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突裂牵张成骨胶原合成的研究

来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牙槽突裂牵张成骨整复过程中不同时期胶原合成的种类及演变过程,研究牵张新骨生成的方式及组织学特点.方法:在8只成年杂种犬建立牙槽突裂动物模型并行牵张成骨裂隙关闭术,在牵张结束0、14、28、63 d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取标本进行Ⅰ、Ⅱ、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镜检分析.结果:牵张固定早期以分泌Ⅲ型胶原为主,随后Ⅰ型胶原增多并最终取代Ⅲ型胶原而成为骨基质的主要成分.Ⅱ型胶原在整个成骨过程中无明显阳性表现.结论:牙槽突牵张成骨以膜内成骨方式为主,无明显的软骨内成骨现象.
其他文献
2010年1月6日下午3时许,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北京通过视频与济南公交总公司进行对话。济南公交总公司总经理薛兴海在济南通过公交3G视频监控系统向张德江汇报:“从2009年10月
目的:研究5-azaC对HSG细胞的作用,为5-azaC治疗涎腺肿瘤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通过体外生长曲线测定和体内移植实验检测5-azaC对HSG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5-az
目的:研究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 在牙周组织中的动态表达特点,推测其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牙移动的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
近几年我科应用牙本质脱敏剂(Gluma)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从门诊中选择牙齿过敏症患者230 例(670 颗牙),患牙无充填物、无龋、无隐裂及创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中,下颌骨后缩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约占2/3左右。对于这部分患者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是矫正前牙深覆盖,调整尖牙、磨牙远中咬合关系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在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中的表达,探索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30例口腔鳞癌患者资料,其中高分化鳞癌23例,低分化鳞癌7例;其中8例术前诊断已发生颈淋巴结转
目的:研究骨性反He患者的口周肌压力特征,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方法:以20名成人骨性反He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了姿势位时上下切牙区、尖牙区、磨牙区颊(唇)舌侧口周
在修复前对口腔内伴有错he的剩余牙列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能使修复体在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基础上行使功能,有利于口腔功能更好发挥,并能改善牙颌面部的美观。本文对修复正畸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分析45例颊黏膜鳞癌HIF-1α的表达,同时,明
目的:对利用钕铁硼永磁体制成的磁力扩弓装置扩大上颌后上颌复合体产生的瞬时初始生物力学效应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一具年龄在12 岁新鲜的人尸体头颅骨为实验对象,保持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