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慎宗教文化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肃慎族系信奉萨满教,“萨满”,一词源于满一通古斯语,意即“巫”的意思。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它的起源及其社会心理基础至今仍是学术界研究的课题。萨满教的起源与石器时代的渔猎者生存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它是北方各原始渔猎者社会精神的产物,并在其后的游牧民族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形成了北方诸民族较复杂的各种变体形式。新开流遗址出土的骨雕鹰首和陶塑人首,可能是目前考古见到的肃慎族系宗教信仰最早的实物。
  关键词:肃慎宗教文化;陶塑人首;玉礼器撷英
  一、骨雕鹰首和角雕鱼形
  兽骨磨制,以锋利的石器在磨光的柱状兽骨表面上精雕细刻。大嘴勾喙,前端扁圆,嘴的上下和两侧刻有平行短线,圆睛,阔腮,颈部顺应骨材的曲度,极其自然地表现了鹰的长颈,使鹰首上扬。通长7.3厘米。
  角雕鱼形:将鹿角纵劈一半,两侧磨光,前端斜收似鱼头形,后段上翘,将两侧削窄,末端稍宽,中有缺口,似鱼尾鳍,全形像一条在水中浮游的鱼。
  骨雕鹰首和角雕游鱼作为艺术品的吉祥物。可能赋有原始宗教观念,与图腾崇拜有关。
  骨雕鹰首,按当时的动物形象缩雕,比例匀称适度,眼和嘴十分逼真,整体表现出鱼鹰在引颈腾空,寻觅食物的生动形象,刀法之娴熟、洗练,风格之自然、隽永,使人很难相信这件堪称杰作的艺术品是出自原始匠人之手。
  骨雕鹰首形似、神似,仅用鹰首体现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物的认识,使之超然于现实之上,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把它看成是原始图腾崇拜的某种标记可能更接近于创作者的本意。
  鱼鹰体大如鸭,爪亦如之,腹白身褐色,光滑油亮,昂首顾盼,目光犀利。鱼鹰飞翔能力弱,但极善潜水,在水中能睁目视物,潜翔速度极快,而且转向自如,追捕能力很强。
  肃慎先人用鱼鹰捕鱼的方法,不得而知,他们在长期的原始的捕捞活动中,面对鱼鹰极善潜水,快速捕捉鱼的技能自叹不如,由羡慕而敬畏,用兽骨磨制出鱼鹰的形象,作为偶像,企盼能捕到更多更大的鱼。渔猎的实践为肃慎先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题材,鱼形象的刻画说明人们通过实践,对心目中的捕捞对象已有了一定认识。由于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社会发展类型的低级性质的限制和界定,他们以采集、捕捞、狩猎等占有经济的生产方式构成其基本的社会生活,动植物是原始人的社会生活直接依赖的对象,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动物是人必不可少的,必要东西;而人的生命和生存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說就是神。”原始人只有不断地扩大食物来源和生活资料,才能维持生命和“种的繁衍”。而对浩瀚的湖水所提供的无尽鱼类,使当地渔业极为兴盛,于是把食物的增进和控制与鱼鹰的本能联系在一起,“多神崇拜”的观念就形成了。萨满教有鹰祭与鹰神母,新开流遗址的骨雕鹰首,准确、精妙、传神的物象是目前这一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一件偶像实物。
  二、陶塑人首
  夹砂灰陶,人面呈扁平状,方颐、高额下宽上圆顶,用阴线刻出双眉,两眉浓重,细眼长鼻,鼻翼和嘴亦用阴线刻出,五官端正。
  该人首是在新开流遗址墓葬附近采集到的,考古发掘者认为陶塑人首与墓葬是同一时期的遗物。
  2005年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征集到一件砂岩人首,琢制,酷似人头骷髅,唯脖颈处为半圆捉环,石人首像似常被倒提。陶(石)人首,可能是“馘首”或称之为“猎头”陋习遗风。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在人类历史上曾存在过的一些残规陋俗逐渐被人们摈弃而消失了,如“馘首”习俗,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件极其野蛮和残酷的行为,令人难以理解。但在民族学领域,史前时代的原始民族却存在“馘首”习俗这一社会现象,如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后洼遗址已出土的陶塑人头像,而且我们还能从古文献记载中找到它的若干残迹。尤其是由于地域的不同和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差异,陋习在个别民族中,直到清代才改变或摈弃。
  新开流遗址的陶塑人首,五官端正、细眼、高额、长鼻,形态酷似萨满教的神,而且是在墓地出现,应当与墓葬有关。是原始人们敬畏和崇拜的偶像。
  佳木斯文物管理站征集的砂岩人首,确切地说是一件依人头骷髅而琢制的石质品,形态森然可怖,颈下部的半圆环,系绳,可将人首悬挂于某处,用手提环便于携带,把它放在身边和放在一定地方,起避邪和护身作用。这些特点使人自然联想到目前依然存在的原始生态文化——萨满教。
  三、玉礼器撷英
  1991年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玉器67件,器形有玉环、玉玦、玉珠、玉斧、玉矛、玉匕、玉簪等。玉器的数量,几乎相当于新中国以来黑龙江各地出土史前玉器之总和。
  礼器:指那些用来辨等级、明身份,或进行礼聘、祭祀活动的玉制品,是中国玉文化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对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用玉风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周礼》已把璧、琮、圭、璋、琥、璜等玉器作为“六器”、“六瑞”。“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用玉器作为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另外,玉器也可以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媒介,赋予玉以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或五德、六德、九德;用玉表示财富、权威、等级,甚至崇信“玉入孔窍,可防尸不朽”等。
  饶河小南山玉器具有地域性,是在当地琢制,从半成品石料的加工技术看,它为研究金属出现以前切割石器的“绳切法”提供了实物资料。从器物特征看,该墓的一些文化特点与依兰倭肯哈达洞穴遗址的特点相近。如二者出土的玉环,均呈圆形,对钻孔,肉上无穿孔,横剖面呈菱形等,饶河小南山的玉环,与辽宁牛梁河积石冢出土的玉环制品相近。说明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但饶河小南山的玉器个性大于共性,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拓展训练不是体育与娱乐的叠加,它采用了体验式学习的形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识与乐观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经验,探讨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多种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拓展训练发展至今,可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素质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观念越来越重视。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把‘劳’列入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将‘劳’纳入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已然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教学的主要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在注重
