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旅游英语课程标准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服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导游工作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尤其训练掌握导游工作过程中的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岗位协调沟通讲解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突出职业技能,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并为为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
  【关键词】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90-01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高专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的更新,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办学理念,各高职院校掀起了新一轮的修订撰写专业课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的高潮。在这种背景下,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创新和采纳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工匠式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旅游英语》是旅游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技能课,对应的岗位是英语导游,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堂教学任务,主要包括接团、带团、送团及善后工作,为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打好基础。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英语为外国游客服务,具有流利的口语向外国游客介绍我国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及从事旅游服务交际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情境下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并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旅游英语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综合性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按照导游实际工作过程和岗位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列化,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确定了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指向的教学目标和实践环节。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外语导游。
  通过对导游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计了6大项目,6大任务,它们是迎接旅游团、介绍饭店、长白山导游词讲解和四平叶赫景区讲解、解决投诉、送客人--致欢送词。形成了完整的导游工作过程。更好的实现导游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综合素质提高。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建立了独特的“125ppt”内容体系教学模式。“125”是指“一个中心”、“两大知识点”、“五大关键能力”。“一个中心”是指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综合能力为中心。“两大知识点”是指以旅游英语相关业务和旅游专业技能知识为知识点。“五大关键能力”是指重点培养学生五大能力即宣讲、组织协调、善于与人沟通和各种人打交道的公关能力、有效的组织旅游活动的业务能力和独立解决旅游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Ppt是指Project、practice site、task driving三个短语头字母缩写,意思是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教学模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主要的有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实地演练法和竞赛激励法等。如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导游模拟室进行教学;设置导游带团情境,编写情景剧脚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旅游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其次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全陪、地接、司机和游客等不同岗位的人员来模拟导游工作流程,从而使学生熟悉导游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实地演练法: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叶赫等旅游景点和战役纪念馆进行观摩并实地演练,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带团、讲解服务能力。 也可以适当采用竞赛激励法,即举办各种竞赛,如导游讲解大赛;英语朗读比赛、人机对话口语竞赛等。即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又强化了英语导游技能。
  此外,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自制多媒体课件,让平面教学变成实用的立体教学,使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建课程网站,方便师生学习互动。其次充分利用往届学生的的实训、实习、顶岗实习时照的照片、录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回归教学。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互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国导游资格证通过率逐年提高。
  五、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掌握国际旅游的相关知识,旅游景点,民俗的同时,掌握旅游英语的口语会话能力。如项目1 Meeting Guests。要求学生掌握致欢迎词的技巧、能与外国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各方面情况。同时还能听懂接团时的英语对话。掌握本单元的专业术语及语法知识。具体课堂实施时,让学生回答问题:欢迎词有几大要素?中英欢迎词有何区别?然后老师播放视频--英语欢迎词。学生总结中英文欢迎词的区别。老师讲述中英文欢迎词的区别。学习本单元新单词。学习第一部分:Listening and Speaking。学生默读第二部分:Text A Welcome Speech(要求背诵)。一个学生读一段,另一个学生翻译。教师学生各有分工。学生分组反复练习最后做成果展示,教师评出最佳组织奖、最佳导游风采奖。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创造性的设计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六、合理实用的考核方法
  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为60%,终结性考核为40%。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出勤、作业、学习态度等占30%(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10%;学习态度上课互动等占10%)、角色扮演即老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准备,下节课分组表演,成果展示占30%。终结性考核是指期末笔试考试占40%。
  总之,教师无论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应注重"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让学生在练中感悟,从而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才能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快樂。
  参考文献
  [1]赵娴.旅游英语教学探讨与思考[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7):60- 61.
  [2]段亚芳.高等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探讨[ J] .世界教育信息,2007(10):59- 61.
  [3]姜西星,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7):73- 74.
  [4]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244- 254.
  作者简介:刘淑芝,四平职业大学航空旅游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导学”贵在“导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的“疑”即“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是教学的主线,是教学的归宿。“问题”是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渠道。“问题”驱动教学精彩生成  【关键词】问题设计;探究新知;母题挖掘和变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88-01  “导学”贵在“导思”,“思”源于“疑”。教
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步入学校和家庭,更促进了网络环境下开展合作学习、
教育信仰是教师教育理念中最核心的部分,主要表现为教师们对教育价值的一种深深的信服和认同。它能端正教师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挫折,在教育教
虚拟学习社区是顺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其强大的资源开放性、交互共享性以及学习自主性等使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然而一切应用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都是为了促进学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程是中职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数控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笔者就中职数学与数控专业相结合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控专业技能,使其更加贴近岗位和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院校;
目前,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已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新常态。如何将APP融合到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使人与人能够有效沟通、知识分享与服务,是教育技术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本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推进,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和关注。本人紧贴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需求,从缩小城乡之间、公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差异,达到公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