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护理干预,探讨促进颅脑损伤后患者康复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治疗患者100例,恢复良好36例,中残22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0例。结论: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伤,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精心的护理配合及加强呼吸道护理,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自残率。
  关键词: 颅脑损伤;护理干预;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70-02 颅脑损伤是指脑组织于伤后充血、淤血、皮质及皮质下有小出血点,尚有软脑膜及脑组织的破裂,破裂处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坏死等器质性损害。
  1 临床资料
  1.1对象
  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GCS≧6分)患者100例,男90类,女10类,年龄20—70岁。病例类型:脑挫裂伤34例,硬膜外血肿14例,脑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22例,脑干损伤22例,所有患者均实行急诊手术后转入抢救室监护。
  1.2方法
  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一般资料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对脑外术后昏迷患者采取呼唤式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自残率。
  1.3统计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SPPS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观察及护理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的临床监测,包括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对于以下情况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幕上血肿量>30ml。②幕上血肿量20—30ml,但脑挫裂伤较重,中线结构移位>5mm,意识障碍加重者[2]。
  2.1护理
  2.1.1 手术前准备 本组CT检查显示合并脑水肿,有手术指征,完善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化验检查,术前用药等,58例2小时内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后36例恢复良好,22例中残。
  2.1.2 一般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度,妥善固定腦部引流管,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2.1.3专科护理
  2.1.3.1气管切开的护理 气管套管外口覆盖双层生理盐水纱布,纱布干后要及时更换,内套管每4 h彻底清洗煮沸1次,每天取下时间不超过30 min,以免痰块形成堵塞外套管。如内外套管粘连,可点滴稀释液1~2 min后拔出。 拔管前先行堵管,48~72 h后平稳后拔出。
  2.1.3.2呼唤式护理 指导患者家属握着患者的手,在耳边轻声呼唤姓名,让患者感兴趣的事情,或回忆过去有深刻印象的往事,轻声播放患者熟悉的音乐,有意识提一些问题,让患者用动作表示回答,如睁眼、动手指等。通过呼唤式护理,增强了患者家属的信心,使患者早日清醒,改善护患关系,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3]。
  2.1.3.3心理护理 颅脑外伤病人苏醒后,护士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具体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有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的,注意维护病人 尊严和保护病人隐私,并协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和指导,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果
  2组术后监测血氧饱和度与患者病情转归情况
  4 讨论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伤,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占全身各部位外伤的15%—20%,但死亡率(30%—40%)和致残率(10%左右)占各部位之首,CT是目前公认的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及时恰当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精心的护理配合,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沈礼芹,蒋金泉,郭建志.颅脑外伤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10.7(18)486~487.
  [2] 童卓昳. 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24例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1(9).
  [3] 黄雪梅,王菊延,彭选美.护理干预对重型颅及损伤致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7(26):3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3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66例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法和对照组64例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之前前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
期刊
[摘要] 目的 : 分析静宁县2001-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 对降低孕产妇死亡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静宁县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宁县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84.57/10万下降至2011年的0。 结论: 降消项目及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县、乡、村三级产科医务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了产科急诊急救水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术前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入院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防止下肢静脉损伤护理措施。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由7.1% 降至 0 。结论:有针对性的采取健康教育,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老年腹股沟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
期刊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及术后疗效。方法: 通过微创介入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58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确定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大小、部位以及介入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中监测患儿基本生命体征,Amplatzer封堵器置入后进行造影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封堵效果,并在术后3天、1月、3月、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松龄血脉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与对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影响,从而分析其治疗作用。方法:随机筛选40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选用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松龄血脉康胶囊3粒 每日三次口服,同时应用维生素B1 10mg 一日三次口服,维生素B12 500μg 一日一次肌注,对照组只用维生素B1 10mg 一日三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减少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增加围产儿健康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孕前体检健康初产妇400例,同意接受个性化营养指导的200例作为观察组,200例常规营养指导的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妇的新生儿最佳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减少孕妇及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0~60岁,平均47.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5.5年。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水煎服。日1剂,煎2次,早晚分服,疗程2~6个月。结果: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血府逐瘀汤能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科学运动、饮食控制、降血糖等综合治疗下,采用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可靠。  关键词: 甲钴胺;尼莫地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护理文书书写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方法: 根据病历规范和电子病历要求,随机抽查200份病历,分析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结果: 护士对电子病历书写各和汉字的输入不熟悉,复制、粘贴现象频繁,法律意识薄弱,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完善护理文书规范,实行建立健全护理文书三级质控网络,提高护理文书质量。  关键词:电子; 护理文书;
期刊
[摘要] 目的: 評价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来我科就诊的患者35例共74颗前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经过12个月复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修复体临床效果良好。结论:氧化锆全瓷冠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和生物相容性,硬度高、耐磨,是一种理想的修复体。  关键词:前牙牙体缺损; 二氧化锆全瓷冠  中图分类号:R7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