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之孙:虽没见过祖父 但时刻被家风浸润着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祖父去世11年后才出生的,所以没有见过祖父本人。我对他的了解和认识一开始也是比较模糊的。2004年,我从北方调回扬州,从事文化工作,才开始整理祖父的资料,看他留下的日记,寻访他走过的足迹。
  无形家风的有形力量
  我父亲朱润生,是朱自清的次子。《荷塘月色》里有一段描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民歌”,那个“闰儿”僦是我父亲。
  1925年父亲出生后,祖父朱自清经胡适和俞平伯介绍,到清华学校托学部任教。1927年,父亲被祖父接到北京生活,不幸的是,1929年祖母去世,父亲和两位姑姑回到了扬州,与曾祖父曾祖母生活在—起。父亲一直生活在扬州,直到19岁时离开。我是在祖父去世11年后才出生的,所以没有见过祖父本人。我对他的了解和认识一开始也是比较模糊的。2004年,我从北方调回扬州,从事文化工作,才开始整理祖父的资料,看他留下的日记,寻访他走过的足迹。朱家没有明文的家规家训,也没有刻意营造过家风,但是朱家几代^,确实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和品质,这也许就是无形家风的力量吧。
  父亲“闰儿”临终前的几个月,我在家陪侍他老人家。为了让他开心,我用戏谑的笔法写了一篇父亲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其人心地良善,性情平和。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讷于言而实于行,上尊长辈,下示后代。不喜名利而尤嗜美食。今虽八十有六,疾患在身而此性耒改。岂非人生一大乐耶?”父亲当时已疾病缠身,又患老年痴呆症,看完小传,他老人家露出了蔼然宽和的笑容,提笔哆哆嗦嗦地在那段话后面写下‘很好’两个字。对“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几句,他特别认可。这也是朱家几代人一致的风格,姑且看作是朱家的家风吧。
  自己改名成“自清”
  有人说朱家在扬州是“名门望族”,其实不是。我的曾祖父、高祖父,当过芝麻小官,朱家最多只是个小康家庭。曾祖父当了十几年的小官吏,深知官场的黑暗和险恶,他希望儿女们远离官场,饱读诗书并学有所成,于是借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中“自华”两字给儿子起名。所以祖父朱自清的原名叫朱自华。
  祖父不负众望,刻苦读书,终于考上北京大学。随着岁龄增长,祖父觉得光读书是不够的,首先要做好人,于是改名“自清”,意在勉励自己做—个清正之^。但后来,几次家庭变故使朱家家道中落了,无忧无虑的读书时光成为过去式。
  中落到什么程度呢?《背影》里有几句话:“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番破败景象,就是祖父朱自清考大学时的光景。这样的生活境遇,使得祖父很小就对穷苦人生活有深切体会。他对下层劳动人民充满同情,这种感情贯穿了他的一生。比如1923年他在温州教书,目睹了—个几岁的小女孩被卖掉,只卖了7毛钱,为此他写了一篇散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他在文中悲叹道:“她的悲剧是终身的。”后来祖父到清华大学任教,他与学校工友处得很好,平时在路上相遇,他都打招呼。有的时候当差给他送信,他会专门多给当差一点钱。工友们帮他做了什么事,他都很客气地说:“劳驾,谢谢!”大概说说得太多,这种习惯居然泼展到家里来。有一次相父叫孩子帮忙倒水,顺口就说:“劳驾,倒杯水。”我的继祖母陈隐竹后来说他:“以后不要这样和孩子讲,显得没有父子情分。”祖父这才注意不在家里用“劳驾”这样的词语。
  我有一次去北京看望继祖母,她说扬州人受不了北京冬天的冷,祖父当时只有一床薄被子,冷得不行,躺下以后,让人用绳子把被子绑在脚底下,防止走风。祖父就这样在被子里读书。还有一次,祖父在书店看中一本新版韦伯斯特英语大辞典,定价14元,相当于他—个学期的学杂住宿费。他咬咬牙,把那件在《背影》中出现过的紫毛大衣当了,买了辞典。而那件紫毛大衣,再也没有赎回。
  一身正气三兄弟
  “北有朱自清,南有朱物华,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双星闪耀”,这是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对朱家两兄弟的赞誉。
  祖父的二弟朱物华,是我国电子学科和水声学科奠基人、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文革”后第一任校长,培养的学生中有杨振宁、邓稼先等。他和兄长朱自清一样,一身正气,热爱祖国,严谨治学。他们两人就连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很相似。那时候二叔祖已经是—级教授,每个月工资365元,但他只拿300元,说^不能太贪心。
