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遭受过家庭“冷暴力”吗?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表观点:真的不能对爱自己的家人冷暴力


  代表人物:童欣,31岁,全职太太
  姚阳,40岁,妇联工作人员
  “你心情不好,你工作压力大,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能让你无节制地宣泄在我身上。曾经满满的热情慢慢冷掉,此刻只感觉心灰意冷……”面对妇联工作人员关切的询问,童欣满脸的失望与悲伤。童欣是名全职太太,因为学历不高,找的工作都不如意,于是3年前生了宝宝之后,丈夫就让她辞职在家专职带孩子了。然而,丈夫的薪酬待遇也不稳定,尤其是这几年市场不好,公司常常裁员,丈夫的压力很大,情绪受了很大影响。渐渐地,他回家没了笑脸,饭菜稍不可口就摔盘砸碗,甚至把孩子吓哭了都不愿意抱。童欣实在受不了了,还了几句嘴,没想到丈夫暴怒,骂出许多更难听的话。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最近丈夫被裁员了,家里的气氛更是降到了冰点,童欣无数次想到离婚,可看到年幼的孩子又心软了。她也心疼丈夫,想和他好好沟通打开心结,可丈夫连话都不愿意跟她说,更别提谈心了。
  妇联权益部的工作人员姚阳说,童欣遭遇的就是典型的家庭“冷暴力”。在西方,夫妻一般会接受“婚姻治疗辅导中心”的咨询。在国内,类似的机构很少。由于家庭的受害者与施暴者长期共同生活,如果对首次的“冷暴力”没有认识,长时间反复、持续的漠视,伤害达到一定程度,造成的精神上的折磨远比肉体上的伤害更痛苦。
  姚阳建议童欣向双方的父母讲述下这一年多家里的变化,让长辈进行一定的疏导,可以先将孩子送到父母家过渡一段时间,毕竟僵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不如利用这段调整期的时间夫妻一起外出散散心,在大家都心平气和的时候谈谈各自的想法和打算。至于童欣自己,孩子入托后,也应该试着去找份工作,适当地分担下丈夫身上的担子。

代表观点:遭遇冷暴力时要懂得维权


  代表人物:王鹏,42岁,律师
  韩万军,51岁,法官
  从事律师行业十几年的资深律师王鹏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人不懂何为“冷暴力”,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有些人甚至不觉得家庭暴力会触犯法律。其实,导致“冷暴力”的祸因都很小,很多人因琐碎小事加上交流不畅以致积怨加深,并形成恶性循环。据统计,中老年夫妇更易发生“冷暴力”,因为正处于婚姻疲劳期,加之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更易动怒。不同的是,与身体暴力侵害者多为男性相比,“冷暴力”的施暴者基本是男女平分。
  王律师列出了两个典型案例,这都属于家庭“冷暴力”。
  案件1. 被丈夫长期冷落,妻子三次起诉离婚终获支持
  独生女儿出嫁后,张姝的丈夫越来越不爱待在家里。即便待在家里也靠看电视打发时间,甚至妻子生病了,还是我行我素。张姝经常为此跟丈夫理论,丈夫的观点是“老夫老妻的,哪有那么多话?”长期被冷落让张姝心寒,她先后三次到法院起诉要求与丈夫离婚。2015年2月,法院经过调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同意了张姝的离婚请求。
  案件2. “儿子骂老子”,也是家庭“冷暴力”
  80多岁的独居老人王某,因病造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三个儿子因分房问题产生矛盾,大儿子、二儿子不仅不再支付赡养费、医疗费等,还常常恶语相向,恐吓老人。2015年5月,王某将这两个儿子告上法庭,虽然法院判决要求两个儿子按月支付赡养费等费用,但当时因为《反家庭暴力法》尚未实施,他们对老人所实施的辱骂、恐吓等行为难以进行制裁。现在《反家暴法》颁布了,“儿子骂老子”不再无法可依。
  “冷暴力”造成的伤害毋庸置疑,那么如何处置它呢?
  韩万军法官讲解道,“冷暴力”同样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因此《反家庭暴力法》《婚姻法》中如家庭暴力的预防、处置等相关规定同样适用。虽然取证是个难题,但并不等于受害者就无法获得证据。公安机关的报警、接警、出警记录、询问笔录,以及保存的调解书、保证书、担保书、悔过书、通话录音;医疗机构保管的诊疗材料、病例、鉴定意见;子女、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提供的证言等都可以作为证据采信。

代表观点:所有深爱皆需克制


  代表人物:刘吉吉,44岁,心理学家
  无论多么伟大、深情、刻骨铭心的爱,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克制,包括父爱母爱。《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喜欢以“棍棒底下出孝子”为理由打骂孩子的家长真要收敛了。
  宝爸宝妈,来看看你是否有下列五种冷暴力行为。
  1.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不回应孩子。
  2.你在生孩子气,不想理他,想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3.你带着情绪与孩子相处,拒绝孩子提出的建议。
  4.表面与孩子玩耍,其实心不在焉。
  5.孩子犯错后道歉,父母直接拒绝或者冷漠对待。
  心理学家刘吉吉认为,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同时,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而这些孩子长大后,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相应障碍。
  所以,请宝爸宝妈们,改变自己日常中的“冷暴力”行为,阳光、积极、正面、专注地陪伴和引导孩子。

