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er_hf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散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专题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健康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研究性 学习 散文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079-01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得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看到的学习成果中倍添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呢?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观念问题,即语文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小语文”的狭窄范围内,而应该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学的范畴,而且应该拓宽到文化的范畴,在此前提下,才能完成指导者和学习者的任务。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下面就专题性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非专题性研究
  
  非专题性研究实际上是指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课堂研究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课堂研究 ,内容在课本 ,研究在课堂。
  一是课文研究,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转换成研究课题。二是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可以设计研究性问题。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
  (2)组织专题探讨。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
  (3)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
  
  二、专题性研究
  
  所谓专题性研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种结论或者成果或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的。但是,就学生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个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确定一些研究的专题供学生选择研究。
  在教学这个单元时,我开展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一)自主阅读阶段。利用教材资源,自读孟子文章。在自主阅读时,广泛积累,提出疑问,自行解惑。要求学生复习初中读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高一读过的《寡人之于国也》。通过诵读各篇,温故知新。
  之后,自读新课:《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要求能够借助工具书通译原文,理出疑点,解决疑问。
  还可利用网络资源,在线阅读《孟子·梁惠王上下》,学有余力者可进一步拓展阅读。同时查阅资料:孟子生平、孟子思想、孟子散文特色等。要求将有关内容添加到收藏夹,师生资源共享,共建研究性学习网站。
  (二)合作探究阶段。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共同发展,一起成长。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多媒体显示:孟子图像。两千年前的殿宇楼阁早已倾圮,而一位圣哲的感悟却在两千年的晨风暮雨、星光月影的时光流转中未曾褪色。他,就是孟子。穿越过时间的河流,他依然被世人敬仰,二千多年亦不曾改变。今天,让我们一起叩开网络的大门,去探访一个不朽的灵魂。
  2、检索资料,走进孟子。人们喜欢把孔子、孟子相提并论,把他们的学说称为孔孟之道。正是孟子“继孔子以往,开儒学以来”,使孔子思想发扬光大。面对这位与孔子并尊的圣贤, 我们应当先从他平民的家庭、求学的经历、周游列国的足迹,去寻找他道德人格和不朽思想形成的轨迹。孟子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在这片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他播撒的种子直到今天才得以破壳生长,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蓝图终于成为现实。这是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孟子的生平,研究孟子的思想以及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学生分组合作,点击“孟子简介”。然后各组交流发言,形成对孟子生平及有关情况的概括了解。
  3、在线论坛,感悟孟子。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悠悠五千年的岁月中,有多少平庸的人没能留下任何痕迹,成为无名的匆匆过客。可是孟子,你却犹如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请结合对孟子及其散文的了解,围绕“孟子思想”或“艺术风格”充开展开讨论。各小组自选一个主题,也可两个主题都选,进入“孟子论坛”,提出看法,交流心得,分工回贴。
  (三)总结评价阶段。孟子用他气势恢宏的思想、文采飞扬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时代,铸成了战国的不朽。然而,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他的治国安邦之策,毕竟未被国王们接受。他王道的理想国,在现实的壁垒中被击得粉碎。他孤独,但是,他不绝望。“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就是身为万世之师、言为万世之法的孟子。
  在“走近孟子”“感悟孟子”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查询资料,写作孟子专题研究论文。可独立写作,也可小组合作,可精短评论,也可长篇大论。完成后,将论文提交“在线论坛”,供同学、老师、家长传阅,互评互改。
  总的来说,在高中散文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将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同时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自己的健康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077-0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计算机技术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对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人员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更高,身为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学科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使他们的能力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已成为我们急需研究与解决的课题。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和着雨后的清新.笔者在竹溪的青山绿水间穿梭,去探寻竹溪教育的发展,只觉阵阵清风扑面,校园更美了,教师们更精神了,学生们更可爱了.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竹溪教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特殊数值法对解决有关数学题目是一种非常独特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复繁的问题处理简易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此法的关键是要寻找恰当的特殊数值,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此法的应用效益。  1、应用于证明等式  例1:证明arc sinx+arc Cosx=π/2x∈(-1,1)    证明:因为(arcsinx+arccosx)’=  所以由拉格朗日定理推论可知  arc sinx+arc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