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近年的中考试题,比较热衷于信息给予题,而且为考查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往往在信息给予题中设置1~2个要求比较高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得分率比较低.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解题水平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题型特征和思想方法
1.题型特征.一个反应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一般情况找出这三个部分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要求比较高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往往是反应分了几步进行,而且这几步反应的特征是: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至少有一种物质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至少有一种物质是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以此类推.具有这种特征的反应,笔者把它称之为连续反应.
例1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色;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写出溶液变蓝的方程式.
解析:刚开始溶液不变色,说明此时铜与稀酸未发生反应,当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铜,说明铜、氧气、稀硫酸间发生了反应,这个反应方程式怎么写呢?我们可以把这个反应看作分两步进行:
一、题型特征和思想方法
1.题型特征.一个反应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一般情况找出这三个部分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要求比较高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往往是反应分了几步进行,而且这几步反应的特征是: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至少有一种物质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至少有一种物质是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以此类推.具有这种特征的反应,笔者把它称之为连续反应.

例1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色;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写出溶液变蓝的方程式.
解析:刚开始溶液不变色,说明此时铜与稀酸未发生反应,当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铜,说明铜、氧气、稀硫酸间发生了反应,这个反应方程式怎么写呢?我们可以把这个反应看作分两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