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旱河谷特点与治理途径

来源 :热带地理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干旱,系指对中生植物难以利用天然降水完成正常生命周期的统称。在气候学上通常采用年降水量与年蒸发力之比值—湿润度或干燥度为指标,区分为极干旱、干旱、半干旱不同的等级。其中Walton(1971)通过对世界范围干旱区的研究分析,拟订的湿润度指标是,<0.03称极干旱区,植物不能生长,更无农牧活动出现;0.03~0.2称干旱区,仅有肉质灌丛与一年生植物生长,常有游牧活动,不能开展农作;0.2~0.5为半干旱区,自然植被为干草原或稀树干草原,牧业可以定居,也能开展旱作农业;0.5~
其他文献
由中国航空学会电子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遥感分会、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遥感学会联合发起并组织的第五届全国遥感技术交流会于1988年1月15日至1月19日在广州召开,1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年轻科技工作者占20%以上,具有高级技
期刊
瑞士威特(WILD)公司和美国马格纳沃克斯(MAGNAVOX)公司为了研制、生产和销售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测量设备,于1984年建立一个合资公司,即WM卫星测量公司。1985年4月,WM公司向大地测量界公布其第一套GPS卫星测量设备,即WM101和其后处理软件PoPS。
期刊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收集农作物、收场、牲畜取其它农业资源情报,查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土地资源的形成与变化规律,要求合理利用、保护、开发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赶上一九九零年成果汇总的步伐。为寻求一种多、快、好、省的技术方法,只有依靠遥感技术,才能高速、精确、准时的完成这一任务。
期刊
第16届摄影测量与遥感国际会议(The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于1988年7月1日至10日在日本国立京都国际会馆召开,该会议亦被简称为ISPRS Kyoto 1988。这次会议是由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持并委托日本摄影测量学会主办的,
期刊
利用遥感图象解译草地类型的技术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解译原则和方法。本文提出了应用草地类型学原理指导解译、草地类型光谱特征与地学特征相结合分析、分地区分地带分解解译的草地类型解译原则。同时对改进现行草地分类、提高遥感图象解译水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1987年3月,第三世界遥感联合会(TWARS)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城的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召开的一次会议期间宣告成立.TWARS是非官方组织,主要从事遥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它将作为一个交流中心,出版定期学术通讯,主办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并组织有关教材的
期刊
本文论述了:(1)大气辐射与大气环流、气候的形成与变迁的物理机制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重要课题;(2)大气辐射基础理论研究和卫星遥感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有关的基础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文章从工程角度出发,讨论了卫星地面站信号接地、安全接地和防雷接地的一般原理,介绍了我国第一个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双重接地系统.
期刊
航天遥感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随之产生了牧业遥感、林业遥感、地面遥感和草原遥感等应用技术。草原遥感技术基本上是直接发展到航天遥感阶段。目前,草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开始使用卫星遥感资料,进一步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从1982年陆地卫星4号发射后,具有30米象元度,七个波段的专题制图仪数据已被广泛实验,并证明可以实用。在今后的几年中,人
期刊
在自然区划研究中,有关自然带(亚带)间界线的划分,一直成为区划科学工作者关注和争论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0多年里,许多学者对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等自然带(亚带)间的界线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对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惜界线的研究,尤其对湖南省境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界线的划分,至今众说不一,差异甚大。例如席承藩等人方案,将此段中亚热带北界几乎全部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