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唐永付:能挖田埂打高粱 一顿能吃一碗肉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能够下地挖田埂,能够扛起连枷打高粱,一顿能吃一碗肉,要不是听老人亲口说出,笔者是一定不信的。前不久,笔者与两名镇村干部,在重庆市潼南县米心镇禅鹤村拜访了这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1913年10月出生的百岁寿星唐永付。
  能挖田埂打高粱
  笔者见到这位老人时,他正躺在床上养伤。听到客人登门拜访,老人精神为之一振,赶紧穿上衣服,来到堂屋坐下,兴致勃勃地与笔者摆起了龙门阵。
  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很好,口齿也很清楚。他深谙农事,犁牛耙地样样都会,是一把耕田种地的好手。由于儿子患有支气管炎,下地劳动感觉很累,家里的农活几乎全都落在他肩上。
  他说自己是个“活路棒棒”,一辈子都在忙。“今年三月,我还扛起锄头,帮着家里挖了一根田埂来种苞谷呢。我儿子儿媳都说我年龄大了,不要下地劳动,应该在家里休息,可我总觉得身体还可以,做点手头活没有问题。今年七月初八这天,我还扛起连枷,帮着家里打了100多斤高粱哩。也就是这天,我在打高粱的时候右臂筋骨闪了一下,至今还在养伤呢!你说我倒霉不倒霉!”
  “要不是我这手臂还有点儿疼,恐怕今天我就下地扯草去了。”唐永付说:“坐在家里耍不惯。”他一生都在坚持劳动。“农村的人,不做活能行吗?再说劳动能锻炼身体嘛。”他说。
  一顿能吃一碗肉
  唐永付一共生育了5个孩子,前面4个都是女儿,唯有后面这个是儿子,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老伴1960年就去世了,他一直跟着儿子唐吉成过日子。
  他与世无争,脾气很好,从未跟人红过脸,因此大家都很尊敬他。问起长寿之道,老人这样解释说:“有句俗话叫做‘人不着急不得死’,这说明很多人是‘急’死的啊。要想多活几天,就得想开点,就得‘不着急’。‘不着急’就是心态要平和,遇到事情莫‘钻牛角尖’,莫要怄气去伤自己的身体。”
  “我父亲最讨厌的是吃稀饭,他说‘稀饭吃了不禁饿,干起活来没得力’,只有干饭才铁实,因此我们家里三顿吃的都是干饭。”唐永付61岁的儿子唐吉成说。“当然,父亲也喜欢吃肉,前些年喜欢吃炖肉,现在牙齿不行了,他就爱吃肉丸子。一顿要吃一碗肉。他也喜欢吃零食,比如葡萄、牛奶呀,只要不硌牙,他都爱吃。所以,我们准备了很多零食放在他的床前,以便他想吃就吃。”
  唐永付一生没有生过大病,只是去年夏天患过一次大便不通的小病,结果吃了几天药就痊愈了。
其他文献
一项具体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离不开专家、学者和技术型人才,而实施起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在工业经济时代,人才的结构模型是金字塔型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和企业对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能型人才是从事某项生产不可缺少的四种人才之一。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适时地提供训练有素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它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从事社会职业必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
一、单词拼写    根据句意和首写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句中所缺单词的完全形式。
摘 要: 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且实施起来颇难的一门教学艺术。本文将就利用学生的主体导入、任务型导入、兴趣式导入、悬念设置导入谈几点看法,与读者共勉,也盼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主体导入 任务型导入 兴趣式导入 悬念设置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且实施起来颇难的一门教学艺术。如何设计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深化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