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英语课堂朗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指出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课堂朗读教学的前提条件,然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课堂英语朗读兴趣的策略,通过课堂实践得知运用有意义的朗读策略,维持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培养朗读兴趣;朗读策略;有效性
  【作者简介】黄丽珊,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二级语言技能中有关“读”的技能包括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等等。
  一、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1.朗读可以培养英语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理论进一步证明,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聲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培养出英语语感来。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乔姆斯基Jomsky提示人们: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 是读在前、说在后。我们在汉语语言环境里学习英语, 要达到能用英语讲、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就必须先学会朗读英语, 这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
  2.朗读能提高综合语言能力。朗读除了能够培养语感,还可以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熟悉英语规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外语主要靠‘经历’(experience)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或理性的分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要使儿童会有表情地, 流利地, 有理解得阅读, 那么他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超过200小时以上, 并且小声地默读超过200小时以上。量变促使质变,只有朗读达到一定的量,增加朗读训练次数与强度, 以使学生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因此英语朗读,可以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朗读时如此重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通过加大朗读训练,增强英语语言感觉,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课堂英语朗读兴趣的策略
  1.提高朗读材料的趣味性。
  (1)利用课本文本材料,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尽管教材内容不吸引学生,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充分挖掘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使教材变的灵活生动,富有吸引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与热情。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兴趣点有以下3个:
  兴趣点1:善模仿。儿童时期是语言模仿的重要阶段,朗读能帮助学生积淀正确的语音,语调,为口头表达做准备,同时它也是检测学生认读能力的手段之一。此外,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人物语音、语调、语气的模仿有助于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小学生天性好奇,爱模仿,特别是模仿动画人物声音朗读,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与理解语言。以广州版《英语口语》二年级Unit2“Story Time”为例,笔者首先通过视频播放故事,让学生充分体验故事,接着笔者自己用不同的声音演绎故事,最后PPt呈现故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故事。由于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学生都乐于模仿故事的人物进行仿读。
  兴趣点2:好比赛。以不同形式的分组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比一比哪一组朗读得最好。在课文新授课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课文,必须多次朗读课文文本,学生才能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但是以单一的形式多次朗读课文,学生会感到疲惫与厌倦,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形式的朗读比赛,比如:每两大组分组比赛朗读,男女同学小组朗读比赛,在比赛中,每位学生都想给自己小组争取更高分数,因此都很积极、投入到朗读中去。
  兴趣点3:爱游戏。边读边猜是学生喜欢的朗形式之一,例如在学习人物外貌的描述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名人的外貌介绍,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后猜一猜是谁,谁先猜中,谁就可以得分。以广州版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第3册Unit 9 Job为例,笔者在进行单元复习时设计了“朗读人物介绍,并猜人物”的游戏,通过游戏,整合复习人物外貌与职业的描述。笔者让学生朗读每一位名人的介绍,然后请学生猜一猜:Who ishe/she?并用He’s…/She’s…来回答。
  课件中首先出现的是人物的描述因此学生只能通过朗读猜想人物,学生不仅要朗读以及读懂句子的意思,还需要掌握一些的新闻信息。
  (2)根据教学内容主题,自编有趣的文本。《新课标》指出:各地区、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要,对教材中的部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相关内容。如果教材的文本内容偏少或不吸引学生,教师应该适当创编或者改编符合相关主题的文本进行教学。以广州版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第3册Unit17 Work With Language 为例,此部分内容一般为巩固复习句型的,没有固定的语篇,为了能更好地巩固前一课的一般现在时以及扩大语言输入量,笔者设计了以本单元的动词短语为主的故事对话,让学生在朗读故事中巩固动词短语和一般现在时态。以下是笔者改编的故事:
  It’s a Saturday in summer(夏天).
  : Hello, Little Ant, Why don’t you play with me? I want to play badminton. Would you like to play with me?
  : Sorry, I have no time, I must do my homework today.   : Do you homework?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aturday?
  : I often do my homework. Bye!
  : Oh,no!
