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应急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ly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的应急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应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培训已经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服务链。国外的应急产品分类主要有四种:产品形态、服务领域、参与救援阶段、公司主要业务。国外尤其是美国、日本的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加之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也较高,通过分析这些国家的先进模式,对我国的应急产业政策制定、应急产品的生产销售都会起到借鉴作用。
  美 国
  美国的应急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商务业,还有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如提供相关咨询、派遣救援队携带装备进行现场紧急救援等),此外,由于美国的保险业很成熟,因此产业链一直延伸到灾后服务。应急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产品集中在火灾救援领域,包括防灾救灾装备、培训、应急救援服务等等。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站,集合了生产防灾救灾产品和提供救灾服务的公司名录。除此之外的应急产品主要集中在危害程度较低、影响范围较窄的领域,针对其他灾害的紧急救援产品生产、研发都比较少。这种产业布局也充分体现了救灾领域中消防工作所占的比重。美国白宫行政和预算办事处的预算计划中,对于火灾的装备和培训也有特别拨款。
  总体来看,目前美国应急产业仍然处于对其他产业的依附地位,如附属于建筑、消防、煤矿生产、食品和药物生产等等。美国的应急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是产品种类还远未覆盖非常态大型紧急救援事件,政府也没有直接针对企业的政策扶持计划。应急产业仍然依附于其他产业和政府采购。
  英 国
  英国有大量生产应急装备的企业。应急装备包括:医药急救箱、个人防护用品、切割工具,体积较大的急救车辆、救生筏、临时居住房屋等等。产品也符合水陆空各个层次的紧急救援需求。此外也有不少大型网站专门提供消防企业、应急装备企业的名录以供交易。总而言之,英国的应急产业主要关注应急装备的提供,主要集中在救灾阶段,且品种齐全。在所有的应急产品中搜救产品和火灾救护产品最多。但是应急培训咨询服务较少。整个产业呈现出一种纵深式发展态势。
  日 本
  日本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应急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于地震、火灾的减灾防灾上,且关联领域广阔,包括IT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日本的应急产品具有专业性、高科技、系统性、多样性的特点。将先进的IT技术、机器人技术充分利用到灾害救助当中,注重专利发明,小至救生锤大至机器人均有专利扶持。虽然救援产品渗透到应急救援的各个阶段,并且客户对象包括普通大众和企业团体,但是日本的应急救援产业并未独立形成一个产业链。由于国土面积小,日本政府对灾害的控制能力较强,并且具有了豐富的应急经验,加之其应急思想根深蒂固,并没有给该产业的发展提供多少新契机,对那些应急设备生产销售企业也没有特别的扶持政策,所以日本的应急产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其中大部分应急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都是隶属于医药、机械、软件、咨询公司的附属业务。
  其他国家
  除美、英、日三国外,俄罗斯的应急产品体系也较为全面。产品多针对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生产领域(如石油泄漏等)进行生产开发。产品不仅包括检测、救援工具,还提供救援服务、咨询培训服务等。一些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企业应急产品的研、产、销都较为成熟,专业化水平很高。一些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多是针对某一项运动或某一类生产活动。与之相对应的应急产品则是在多种应急救援活动中都能使用到的普适性较强的产品,如切割工具、医药用品等。
其他文献
当纳达尔赢得职业生涯第7座大满贯时,和他同龄的托马斯·伯蒂奇正因温网决赛惜败于他而神情黯然。2010年,从北美硬地到欧洲红土,再到英伦草坪,伯蒂奇的冲击力度一次强过一次。这个因名字和“鸟”谐音而得名“大鸟”的捷克人用实际行动摆脱了“后进生”和“隐形人”的尴尬,但还需要一座大满贯冠军来为自己正名,或许他会在最喜欢的美网硬地上如愿以偿。     八年抗战  很多时候,我们看得见费德勒和纳达尔们的风光,
8月1日,北京国际网球挑战赛在位于北五环的国家网球中心拉开战幕。赛事的开幕不仅意味着ATP挑战赛的种子中国的土地上生了根,它还牵着ITF女子巡回赛的手,一起把高贵却孤单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引入了中网系列赛的新乐章。    Q:什么时候有了办挑战赛的想 法?  A:有想办挑战赛的想法是从去年年底左右。  之前在做中网期间就想过,中网要是按照自己当时的口号,走向第五大满贯,我们就一定要按照大满贯的模式办
编者按: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被正式写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频频为职业教育建言。现将部分代表委员关于职业教育的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王战代表:要像重视世界一流大学一样重视职教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又“应用技术型人才荒”的问题。发展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