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运周期羽毛球竞赛规则的改革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国际羽联2006年以后的规则改革,从改革对比赛推广、技战术分析、运动员体能等方面影响,将规则教学引入大学普通羽毛球课程教学,发现“规则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在技术专业性学习、教学比赛成绩和整体实力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规则教学法是符合现代高校羽毛球素质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种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羽毛球;规则改革;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234-02
  羽毛球从当年的网球游戏到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经过了百年的历史,从它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到,工具的改革、规则的演变、技术的创新是推动羽毛球运动向前发展的3个重要因素。现在羽毛球技术已处 在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发展已近极致,要想有新的突破恐 怕较难;击球工具的形状虽有所变化,但其作用甚小,唯有竞赛规则的改变才能控制或引导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一、近几年羽毛球规则变化情况
  (一)增加技术暂停
  旧规则:球员在比赛中可向裁判提出暂停比赛,到场边擦汗、喝水或绑鞋带。
  新规则: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可再提出中断比赛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
  (二)分值的变化
  21分制:21分每球得分制从2006年2月1日起全面试行,适合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双全部5个项目。新规则的制订,无论从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上看,都已经打破了几十年来羽毛球运动所固有的比赛模式甚至一部分运动规律。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以中国为首的及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强队。甚至可以说新规则的制定,主要就是要打破亚洲国家在羽毛球这项运动中多年的垄断地位,进而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而规则的改变必然要使比赛产生相应的变化。
  (三)平分后的加分赛
  旧规则:比赛双方14平,先获14分的一方,有权决定双方加打3分(女单出现10平时,可分别要求加打3分)。
  新规则: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四)取消第二发球
  旧规则:双打赛,一方的一名球员失去发球权后,本方的另一名球员还有一次发球权。
  新规则:得分者方有发球权,如果本方得单数分,从左边发球;得双数分,从右边发球。
  二、规则变化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一)近期四项改革对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使用影响
  2006年后国际羽联为了增加羽毛球比赛的观赏性,增强羽毛球运动在奥林匹克大家族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加入羽毛球运动中来,相继实施了平分加赛、21分赛制和取消第二发球和暂停这四项在羽毛球历史上划时代的改革。纵观改革后的世界比赛,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技战术创新层出不穷,可以说四项改革的实施,对现代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点,中国选手和欧洲选手受到的影响相差不多。但由于中国选手历来在第二发球这一环节占有优势,发球是制胜的法宝之一,随着取消发球,这一优势也随之被削弱。为了弥补可在第一发球的质量和落点运用方面多动脑筋。因此,根据这个规律,先要加强发球的变化,不论是在旋转的性质、性能,还是在速度和落点上都要加强变化,这样才能使对方不易掌握你的发球规律,从而提高发球的威力。
  (二)21分制的实行对技战术的影响
  21分制的改革不仅仅是比赛分值的增多,重要的是打乱了原有发球的轮次,改为得分换发球,需要运动员重新建立抢攻体系。每局21分制时,每个运动员连续发球,发球运动员在发球时可以进行发球战术组合,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技、战术优势,并且发球好的运动员往往在自己的一轮发球中使对方直接吃球或连续发球抢攻得分,形成较大优势,让接发球一方造成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到接发球方的技术发挥。两个发球的落点绝不相同,应在原有的发球抢攻体系上重建新的发球抢攻体系。21分的变化还主要体现在接发球上,凶狠和搏杀性接发球的比例增大。
  (三)平分后的加分赛对技战术的影响
  新发球规则实施后,发球质量下降,不能靠假动作或隐蔽姿势发球,对于发球者抢攻造成一定削弱,发抢段实力指数降低,快速作为基础,重在变化。通过快速多变的回球击球,破坏对手击球、回位的节奏,尽量不让对方预先判断。通过回球速度和线路的变化减弱和降低对手的反控制能力。还要在击球前保持动作的一致性、隐蔽性,还通过回球的线路、落点变化使对手回位不及时。恰当的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方,意在破坏对方的启动。运用快速扣杀、劈杀进攻使对手被动回球失误。最后,重视进攻,不能偏废防守,运动员最好傲到攻防兼备,加强防守的进攻性。
  (四)规则改革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传统教学法以传授技能为主,将球类教学从分解动作开始逐步教授学生运动技能技巧,而规则教学法则是从整体上来诠释运动本身的价值,它重视体育教学中的认知学习以及学生的规则能力,让学生们了解运动的本质特点与精髓。通过规则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瞬时决断能力”,而且通过规则教学法的学习,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来控制比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体差异:使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及身体锻炼,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要看该教学法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是否对学生有帮助。
