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大井斜深井12-1/4”井段水基钻井液精细控制技术应用 珠江口盆地大井斜深井12-1/4”井段水基钻井液精细控制技术应用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口盆地某气田开发井12-1/4"井段裸眼段长、井斜大、井眼清洁难度大,并且地层跨度大(韩江组、珠江组一、二段及珠海组)。传统的水基钻井液为增强携带岩屑的能力,主要通过聚合物提高钻井液的粘切,导致钻井液粘度高而钻进排量受限,对井壁冲刷能力减弱,进而出现出泥团、摩阻大和砂泥岩夹层段起钻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作业时效。

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及实践,以实现12-1/4"井段钻井液的井壁稳定性、润滑性、携岩性和抗高温稳定性。

1、钻井液体系选择

根据该气田已钻探井及珠江口盆地类似井作业分析,非储层段主要使用PLUS/KCl和PEM体系,储层段主要使用高温水基PDF-THERM体系,复杂情况为多次遇阻遇卡,部分井憋扭矩,主要集中在12-1/4"井段,原因是韩江底部厚泥岩和珠二段顶部泥岩水化造成。探井使用的钻井液体系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储层保护措施,表皮系数较高,对储层存在一定的污染和伤害。文昌气田韩江组和珠江组上部岩屑具有较强的水化膨胀性和分散性,珠江组下部和珠海组,表现出易分散和弱膨胀的特性。

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及已钻井情况分析,认为该气田12-1/4"井段选用改进的PDF-PLUS/KCL体系可以满足作业要求。

2、钻井液技术研究与精细化控制

根据该气田12-1/4"井段对应的地层岩性情况,结合区块前期作业情况,优选出适合本井段特征的、且可逐步转化的钻井液体系:韩江组地层使用海水膨润土浆体系,珠江组一段使用海水聚合物体系,珠江组二段使用简单的PDF-PLUS/KCL体系,珠海组使用低流变、低包被、高抑制性、强润滑性(“两低一高一强”)钻井液体系。

(1)韩江组粘性泥岩段使用海水膨润土浆体系。该体系为分散体系,在高泵排量的情况下,对粘性泥岩的溶解,使泥岩分散,同时配合清扫稠浆协助井眼清洁。

(2)珠江组一段使用海水聚合物体系。该体系在海水膨润土体系的基础上转换而来,为分散体系,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悬浮能力,作业中通过海水对粘性泥岩的溶解分散、聚合物对砂岩的悬浮携带和聚合物稠浆协助清洁井眼。该体系现场配制和维护简单,能达到清洁净化井眼、稳定井壁和冲刷井壁的目的。

(3)珠江组二段使用简单的PDF-PLUS/KCL体系。该体系在海水聚合物體系基础上,加入少量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适度抑制地层泥岩的分散,配合聚合物适当提高泥浆粘度,利于井眼清洁的同时,也为下个层位的钻井液调整做好铺垫。

(4)珠海组基于PDF-PLUS/KCL体系,形成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体系。应用K+的防塌机理,抑制泥页岩的水化膨胀,结合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低絮凝包被作用,抑制泥岩钻屑的水化分散。并在体系中加入润滑剂、井壁稳定剂、抗高温稳定剂等功能材料,达到抗磨减阻、稳定井壁及抗高温的目的。

3、应用效果

水基钻井液精细化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该气田12.25″井段大井斜深井井眼清洁、降摩阻等难题,实现了长稳斜段作业综合提速增效。

