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zha2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性T细胞(Tang)及内皮祖细胞(EPC)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及两种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子痫前期的孕妇40例,其中轻度20例为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20例为子痫前期重度组,另选取同期24例孕晚期健康孕妇作为健康孕妇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浆中Tang和EPC的含量,对各组孕妇的临床指标和血浆中EPC和Tang的含量进行比较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浆液性癌(ESC)患者输卵管伞端组织的病理特征,初步探讨ESC的发生与输卵管伞端组织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9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所有典型ESC患者共30例(包括Ⅰ期13例,Ⅱ期2例,Ⅲ期15例),取其石蜡包埋的典型ESC组织、双侧输卵管伞端组织。(1)通过HE染色切片观察ESC患者的输卵管伞端组织的病理特征,分析输卵管伞端上皮内病变特点、程度及其与ESC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易形成慢性化,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机制是宿主对HBV的各种抗原产生完全或不完全性免疫耐受.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发展过程中有三个连续的免疫病理阶段,宿主对HBV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中有许多环节可能形成免疫耐受.近几年对HBV持续感染免疫耐受形成机制的研究为确定有效的抗病毒策略、结束慢性HBV感染或降低肝细胞损害的免疫治疗措施提供了思路.
期刊
期刊
百日咳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的未免疫儿童.近几年,由于年长儿及成人患百日咳时症状的不典型性,出现了百日咳发病率上升及局部爆发,使其对公众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对百日咳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