期刊
摘 要:高校音乐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精心设计每次音乐教学课程,抓好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培养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跨世纪人才,这就是音乐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爱国主义;高校;音乐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精髓,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乃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进步影响巨大。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
期刊
摘 要:戏曲艺术自古依靠市场生存,作为大众精神生活的调剂和传播社会道德的载体,遵循艺术特色的准则,力求每个剧种的每出剧目都能够有所内涵。而在现阶段,产业化发展是否适于戏曲艺术,需要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戏曲艺术;扬剧;产业化  中国戏曲赫列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目前的戏曲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其表演形式、体制和观赏等问题,加之在流行元素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市场呈现出萎缩的趋势
期刊
摘 要:在青少年阶段,正是孩子们身体的发育时期,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及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田径的训练。我们本文将要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以及训练量进行一个探讨,根据同学们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他们学习的强度以及训练量。本文探讨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的体育教学有关田径的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希望能促进我国初中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田径;训练  初中生的孩子们大多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感知音乐的乐趣与内涵。而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将落实“双基”作为硬性指标,造就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课堂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拓展思维空间,因此想要适应新课标,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与形式刻不容緩,而本文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组织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多样的方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驱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有效教学。基于有效教学要求,我尝试在课堂中激趣导入、灵活创设教学情境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实现音乐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对策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导入、新知教学等环节,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想实现课
期刊
摘 要:课堂书面练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语文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采用有效的手段,为学生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堂书面练习,让学生可以深度掌握语文教材知识。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小学语文课堂书面练习设计的策略进行了一番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书面练习;巩固型;实践型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不同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诸多环节中,阅读教学是中心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学生习得了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对巩固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而发展成一生的阅读兴趣有关键性的影响。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阅读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小学体育在小学生体育基础的奠定和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意味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游戏逐渐以其自身的趣味性、竞争性、合作性等优势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因此,本文从趣味游戏,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竞赛游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游戏,强化体育教学效果三方面对体育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