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也要有一手好字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医时老师经常说:“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意思是,一个好医生要具备好的“笔头”“口头”“手艺”和“派头”。其中,写好字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些病人是通过看处方字的好坏,来判断医生水平的高低。所以,我暗下决心,学医之余,一定要练好字。渐渐地,我爱上了书法,书法陶冶性情,有益身心,还能以书会友,丰富业余生活。
  书法与中医息息相通。书法中的“永字八法”有侧、勒、努、趯(tì)、策、掠、啄、磔(zhé)的用笔法则,强调笔墨要有筋、骨、血、肉、精、神、气、脉;中医八纲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方药运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中医的阴阳五行、寒热温凉,书法的疏密开合、浓淡枯湿,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要求天人合一、形神兼养、动静结合,而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同样是追求内容、行笔、情感的和谐统一。
  古代文人也通晓中医,王献之《鸭头丸帖》、张旭《肚痛帖》、苏轼《覆盆子帖》和黄庭坚《方药墨迹》,这些书法艺术中的瑰宝都是中医处方和医案。而许多名医同时也擅长书法,陶弘景以传世名著《本草经集注》享誉医林,又以“大字之祖”的《瘗(yì)鹤铭》流芳千古;傅青主精于中医妇科,又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当我觉得文思枯竭、江郎才尽时,我喜欢从书法中寻找灵感。我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中的很多创新思维都是从书法中获得的。这可能是“触类旁通”“妙手偶得”吧。
  书法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每当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总喜欢打开一本碑帖,或读上一会书,很快就抖落了疲惫,浑身充满了活力。
  (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科教科长、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