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_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化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兴趣教学的支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导入 实验教学 分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39
  新课改越来越深入到高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大的环境下,高中化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具备独立探究的需求,形成独立思维与推理分析的素养。而这些素质都需要学生的兴趣做基础,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任导师,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催化剂。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首先,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必要步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导入就是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技巧,在正式开始讲新课之前进行的预备工作,可以是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是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是与化学或者所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等等。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做好教学设计,完善教学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其兴趣的形成。
  第一,针对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选取一个化学物质的主要特性为切入点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这节课要学习醋酸钙的性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燃烧自己之前制作好的可燃冰,我们都知道冰是不能燃烧的,但是这个名称叫做可燃冰,那它为什么可以燃烧呢?这个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冰有什么区别呢?通过设置疑问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积极思考学习。
  第二,导入还可以是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和自己生活经历相关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学生对于科学解释生活非常的有兴趣,这会使得他们发现科学的奥秘,把握化学知识的秘诀,因此教师在导入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讲故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生活中吃的盐中需要加碘,而碘的提取以及盐的形成都是如何进行的呢?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盐提取的照片和碘提取的实验截图,以此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与化学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小故事会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第三,导入还可以是教师设置神秘的教学情境,把一些学生了解但是并没有接触的现象作为导入内容,形成神秘的教学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鬼火”的形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谁在作怪呢?教师先设置氛围,然后再逐步解答学生的疑惑,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促进其兴趣的快速形成。
  第四,在导入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教师可以当堂找学生到讲台上配合自己为其他学生展示有趣的实验,如金属燃烧出各种色彩或者气体的燃烧等,从而让学生在五颜六色的欣赏中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主动思考问题。
  其次,实验的开展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必要内容,也是兴趣教学的重要支撑,实验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丰富教学内容,带动学生兴趣的发展。实验是高中化学的关键,通过实验学生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验证和丰富延伸,才能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才能确证自己的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信心,而实验也可以充分丰富课堂教学组成,吸引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在实验中满足好奇心,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除了以上导入中激发学生兴趣涉及到的简单趣味小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开展具有新意的实验,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把实验作为教学的次要内容草草开展,一般都是选取一些十分简单容易操作的内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什么挑战,也不需要进行深入探究与思索,导致实验教学枯燥无味,没有挑战性,所以教师要设计充分符合学生兴趣的实验内容,在保证学校实验设备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开展。
  第二,利用开展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有效带动学生兴趣发展的途径之一,很多学生实际上很关注自身的实验动手能力,如果自己能够操作完成实验,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做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时,教师不要一开始就吧实验步骤详细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把步骤打乱然后小组合作进行分析重组排列,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性质进行解决,这样就极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实验意识,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缜密性和实验分析能力,并通过独立操作来建立对自己的认可,从而为兴趣的产生做充分的准备。
  第三,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来形成活跃的实验探究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很容易受到身边同学和教学氛围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实验的时候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小组的实验进展,把小组遇到的问题一一启发解决,创建活跃的实验环境,对学生的兴趣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总之,实验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教师要积极发挥实验的教学效果。
  最后,开展分层的教学是兴趣教学的重要补充,这是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学习阶段性的表现,是激发整体学习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高中学生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和非智力等因素,在化学学习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兴趣高,但是有些学生普遍兴趣低落、学习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层次性,开展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收获,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不断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一,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对知识的难度进行分析和揣摩,结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层次,之后在教学的时候让每个对应阶段的学生回答对应难度的问题,从而建立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促进兴趣的发展。第二,还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学生的学习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这样才绝对客观完整,及时发觉学生的进步,对其提出肯定与鼓励,促进其学习的动力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的兴趣教学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完善导入设计,又要创新实验内容和形式,还要完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兴趣的培养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正> 现代教育管理一般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宏观层次),学校管理(中观层次),教学管理(微观层次)三个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大机器工业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教育国家
原联邦德国以职业教育的发达闻名于世,而职业教育却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最薄弱环节,两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诸多因素中,有无职业教育外部方面的原因?本文试通过中
【正】 一、初期在美国,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并建立其理论基础的工作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然而,对该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思想理论观点却早已存在。 19世纪初叶,学
阐述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开展,落实全民健身工程方面的重要性,在界定人才及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力资源特征作了相关分析,揭示了我省社会体育
在我省部分高等师范院校05级学生中开设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选修课。按学生自愿的原则,将选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27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选
就人格概念而言,伦理学上可分为个体人格和总体人格.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教育注重总体人格而忽视个体人格的发展.这既有一定的政治原因,更有现代社会深层次的历史和经济原因.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新课改的推行解决了很多教学问题,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改革。  【关键词】高中政治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40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
<正>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地方分权。教育是“州的责任、地方的工作”,联邦政府对教育的管理作用甚小,教育督导主要由州、县、学区,乃至学校承担。一、州级教育督导在
【正】 目前日本私人讲授功课的行业很活跃。私立高复班的数量大约已达17.5万多个,学生总数达500万人。约有60%的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私立高复班,他们一年所支付的费用
【摘 要】兴趣是第一动力,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丰富课堂内容,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开展语文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多重感官;采用激励式评价方式,提升学生成就感四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兴趣 学生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