  1955年,二叔祖奉调从上海交大去哈尔滨工业大学,走前处理房产,他把自己买的衡山路3层小楼以2000块的低价卖给一对退休夫妻,因为老人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他很同情这对老^。周围的同事提起这件事,都说二叔祖“迂啊”。
  上世纪八十年代,二叔祖随政府代表团出国访问,看到有媒体报道,说朱物华教授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用3个月的时间掌握了俄语。二叔祖大为光火:“胡说八道,我哪有这样的本事!”他让^去和媒体交涉,要求更正。
  他有3个孩子,老大考到交大时,他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瓜田李下的嫌疑,怕别人说他是搞关系,于是宣布另外两个儿子不准考交大。结果一个儿子以第七名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二叔祖还不信,让人打电话问招生办是不是搞错了名字,要求对方务必仔细核对名字。
  1989年秋,87岁的二叔祖上班步行途中,被—个冒失的年轻人骑自行车撞倒,头部血流不止,急送医院。交警扣下了年轻^的自行车。年轻人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带着礼品到医院探望,二叔祖只说了一句“不收”,随后挣扎着起来,颤颤巍巍赶到交警队,为年轻人说情:“他不是故意的,把车还给他,以后小心行了。”拿到车子,二叔祖让年轻人把礼品挂在车把上,说一声“去吧”,对方望着头缠绷带的二叔祖,一时恍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祖父的三弟朱国华,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拿全额奖学金,还是学生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在无锡地方法院担任检察官,任上也是两袖清风,廉洁自守。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名富商,富商见到他就弯腰鞠躬,他一时没反应过来,富商迅速拿出几根金条往他怀里塞。三叔祖吃了一惊,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位开银楼的商人,有桩官司经叔祖审理获得胜诉,使其免于破产,富商以此表示感谢。三叔祖就说,胜和败都要依据法律,我没有做十么,东西不能拿。富商随身掏出一支派克笔,一定要做个纪念。他一看推不掉,转身就走了。   1953年由于所谓历史问题和海外关系的牵连,三叔祖被剥夺了工作权利,失业在家多年,生活困难,但是他没有一味抱怨,而是每天义务扫大街,绐孩子补文化课。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妻子支撑。本来想要哥哥朱物华安排—个图书馆工作的位子,但二叔祖不肯滥用职权。不过,几十年里,二叔祖一直拿自己的工资接济弟弟。1988年,已经82岁的朱国华才得到平反。朱家三兄弟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祖父朱自清病逝前不到两个月,在家境十分艰难、身体极衰弱的情况下,毅然在拒领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二弟朱物华、三弟朱国华则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家国情怀:1961年,正是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期,朱物华时任上海交大副校长,他谢绝了国家为他配置的花园住宅,谢绝了按规定小车接送的待遇,还多次谢绝增加工资,看病求医也不出示公费卡,节衣缩食,教书育人,默默地为国家分忧解愁。
  家风如溪水滋养后人
  我父亲这辈兄弟姐妹七八个,几乎都继承了祖父、叔祖父的遗风。
  我的叔叔朱乔森,是中央党校知名的党史专家、教授。当年,祖父朱自清在拒领面粉的声明上签名后,正是朱乔森亲手退回了面粉票,当时他只有15岁。受祖父影响,他一生十分看重节操、修养,爱国敬业,廉洁奉公。他在生括上非常俭朴,除了参加重要活动穿一身西服外,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衣服。代步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生病戒烟之前,他抽的都是价格最低廉的香烟。但他在对待别人或公家时却表现得非常慷慨。每次为灾区捐款捐物,他几乎是在教研部里捐得最多的,—次捐款就高达干元。有一次捐衣被,一下捐了十件,而且是拖着病弱之躯亲自送到教研部。