1)井眼清洁程度大幅提高、起下钻速度大大提升。所有井段均实现直接起下钻,直接起钻深度占钻头进尺比例达到100%,起钻速度显著提高。

2)降低摩组系数、减小实钻扭矩。现场使用润滑剂PF-LUBE和PF-HLUB复配,显著降低摩阻。

3)钻井作业时效显著提高,工期大幅提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石油钻井工程井漏的概念、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列举了防漏堵漏作业的影响因素,包括漏层方位、漏失通道和漏失压力,简述了防漏堵漏的作业工艺及要点,分析了目前防漏堵漏作业存在的防堵技术局限性大、效率较低、施工期间对石油储层造成损害等不足之处,提出了通过推进井漏机理研究、优化防漏堵漏技术、研制新型的钻井液、建立体系化的检测系统等措施,提升防漏堵漏技术水平。关键词:石油钻井;防漏;堵漏;工艺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我国所开展的油气勘探工作也逐步深入,在工程建设与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而钻井工程作
期刊
摘要:我国的经济在持续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步,因此对能源物质的需求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對石油资源,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输送石油资源,石油企业应该采取更加科学的开采技术来提高钻井效率。本文就是基于此观点,先是对影响钻井工程的各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更加合理的优化措施,从而增加钻井工作效率,为提高石油开采量打下良好基础。关键词:钻井工程;钻井效率;措施优化石油开采是一项复杂工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例如前期的勘探、整个开采计划的制定、中期开始钻井采油、后期石油运输等,这些个环节都很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
期刊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诸多新型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深层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便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技术之一,这一技术的出现促使钻井工艺正式步入一个全新阶段,此技术因自身提升油气采集率、前期投入少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深层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相关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关键词:深层小井眼;侧钻;钻井技术1侧钻概述在明确要侧钻的新部位之前,首先要掌握防水套管和井结构,然后用斜向器等专用工具对防水套管进行打磨套管开窗,这也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技术,但是测试仪器很可能会受到防水外壳的
期刊
摘要:井漏事故通常是由作业人员行为不当引起的,并会伴随着钻井液的大量流失给油田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当井漏现象严重时,还会产出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井喷,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目前,我国很多学者也加入到了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很多都处于理论研究方面,还未真正运用于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此,通过分析和研究钻井工程中的防漏和堵漏工艺对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较大的推动意义。关键词:钻井;防漏堵漏;工艺技术1.导致石油钻井工程井漏的原因1.1客观原因我国很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对能源的需求增长非常快,油气供需矛盾也比较大,不少油气田目前受限于技术原因难以实现有效开采。为了增加油气产量,各油田对钻采设备逐步升级换代,而电气设备做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是非常关键的工作环节。基于此,本文就以石油钻井生产中电气设备的管理维护及故障排除为研究课题,系统的进行阐述和探析。关键词:石油钻井;电气设备;维护1 前言石油钻井工程是保证后期采油、炼化顺利推进的主要前提,电气设备是钻井设备工作的关键组成部份。因
期刊
摘要:漏失井的主要因素为地层中间存在溶洞、孔隙或者缝隙,地层的压力比较钻井液的液柱压力较小就会引起井漏。采用欠平衡钻井工艺能够有效解决钻井液渗入地层或者出现漏失的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工程出现复杂的情况,也能够对油气层进行保护。本文对漏失井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欠平衡钻井的概念和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研究分析了欠平衡钻井工艺和设备在漏失井钻井中的应用。关键词:欠平衡钻井;漏失井钻井;工艺应用欠平衡井钻井工艺能够在控制井口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低密度的钻井液或者降低钻井液的密度来降低井底的压力,有效防治钻井液渗入地层或者
期刊
摘要:目前主要使用斜井钻机和常规直井钻机施工浅层稠油水平井,实际应用表明斜井钻机作业费用昂贵,使用的斜采油树、斜抽油机和斜修井机给采油和修井增加了困难,增大了成本,无法实现经济开发;直井钻机存在拖压严重、管柱下入困难、井眼控制精度要求高等技术难题。应用液压钻机钻成完钻井深1245.67m、垂深164.28m、水平位移1139.06m、水平段长959.67m、水平位移与垂深比(简称水垂比)为6.93:1的目前国内最大水垂比的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JX2井。开展了表层定向、浅层松散地层中曲率井眼轨迹控制、中曲率
期刊
摘要:受储层污染严重、油水井出砂等因素影响,H区块修井作业周期长,投资成本高,作业日占采油量大,无法满足油田效益开发要求,为此开展提高修井效率技术研究,包括机械捞砂工艺、无管柱打水泥塞技术等,指导现场捞砂、打水泥塞作业44井次,相比于常规作业技术,减少作业周期452小时,节约作业成本73.2万元,效果显著,低油价下实现降本增效目的,可为同行提供借鉴经验。关键词:修井效率;技术研究;应用效果;降本增效1.概况H区块为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发育受岩性-构造双重控制,断层发育,整体构造形态为2条主断层夹持形成单向构
期刊
摘要:油田井下小修作业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工作效率出现降低。例如工作环境、机械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井下小修作业效率的降低。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结合油田井下小修作业的施工特点,不断优化其工作方法,才能够有效提高油田井下小修作业的施工效率,也是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然要求。关键词:油田;井下小修;效率提高油田井下小修作业的工作效率,是确保油田能够实现正常生产的重要方法,而井下小修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类型有很多种,例如检查油泵是否处于正常状
期刊
摘要:智能钻井包括但不只限于自动化钻井,从本质上来解释,智能钻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钻井施工具有与人工智能特性以及功能相似的特点。本文介绍了智能钻井技术的组成,从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井下导向钻井系统(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智能钻杆技术传输等方面介绍了智能钻井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未来在复杂地层超前探测与智能表征技术、复杂地层智能化破岩机理与导向控制技术、井筒稳定性闭环响应机制与智能调控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智能钻井;技术现状;发展趋势1智能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