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BV五联检后阴道微生态异常同高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来源 :新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析AV/BV五联检后阴道微生态异常同高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经白带检查提示多种类型阴道炎的患者为观察组(n=100),另选取同时期未出现阴道感染的体检对象为对照组(n=100),所有患者都接受AV/BV五联检及HR-HPV检测,对比两组阴道微生态异常发病率、HPV阳性率和乳酸杆菌级别,其中阴道微生态异常发病率以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炎为研究分析指标.结果 观察组微生态异常发病率(17%)、(18%)、(19%)高于对照组(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V阳性率(31%)高于对照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破坏和高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着重要关联,利用AV/BV五联检能够对患者阴道微生态进行重要评估,临床可通过个人卫生保持对阴道炎进行预防,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对HPV感染率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微创拔牙术联合Er:YAG激光术后创面处理在埋伏阻生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0例埋伏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拔牙术,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创面,观察组术后以Er:YAG激光处理创面.对比两组术后即刻、术后3d、术后7d的创面恢复效果、疼痛情况及龈沟液中炎症介质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3 d创面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两组术后3 d VAS评分均升高(P<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联合ABCD3-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TIA患者90例,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ACI分为ACI组、非ACI组.比较两组血清sVAP-1水平、ABCD3-I评分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IA后发生AC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sVAP-1联合ABCD3-I评分对TIA后发生ACI的预测价值.结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疗法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音乐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五行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压水平、焦虑抑郁评分、血清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且音乐疗法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宗氏焦虑评分及宗氏抑郁评分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对
目的 旨在探讨免疫组化指标中P53、P16、Ki-67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整理并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P53、P16、Ki-67表达水平、肿瘤分类、临床分期、预后等情况.结果 1.各免疫组化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与FIGO分期相关的指标是P53;与组织分化相关的指标是P16;与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相关的指标是Ki-67;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指标是P16、Ki-67.2.各免疫组化指标与病人PFS、OS的关系:P53表达与病
目的 研究静脉全身麻醉对经阴道取卵术的肥胖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阴道取卵术的肥胖不孕患者的668份病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局部麻醉组(96例)和静脉全身麻醉组(572例),比较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等生殖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率、宫外孕率、早期流产率等早期妊娠结局指标.结果 静脉全身麻醉组患者获卵数[10.00(6.00/13.00)]
目的 应用Box-Jenkins预测法及指数平滑法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住院人次预测分析,帮助医院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颌面肿瘤外科的住院病人数时间序列,对构建的预测模型作对比分析,采用最好的模型,预测2020年、2021年入院人次.结果 Box-Jenkins方法中,最优模型为ARIMA(3,1,2),其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值分别为7.93和8.08,拟合残差的自相关及偏相关系数在两倍标准差内,表明模型拟合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双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灌注参数[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扩散分布指数(distributed diffusion c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双腔主动螺旋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早搏(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的起搏阈值、心电信号振幅的影响,以及稳心颗粒对早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新植入双腔起搏器合并早搏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3).观察组:起搏器术后3 d内开始,在口服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片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疗程为90 d;对照组:仅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片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指标:(1)用药前、术后10 d、术后30 d、术后90 d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心房、心室心内电信号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不规则趋化因子(FKN)水平变化及与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吉林省前卫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9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1年后生存情况分生存组(157例)和病死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F-κB、SIRT1、FKN水平、BODE指数,分析血清NF-κB、SIRT1、FKN水平变化与BODE指数、预后间关系,采用受试
目的 通过分子对接筛选药桑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为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药桑中的12种成分作为配体与α-葡萄糖苷酶进行对接,以阿卡波糖评分5.14作为阈值,筛选出药桑中潜在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成分,并对得分值高的成分测定其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12种成分进行对接后,11种成分对接得分高于阈值,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10.49)、荞麦碱(9.17)、白藜芦醇(8.5)、异槲皮苷(10.32)、异鼠李素(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