  1994年,他被查出身患癌症。手术化疗住院期间,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课堂,在病房里读书写作,给博士生讲课。死神逼近时,他几乎已经无力说话了,依然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为博士生批改论文。2002年,68岁的他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我的大伯父朱迈先是朱自清的长子。1933年,朱自清把他接到北京,他考上了祟德中学,并在学校入了党。他曾对他的好多同学产生过影响:孙道临、黄宗江、杨振宁。在孙道临、黄宗江的回忆文章里,都曾提到朱迈先。孙道临说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就是在朱迈先鼓励下写的。
  2009年我接待杨振宁先生时,他跟我提起朱迈先,说两人是北京崇德中学的好友,他曾专门询问朱迈先的下落。大伯父朱迈先在卢沟桥事变前已经入党,一直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据与他共事八年的抗战老兵谭涛说,朱迈先平时喜欢学习,看进步书报,文化水平很高,有学者风度,没有官僚习气,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他还给同事介绍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书,后来策动了国民党—个师起义。解放后大伯父被分配到广西桂林中学当教师。可惜在解放初期的“镇反”运动中被错判含冤而死,1984年得以平反昭雪。大伯父曾经说:“以我的职位捞点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不能给父亲睑上抹黑,更不能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老百姓的事。”
  我三叔祖的孩子朱韵,由于受父亲所谓历史问题的牵连,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十六七岁从上海去云南务农,回城后当车工,自学文化课。1988年,她参加招干考试,此时她正好在上海郊区给一忏部的子弟补课。那位干部说:“报考我我们塞里的单位吧,我来帮你安排。”她拒绝了,她认为如果考得不好而被录取,这对考得好的人是一种不公平。结果,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银行录取。
  到了我这一辈,我想说说我的堂兄、朱自清的长孙朱寿康,由于受到父亲牵连,他插队6年返城后,当时哪个单位都不要他。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他考了390多分,名牌大学分数线都够了,但仍然因历史问题没有被录取。高考第二次扩招后,他终于被南宁师范学校录取了。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南宁三中当老师,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全国师德模范、广西特级教师。多少年过去了,提起朱老师,认识他的老师学生仍然竖起大拇指。他曾对我说过:“我虽然没有见过祖父,但祖父的人格和品行,是我永远都要学习的。”或许是家庭规模不够大,或许是族人天各一方过于分散,朱家并没有专门制定家规家训,但是我的前辈们在生活和事业上留下的点点滴滴、枝枝叶叶,像清澈的溪水,一直在滋养着朱家后人。这种家风的传承方式除长辈们讲道理外,更多更主要的是他们在行为举止上的率先垂范。
  董岩据《解放日报》整理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董岩)在最近热播剧《下一站婚姻》里,刘涛、于和伟、朱子岩三人之间的虐恋让人看得无比纠结。知性美丽的乔小芮输给了离异女邓草草,这狗血剧情多少看得让人郁闷。无论怎么表白暖昧,朱子岩饰演的乔小芮也不能成为龚总暖昧的对象。  乔小芮爱上霸道上司龚总,爱得深情也爱得毫无底线。更不惜上演“死缠烂打”的戏码,全然不顾白富美的形象,痴情为爱付出自己的一切,将乔小芮的痴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费尽心思讨好龚总
期刊
从史料查证,查抄李大钊在北京朝阳里四号住家时,并未没收他平生所搜集的书籍。那么。这些书籍在李大钊牺牲后下落如何呢?1939年,李大钊的家人曾因生活困难,托请周作人、钱玄同设法变卖历史典籍集成的丛书《九通》。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在狱中关押22天,写下了《狱中自述》。他在《狱中自述》的末尾特别写道:“又有陈者:钊夙研史学,平生搜集东西书籍颇不少,如已没收,尚希保存,以利文化。”  从史料
期刊
