上行》已经向农民兄弟敞开大门,并积极探索媒体服务农民的方式,并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一个电话解决问题”是服务的开端,只要农民打一个电话,主持人王凯就带着专家上门来解决农事难题。谁家的农产品卖不动了,《垄上行》赶紧跑去帮忙吆喝;谁家的水稻出病害了,王凯就带着技术员上门“诊治”。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的视角来看问题、想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这种贴心的服务,让乡亲们对栏目充满了信赖,栏目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观众忠诚度不断得到强化。
  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创新形态做贴近、整合资源做活动、坚持服务得实效,《垄上行》最初的品牌,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构筑起来。
  二、搭建服务“三农”新平台
  1、实施全频道运营
  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荆州电视台成立垄上频道,这是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地市级农业频道。由此,《垄上行》开始突破一个栏目所能承载的空间壁垒,细分农民需求,整合全频道资源和平台,来全方位服务三农。
  荆州电视台2009年1月8日正式开播“垄上”频道,成功实现由栏目向全频道拓展的重大跨越。频道宣传语旗帜鲜明、响亮亲切——“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那一天,乡亲们看到了新增设的方言新闻栏目《有么子说么子》、为城乡单身男女征婚交友平台的《唐婆说媒》、介绍身边致富典型的《致富加油站》、农村草根艺人秀《垄上故事会》、说气象说农事的气象节目《垄上气象站》。《垄上行》栏目也南每天40分钟扩版到60分钟,从“大农业”、“小民生”走向“新农村”、“大民生”,努力打造一个多领域、宽覆盖、综合性的服务三农的电视杂志。一年下来,频道共播出43800分钟节目,举办80多场次媒体活动,达到48多万条短信互动量,接到25000次热线电话。
  《垄上行》节目在荆州的收视分额最高达到37%,甚至在城市的收视率也能达到7%。栏目的广告附着力,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节节攀升。2002年,《垄上行》第一期节目的广告收入只有2000元,到了节目开办的第二年,全年的广告收入就达到180万,2009年、2010年均突破1000万元、2012年达到1800万。
  2、打造全省统一连锁品牌
  《垄上行》成了区域文化品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湖北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垄上行》栏目,在各方合力的推动下,《垄下行》品牌战略迅速启动,在全省范围内打造统一连锁品牌,大胆创新广播电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008年4月,湖北省实施《垄上行》品牌战略以来,全省共有14个市州电视台开办《垄上行》栏目,为农民群众解决了数不清的实事、难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人们热情赞扬《垄上行》是“没有围墙的农技学校,没有舞台的农家乐园,没有挂牌的农村福利院”。
  各地《垄上行》栏目发展势头良好,湖北天门《垄上行》拉动农资广告效果明显,2007年,广告收入60万元,2008年,立即增至100万元左右;湖北宜昌《垄上行》2008年9月份开播时,收视份额排名第18位,目前,该栏目稳居宜昌地区收视前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品牌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垄上频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节节攀升,品牌的集群效应开始显现。除了《垄上行》电视栏目外,还有更多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在荆楚大地深入人心——垄上农民春晚、垄上行手机报、垄上行农民剧院、垄上行科技大讲堂、垄上行电影院、垄上行新公社等。打上“垄上行”标签的媒体价值品牌被逐渐挖掘出来。《垄上行》正在突破电视媒体的界限,成为跨媒体的文化品牌。
  三、延伸产业链全市场化运营
  要想把媒介的受众转化为潜在的消费者,必须开展线上与线下的联动,推进与节目配套的运营实体的组建与良性运转。
  1、线上与线下联动——垄上行新公社连锁服务体系
  2009年3月6号,荆州电视台与内蒙古永业集团共同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湖北垄上行新农村服务有限公司,打造一种“沙漏”式农村商品、技术、信息、流通互动模式——垄上行新公社连锁服务体系,致力于改变中国农村流通渠道现有格局,到2010年底,垄上行新公社加盟店已发展到677家,发展势头良好。“垄上行模式”逐渐清晰起来,它的价值不再单纯体现为一个对农电视品牌,而是通过媒体和市场结合,探索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三农”的模式。
  2、全市场化运营——组建湖北长江垄上传媒有限公司
  2012年5月31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荆州电视台垄上频道同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整合,按照股份制方式组建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协议的签署,是荆州“垄上行”品牌走向全省、走向全国的崭新起点。出发之点和全新起点之间,正好隔着十年的时空距离,正是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鞘!
  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是由省台和荆州台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按股份制方式组建的,这一举措将为《垄上行》品牌实现面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期待。集团如果能尽快做大做强,将为更多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农业信息和农产品供销等服务,不止荆州的600万,也不止湖北的4000万农民,而是服务到全国8亿农民。
  3、发展目标——中国最大最优秀的服务三农的媒体平台及上市公司
  公司组建后,在节目创新、信号覆盖、全媒体传播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拟综合运用电视、平面、网络、广播等多种传播渠道实现跨媒体传播;信号力求尽快覆盖全省,到达长江中三角城市群,走向全国,以股权换市场,做全国最大、最优秀的服务三农媒体平台及上市公司。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垄上行》开创了中国电视走到垄上,贴心服务“三农”的理念与实践,带动了对农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索出一整套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媒体开拓巨大的农村市场的领跑者!
其他文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在旅游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城市旅游业管理者逐渐开始关注品牌化建设,但大多只关注单个旅游景点的品牌建设,而
近年来,IPO成为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与财务研究领域所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特别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股票发行定价偏低和发行抑价现象更引起了学术界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10kV配网线路在配网线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在安全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有人为监管不到位,而且有施工人员的技术低等原因,直接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在10kV配网施工过程中要提高安全管理的力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摘 要: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电力系统获得极大地进步,与此同时,电网所承受的电力供应负荷也日益增加,配电线路故障所造成的危害也更大。为了规避因配电线路故障产生的对人、财、物力方面的消耗与损害,提高供电质量、如何减少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停电时间就显得十分关键。本文通过阐述电网调度的管理现状,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原因,针对缩短10kV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时间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实施对策,并提供
摘 要:10kV配电网线损问题的出现,不仅危害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电力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做好10kV配电网的降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笔者首先简单地分析了10kV配电网线损的类型,其次分析产生各种线损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有效的降损措施,希望可以为供电企业降低线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原因;降损措施  10kV配电网作为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1.教育因素。  一些地方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特别是英语启蒙教育参差不齐,到了初中,随着内容的增加,问题越来越多,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2.教师因素。  部分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偏低,在平时教学中实行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一味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有些教师对学困生缺乏信心、耐心,听之任之,加重了两极分化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正在不断更新换代,为实现以智能变电站为基础的新型坚强智能电网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低,所以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脚步,国家电网制定了以智能变电站为基础,建设创新坚强智能电网的理论指导方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之后,我们的研究方向开始侧
摘 要:电网调度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一直以来都是电网调度运行培训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电力的重要保障。它不仅仅可以对电力调度员处理电网事故以及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检验,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调度员对整个调度系统的掌控水平以及其配合程度。为了培养出更多业务全面,技艺精湛且工作细心的优秀调度员,使其在电网调度事故预想以及反事故演习工作中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本文就如何组织电网调度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展开讨
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与壮大,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也开始逐渐频繁而深入,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吸引了诸多零售巨头加入到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同时互联网电商的迅猛发展
摘 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自由、民主、安全、相互尊重的课堂气氛;经常采用开放式或发散性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索;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思维,想出大量的不同的方法或答案;允许差异存在,不排斥错误与失败,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不批评与嘲笑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