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师范教师的语言修养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文明健康、规范简练、热情机智、丰富优美四个角度出发加强语言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师范教师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师范教师;语言;修养
  
  师范学校被认为是培养国民的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源泉。梁启超在《论师范》中指出:“故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要义”。 正是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缩影,正是中华民族寻求教育兴国之路的历史纪录。
  师范教师所从事的劳动被称为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职业劳动之一,就在于他所担负的是培养一批又一批教师的神圣使命,而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的首要工具,对学生也即未来教师的知识素养和道德认知水平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无论教授何种学科,师范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都要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教育教学效率。这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师范教师的语言应纯洁文明、健康道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曾明确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是当前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所谓教师的语言修养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准确规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观点见解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师范教师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的语言,其两代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与一般社会成员的语言存在不同。师范教师在使用自己的工作语言时更加需要考虑语言的规范性和恰当性,而不应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首先,师范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对师范生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的观察资料表明,教师语言中常出现的语义和修辞的错误,往往是他的学生语言贫乏和不正确使用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起着一种直接的内化作用,因此师范教师语言要健康、文明、进步,禁绝粗俗、低级、反动。
  再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能产生极大影响。师范教师应在文明的语言中体现出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说话都要讲究文明礼貌,都要自爱自重,尊重别人,保持良好的风范形象。同时,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师范教师,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
  有人说“没有落后的学生,只有落后的老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主战场在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在从事教育,是在塑造人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下一代,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教育实践同时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教师语言,就将塑造出什么样人格的学生,我们也就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二、师范教师语言应准确规范、鲜明简练
  
  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乎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规范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地表述概念、规则、原则等教学内容,清晰地表达思想、感情、愿望等教育要求。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符合上述要求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师范教师在教学中向自己提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分析师范生、分析师范教材和大纲,找到准确规范、鲜明简练的语言来为学生建构知识表象和体系。所以在教学中强化备课环节,深究教材,研究学生,培养教师教学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素养是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出发点。
  反之教师在授课时对概念、定义、定理等知识点的阐释不准确,仅围着教材教参绕来绕去的,不能化抽象为具象,不能由远及近,由浅入深。没有准确说明,学生理解起来很模糊。
  此外,教师还应做到授课时话语流畅自然、速度快慢适中,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愉快地、积极地接收信息,正确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三、师范教师语言应热情感人、机巧睿智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师范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成功的教师语言,如同徐徐拉开的大幕,让学生只看一眼就能感到那精美的置景;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热情感人、机巧睿智的个性化语言,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形成主动型学习状态。
  教师语言的感情色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这就要求师范教师必须学识渊博,旁征博引,高屋建瓴,才能使讲授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据说鲁迅先生讲课的声音并不抑扬顿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充满着感情的魅力,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使每一个接近过他的学生都感到有一种信念的力量穿透到自己心里。
  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既缺少微笑、激情,又缺乏抑扬顿挫和必要的教育机智,甚至有意无意地把知识讲得晦涩难懂,玩弄术语,搞文字游戏,使学生听了一头雾水,叫苦不迭。学生学习的气氛压抑,教学双边活动开展很机械,学生就不会主动去质疑问难了。这样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创造性难于发挥,学习激情难于迸发,自然教学效果差。
  
  四、师范教师语言应含蓄蕴藉、丰富优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学生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师范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柳永的《雨霖铃》是篇自读课文,提示详尽,不能畅讲。有一特级教师在播放《雨霖铃》MTV的同时,用诗一般的语言“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让我们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情境。”、“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时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灵去感知绵绵文化的经纬,悠悠生命的掌纹!”穿插于课堂之中,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范教师的语言既要含蓄蕴藉、富于启发性,又要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师范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师范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师范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师范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的语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学语言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要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还要研究其他行业可借鉴的语言。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语言材料,善于分析综合语言材料,还应持之以恒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跟踪积累、研究,并对教学语言的效益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朱金香等.教师职业伦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语文出版社,1992.
  [4]王益.教师应用心理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5]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6]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文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7]孔子.论语?宪问[M].岳麓书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经常受到一些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影响了消费积极性。所以,完善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维护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完善     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起步较晚    
期刊
摘 要:任职培训课程开设需要一定的条件,本文在分析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针对岗位任职的培训课程设置对策。  关键词:任职培训;岗位任职;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是培训内容的载体,是参训学员提高专业能力、增强职业素质的信息来源。课程设计直接关系到任职培训开展的优劣,高效的任职培训一定是建立在结构合理、内容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之上的。从参训人员的角度来讲,培训课程紧贴任职现状,课程内容学有所用,
期刊
行政管理,就是按军队建设的要求和规章制度,结合日常生活和勤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军务人员在行政管理中应贯彻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根据首长的意图,在业务部门的配合下,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常抓不懈,把行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我军行政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行政管理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些原则对部队的行政管理工作仍然具有
期刊
摘 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针对腐败产生的原因,学术界已经从经济、政治、制度等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分析,提出了种种观点。本文尝试从政治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这一全新的路径来分析腐败的产生,以图从中找到腐败产生的根源,进而寻求医治腐败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腐败;政治心理;因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行贿受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驾驶员执行任务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以避免车辆事故的发生,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驾驶员的保障能力。  关键词:心理影响及对策;驾驶员;非战争军事行动    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交通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驾驶员在非军事战争行动中,尤其是在执行反恐、处突、抢险救灾等任务时,会面对比平时更加复杂的路况与恶劣的环境,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复杂多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云模型的分类方法,并通过实例提出一种云分类方法,从而实现对论域的软划分,且划分结果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能够反映从定量数值到定性概念间转换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云模型;分类;不确定性;    1、云模型及分类方法    1.1、云模型  李德毅院士从以自然语言中的概念为切入点,在模糊数学和概率理论的基础上了建立定性和定量转换模型——云模型,云模型不再强调精确的函数表示,而是
期刊
摘 要: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大多数学生基础差,认识理解能力低,对数学缺乏热情,没有兴趣,因此都畏惧数学,失去学习信心,从怕学到不愿学,这是职高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学好职高数学。  关键词:职高数学;自卑;兴趣;学习环境    要提高职高学生素质,就必须使他们学好数学课。数学课是学好各专业课的基础。各个专业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所以
期刊
摘 要:立足文本教学,挖掘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真情,诱发写作欲望,还可提供给学生模仿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文本;素材;写作平台;激发真情;模仿;源头活水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曾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过关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写作的重要,然而也正是写作让广大师生头痛不已,甚至成为学生的畏途,鉴于此,笔者做了一些探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花釉装饰风格、造型特点等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结合毕业创作的实验过程,本文试从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和探索淄博花釉装饰、造型、审美等艺术特点。论文写作的重要目的在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陶瓷文化,并使之服务于现实社会,顺应不断更新、发展的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使创造出的艺术品既具现代文化气息,同时又保持了传统陶瓷文化的特色。本课题对于今后的专业学习及实践作用很大。课题的延伸意义深远,对于现
期刊
摘 要:文中针对应急物资运输问题中时效性强的特点和要求,构造了最短时限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这一问题的具体步骤,设计了启发式算法,并利用LINGO软件进行了求解。  关键词:应急物资;运输问题;最短时限    1、问题的提出  在某一时刻有n个不同的地点发生自然灾害造成某种物资(如粮食、药品、医护人员等)的缺乏,现欲从m个产地(粮仓、药库、医院)迅速调集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已知从第i个产地到第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