他们在一起已经十多年了。每个新年、春节、情人节、七夕、圣诞,以及她的生日和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他都会送礼物给她,但让她无语的是,那些礼物竟没有一件是她喜欢的。  她也真是服了他的审美了:一类物品,成百上千款,能被他选中的,绝对是最难看的一个。  “亲爱的,今天是我们结婚五周年纪念日,我给你买了一条项链。来,我为你戴上……”他一大早就热烈地说道。“还是别戴了吧,这么好的东西,人家舍不得呢。”她回应道。
期刊
1937年,34岁的梁实秋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打算翻译世界名著《莎士比亚全集》。这项工作非常艰苦,不过,对于一心想做点实事的梁实秋来说,他把这项工作,看成是考验自己毅力的一个挑战。  梁实秋很清楚,如果光靠自己一个人翻译,不知要到哪年哪月才能完成这项工程。思来想去,他物色了另外4个人一起来做,他们分别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和叶公超。梁实秋心里盘算,他们5个人最少用时6年,最多用不了10年,便能
期刊
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一个中美作家联谊酒会上,美国诗人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猜个谜语,并说这个谜语20年来尚未有人破解。蒋子龙则声称他自3岁以来尚未遇上猜不出的谜语。  金斯伯格的谜语是:把一枚2500克重的鸡装装进一个只能盛500克水的瓶子里,你用什么方法能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立刻答道:“你是怎么放进去的,我就怎么拿出来。你显然是仅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也只好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它
期刊
江珊的新剧《婚姻时差》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该戏中,汪珊饰演的“吴婷”与男主角(王志飞饰演)是一对高颜值、高收入、高智商情商的“三高”完美夫妻,结婚18年来他们恩爱如初,却因为一方要出国“陪读”,另一方要经历生意场上的沉浮,夫妻间感情也便大起大落且出现了鸿沟,曾经的男神和女神,18年后不得不重新为守护爱情和家庭而战。女强人和小女人之间,吴婷只能选择一个,很无奈,就像《大话西游》中的悟空,爱情和金箍
期刊
在一般人眼中,宇航员大概是个高冷的职业,不过可爱的加拿大宇航员大叔克瑞斯-哈德菲尔德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将这个职业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55岁的啥德菲尔德是进驻国际太空站的第35批宇航员之一,他曾三上太空,因其在推特上非常活跃,拥有逾百万粉丝,被《福布斯》评为“史上最爱社交媒体,但不在地球上的人”。在空间站工作期间,他经常回答网友的问题,还拍摄很多小视频,让大家知道在太空流泪、拧毛巾、剪指甲、
期刊
2010年4月5日,日本女宇航员山崎直子乘坐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了为期15天的太空任务。返回地球后,她成了日本万众瞩目的明星。此时,山崎直子正值40岁,大可继续挑战太空之旅。然而,她却在一年后,以怀孕为由离开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回家做起了家庭主妇。  11年与15天  日本从1985年开始培养本土宇航员,至今仅不过10人,其中有两名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女宇航员向井千秋,分
期刊
侯佩岑,毕业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主持过台湾无数新闻、娱乐节目,人称“台湾第一美女主播”。今年2月初,已于半年前升级当妈妈的她宣布复出,在被问及前不久刚与昆凌大婚的旧爱周杰伦时,她笑着说:“当然满怀祝福涟我妈妈都说,感谢他曾给过我那么美好的情感体验。因为,如果没有遇见周杰伦,我恐怕现在都还是单身。”  在“私生女”阴影下的不幸福童年  日前,侯佩岑来北京参加活动并接受采访,她身材高挑、笑容迷人。
期刊
不管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在哪些领域取得多么显赫的成功,女人们第一时间关注的,仍是她的外形。她美,她瘦,她辣,她引领潮流,她向我们证明了一条真理:能管理好身材的女人才能管理好人生。  管理好身材,才能管理好人生  不管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在哪些领域取得了多么显赫的成功,女人们第一时间关注的,仍是她的外形。她美,她瘦,她辣,她引领潮流,她向我们证明了一条真理:能管理好身材的女人才能管理好人生。伴随着她顺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