  It’s a Sunday in summer(夏天).
  : Hello, Little Bird, You’re so beautiful today. I want to
  fly a kite, would you like to play with me?
  : Sorry, I have no time, I must clean my house today.
  : Clean your hous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
  : I usually clean my house. Bye!
  : Oh, no! Who can play with me?
  (3)引用课外原版材料,开拓语言学习视野。原版材料语言丰富、地道,特别是原版绘本,绘本中的故事常常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学生的创造力无限扩大,培养学生地道的语言文化意识。英语绘本本身是一个整体的语言应用实例,其中的故事情节和意境能加深孩子对周遭环境和世界的了解,能够给孩子们提供英语学习的完整学习经验。因此,在小学阶段利用“原版英语绘本”开展朗读教学是扩大语言输入量最好的途径。以下是笔者曾经用过的一部绘本,主要是用于复习和拓展动词短语的复习课中:
  2.增加朗读方法的有效性。
  (1)设计多样的朗读材料,激发英语朗读兴趣。建构主义代表人斯皮罗等人提出“随机通达”教学理论提出: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要从多个层面去让学生朗读课文,从多个方面让学生感知课文意思,加強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与理解。以广州版《英语》教材第4册Unit2 课文对话教学为例,笔者将课文对话设计成不同形式的文本让学生朗读,这样能改变多次读课文的单一而枯燥的形式,
  ①改编对话,增加朗读题材。将原来的课文对话改编成陈述式的文段,让学生朗读不用形式的课文,然后再提问题检查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不同题材的理解,提高语言的内化效果。The new English teacher is in the teachers’ room. What is the new English teacher like? She has green eyes and a small mouth. she is very young and shy. She is very kind.
  ②读练结合,加强理解。笔者挖空课文的几个关键词汇,让学生根据课文大意一边朗读一边补充课文。What is the young lady _____? She _____ green eyes, She _____young and shy. She _____ kind.
  (2)创设真实的朗读情景,增加语言输入效果。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够在相对完整的、真是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以第4册Module 4为例,笔者在教授I like doing...这一语法知识时设计了一个生日晚会的情景,晚会中,老师扮演晚会的主持人说:Children, today is Amy’ birthday, let’s have a party for him. What do you like eating? 让学生分别用I like eating... 说说喜欢的食物,然后让大家选择喜欢做的活动,课件呈现如下:
  一些小朋友说出自己的爱好,学生根据课件提供的活动,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活动并用要I like doing...朗读所选择的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动词like 后面的动词要用现在分词的形式,光靠口头描述或者让学生朗读相关的句型,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如果设计有任务的情景,通过一边朗读,一边完成任务,学生对这一语法知识的理解更有深刻。
  三、结语
  通过日常的课堂朗读教学反思,笔者意识到机械朗读操练虽然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滥用,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机械朗读操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英语课堂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不能只是为了巩固知识、技能实施简单重复的训练,而是伴随新知识的构建,创设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别着眼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多维度的理解与运用,这将会大幅度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黄和斌.外语教学与理论[M].译林出版社,2001.
  [3]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王金敏.小学英语教学呼唤朗读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1).
  [5]田延明,王淑杰.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1.
  [6]黄小燕.认读、阅读和朗读在其实你年级故事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08.
其他文献
【摘要】单词教学的方式是多样化,本文结合个人教学案例,具体介绍了自己使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当中,用故事素材开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所作的探索与反思。  【关键词】故事素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何婷娟(1975- ),女,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东头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词汇教学作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都被每一个教师所关注。为了达成词汇教学目标,
期刊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提高早期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简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目的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课堂是练习英语口语最主要的场所。因此,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口语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南阳二中高一师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困难、教师在组织课堂口语活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影响英语课堂口语活动的因素,最终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口语活动的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期刊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73例住院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实施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办
目的:分析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观察所有患者临床表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
目的:探讨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童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心理治疗的86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分为了对照组(n=43)与
目的 探讨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时段为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将来我院就诊的38例食道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