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高要求,信息技术正逐渐走人传统课堂。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所以能够创设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使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必将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会使以教师的教为主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在这种形式下,如何将现有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是信息化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传统教学改革和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结合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以多重感官刺激,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对于给定的学科内容,特别是介绍性的知识,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老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图书馆、调查等多种途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只是讲授、介绍,而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教师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如学习“24时计时法”时,如何帮助学生建立“24时计时法”的概念,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重点。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借助信息技术,使分针时针的转动情况配之夜晚白天的画而,将时针运行两圈的情况与线段计时同步延伸运动,形象地演示出其中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1日包括白天和黑夜,知道夜里12时是上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1日有24时。从而体会24时计时法。这样设计主要是想充分发挥多媒体表现力强的优势,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看,静中有思,启迪思维。
  
  二、信息技术改变师生的互动方式
  
  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是师生关系的转变,网络的优势,可以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网络信息的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师生的互动方式和评价功能,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另外,还可以运用计算机监测、记录教学过程,研究学法和反馈信息,促进教学改革。
  在“24时计时法”的反馈练习环节中,为了保证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更好地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控教学进度,我选择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多位学生的互动,随时监控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从而实现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辅导。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学习内容上用电脑进行原因分析,这样就会发现不同学生因何原因进入“死胡同”而不可自拔,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掌握情况,及时排除学生思维中的错误定势,有针对性地对关键之处进行点拨。此外,教师还可针对教学的难点进行研究,利用网络技术,正确处理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后面的教学。
  
  三、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表明,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生常常难以用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情境性学习得到了重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呢?信息技术为我们实现学习内容的情境化、活动化创造了条件。
  例如,“统计”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很常用也很实用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基于小学生年龄小、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等诸多原因,小学阶段的统计较为简单,加之统计的教学枯燥乏味,往往出现教师轻视、学生厌学的不利局面。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可以设计统计在生活中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情境,如“谁的罚篮准”。利用篮球游戏软件,创设一场“罚篮大赛”,制定好简单的规则,然后挑选男女各3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每人罚篮10次,多中者获胜。另设裁判数名,负责记录选手的成绩并挑选出优胜者,其余同学组成“仲裁委员会”,负责监督“比赛”的公正性。这个游戏令学生兴奋不已,争着做队员或裁判,即使没被选中的学生也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仲裁委员”的职责,惟恐会漏掉一次“揭发黑哨”的机会。最后,学生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游戏之中,认真地记录了每个选手的成绩,并手工制成了各种统计图,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当堂课的知识。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无疑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l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这不仅需要教师有研究的能力,有新的教育理念做指导,而且需要教师能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39岁。右下肢活动不利一年余,加重1周。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视力0.3,左侧视力0.01,双眼视野右侧偏盲。右下肢肌力4级,右上肢腱反射亢进,右
新疆库鲁克塔格奥陶系特别发育,分布较广,化石丰富。本文根据岩性和化石,分为下统雅尔当组、巷古勒塔格组、雅尔当布拉克组;上统却尔却克组、穆赫来布拉克组、乌里格孜塔格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古人云:“文以载道,道在其中。”“文”指文章形式,“道”指思想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指出:“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兼顾到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
【摘要】教学预设要为课堂生成服务,使教学在预设之内生成。同时,课堂又是复杂的,在预设时教师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让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陕西商州地区是古代重要的产银区,史籍中有着丰富的银、铅矿信息。它地跨华北地台南缘和北、南秦岭褶皱带,区内银、铅矿的分布与一定的地层有着特殊的联系。本文综合分析古代
籍助于微束技术,进行观察研究的裂隙岩相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作者利用美国加州大陆地壳深钻研究项目中采集的定向岩心标本所做的大量扫描电镜观察作为实例,从研究宗旨、样品制
本文通过对深部松软结构煤层巷道的支护实践及其矿压观测的成果,试验验证深部煤层锚杆支护的方式及其可行性。
进入21世纪,多媒体的应用与普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作为视听媒体与电脑组合的多媒体,更是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通过教育技术的直观模拟,更能
贵州青龙煤矿在施工直径8m煤仓时,采用天井钻机先施工直径1.2m的溜矸孔,从上向下放炮施工,锚网喷支护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速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进行性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T细胞克隆增生、积聚和组织浸润为特点,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0%-15%。NOTCH1和磷脂酰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