  羽毛球规则修改后比赛的主要变化为:(1)比赛时间的变化为比赛时间有所减少,单场比赛时间相对固定。(2)比赛节奏的变化为比赛节奏加快。(3)主要技术运用的变化为男子单打后场杀球频率降低,成功率提高或持平,运动员主要以发网前球为主,发后场高远球的次数明显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挑高球的次数明显减少。羽毛球比赛的时间、节奏和主要技术运用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为对运动员以前建立起的技战术模式提出了挑战,对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使其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市场及体育传媒的拓展为更为有利,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为比赛偶然性加大。
  三、结论与建议
  1.从几年来改革后世界羽坛的格局变化来看,国际羽联的改革不是针对某一协会的专属行为,而的确是为了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包括电视转播、赞助商等一些商业行为的注入,也可以看出羽毛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
  2.国际羽联实行了很多改革。包括发球和21分制,改革初期都说对谁有利对谁不利,但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比赛主要还是看综合实力,适应之后,以前是什么样的水平,将来还处于什么样的高低位置。改革的影响最大化地体现在改革的初始阶段,而当改革深入下去之后,羽毛球还是一个靠技术和综合实力说话的项目,谁的综合技术水平高一点,还是会在比赛中优势会大一点。
  3.除了规则改革,国际羽联一直致力于羽毛球运动全球推广计划,包括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技术与器材援助以及在全球开办教练员培训班等。中国羽毛球协会也积极参与选派优秀教练帮助我们的友好邻国。希望国际羽联和中国羽毛球协会能够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羽毛球运动在奥运大家庭的地位,让更多的人喜欢羽毛球运动。
  4.“规则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在技术专业性学习、教学比赛成绩和整体实力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规则教学法是符合现代高校羽毛球素质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种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羽毛球竞赛规则2006[EB/OL].
  [2] 夏宇.羽毛球规则变化史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房巍.羽毛球新规则的特点及对策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3).
  [4] 沈建峰.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2008.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其他文献
轮回书架主体部分由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组成。外圆部分均分为12格(数字12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循环、轮回的寓意,如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内圆部分分为两格。内圆以360°折
文章通过分析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现状,以及社会对职校教师的定位,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从教师自身出发,通过提升自我素养、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等方面增
<正> 铅的测定目前多采用双硫腙单波长分光光度法,但该法易受显色体系的pH值、双硫腺显色剂及试剂空白等干扰,影响方法的灵敏准确性。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试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正>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饮水致突变和致癌性的重视,水样的致突变性检测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水中污染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水样的总致突变活性目前还不能用分离鉴定化合物
在AWE2017上,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下机电)带来了产自松下重庆工厂的VIP真空隔热板材料。该产品以优异的隔热性能、轻薄的体积,受到专业观众的关注。据现场负责人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在电网建设、电网运行、电力营销、改革发展等过程中面临的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当前供电企业电力执法薄弱、管理职责不清,导致政策协调、违
文章从数字水印的概念入手,分别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特性、分类夏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趋向。
目的:观察64-MSCT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率。方法:对40例胃癌病人进行64-MSCT增强扫描,判断T、N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64-MSCT对胃癌T1分期符合率33
章俊杰的身份渗透在设计生态的各个层面,从高校的系主任到品牌的管理者,从研究学者到产业的实践者,这种多重的身份交织,让他对设计的理解有了不同纬度的深刻认识。对江南手工
调研国内外特大桥的应用现状,中国大跨度桥梁近15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9年12月,世界上已建成的大跨度 斜拉桥前10座有7座在中国、世界上已建成的铁路/公铁两用斜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