代表观点:你伤了父母,可父母不会告你


  代表人物:贾秀珍,65岁,退休工人
  贾秀珍楼上的邻居顾奶奶,前两天心脏病突发进了ICU,顾奶奶的儿子脾气急躁,常常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前天说到孙子上学的事情,儿子又跟往常一样,不高兴了就冲着亲妈咆哮,没想到顾奶奶情绪受了刺激,加上本身心脏就不好,突然一下倒地不起。
  贾秀珍想知道,这算“冷暴力”吗?如果算,能不能维权?可谁家父母会去法院告自己的孩子?   大家讨论的大多是夫妻相处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作为上了岁数的人,我要为老年人说几句。做儿女的应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交谈,而不是遇到什么事就回家与父母争吵,抱怨父母。而父母也不要孩子一回家就不厌其烦地“审问”,啥事都要管,这样会让儿女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引起家庭的矛盾。

代表观点:男性遭受家庭“冷暴力”,该向谁诉说?


  代表人物:吴刚,38岁,公司职员
  “其实不是只有女性经受着这样的痛苦,有些男性也深受家庭冷暴力的痛苦。”吴刚说,他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工作了一天后,特别希望能够和妻子说上几句贴心的话,可是妻子却总是一副冷面孔。吴刚说:“男人有时候比女人脆弱,我的妻子不理我可能有她自己的想法。但是她如果不和我说话,我就会认为我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令她不满意了。这样很容易使我在繁忙的工作中增加更大的压力。女性有三八节,可以找妇联诉苦,我找谁啊……”吴刚显得很无奈。

代表观点:老师也有义务举报冷暴力


  代表人物:韩雪 33岁 中学语文老师
  发现家暴,老师也有报警义务。《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等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韩雪的班上有41名学生,年龄集中在十四五岁,正是自尊心极强的敏感期,而她发现,很多家长都不懂得尊重孩子。比如有一次开家长会,一名女生的家长不满孩子的分数低,当着办公室所有老师的面数落孩子,从学习到生活,把孩子说得一文不值。韩雪理解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可辱骂和讽刺不仅毫无用处,还会加深孩子的自卑和消极,只会让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差。而家长往往不懂得这是一种暴力行为,是一种伤害,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人生。
  《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后,韩雪及时召开了家长会,详细地讲解了法则内容,呼吁家长们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将“精神侵害”扼杀在萌芽状态。

代表观点:“知识分子”要注意自己的“冷暴力”倾向


  代表人物:徐岫茹,67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专家
  范莉云,42岁,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
  心理专家徐岫茹分析,在实施“冷暴力”的群体中,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居多,因为他们大多都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往往自尊心很强,好面子,不肯也不愿意向对方认输,也不善于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对感情的要求却比一般人更高更细腻,所以就会更容易出现相互折磨的情况,构成了家庭“冷暴力”当中的主力军。
  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观众都会同情梅湘南的遭遇,痛恨安嘉和的暴戾。其实,在现实婚姻生活中,一些家庭暴力正是由“冷暴力”肇始,日积月累酿成悲剧。
  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范莉云提出了建议:夫妻双方不愿说话,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交流,比如发个微信、写封邮件,也可以把想与对方说的话写在纸上。作为受到压迫的一方要学会让自己快乐,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我价值。
  她还谈到,在结婚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成长背景,看看对方家里有没有家暴史,因为家暴是会“遗传”的。她还告诫现在的年轻人,对待婚姻要严肃,不能任性妄为,否则问题出现后悔就晚了。
  编后:消除家庭“冷暴力”,更需要心理建设。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面对矛盾必须正视,回避是没有出路的。“家庭暴力”不仅危及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冷暴力”就像埋藏在夫妻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随时发现及时排除,很有可能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此也奉劝大家,相守不易,多些耐心与包容,且行且珍惜。
  责编/樊婷
  E-mail: fantingbl@163.com
其他文献
问:我的宝宝6岁了,今年我打算要二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答:从今年开始,二孩政策已全面放开。但备孕二胎,应先弄清这些问题。  1.第一胎后隔多久可以要二胎?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第一胎的分娩方式。对自然分娩者,一般一年后就可以怀二胎了;对于剖宫分娩者,最好能间隔两年。对有多次剖宫产手术史者,时间还需要更长,分娩风险也更高。因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完全恢复过来需要时间,若太早怀孕,容易出现子宫破裂
初冬、暖阳与热咖啡  “没有什么是我不敢做的!”  这是丁雨霏最引以为傲的口头禅,即便是在半年前她发现男友劈腿后,不吵不闹的她一股脑将男友送的礼物从阳台上丢了下去,并指着对方说:“别以为女生都害怕分手,你记住了,今天是本姑娘甩了你,因为没什么是我不敢做的!”  结束了那段感情后,丁雨霏将自己归纳到不婚主义的行列中,甚至看透人生般地认时已是夜幕降临,想着方晴在忙结婚的事情,也就没好意思打搅,独自游荡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旗袍,但到底什么是旗袍?在许多人眼中,那更多的是酒店服务员身上的迎宾服,或是拍照扮美的道具。一个名叫石榴的姑娘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答案,热爱旗袍的她不仅追根溯源弄清了旗袍的前世今生,穿着旗袍走过了三大洲的三十几个城市,还写了一本有趣的旗袍书,并设计出美感十足的现代旗袍,为中国的旗袍文化续写了新篇。  365天,穿着旗袍环游世界  石榴是位美女学霸,曾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和西北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