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有效血容量不足时血压波动特征及其与透析开始时血压的比较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y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超滤治疗过程中引发的有效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对症状形成时的血压变化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共进行39 658例次血液透析。发生可确定的血容量不足出现的临床症状病例3 527例次。分析透析早期(>0~≤60 min)、中期(>60~≤180 min)、后期(>180~≤240 min)各时间段发生血容量不足时的临床症状特点。对透析中的低血压、高血压、维持血压进行定义,统计临床症状出现时各种血压发生率。将临床症状出现时测得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与其透析开始时的MAP进行比较,对MAP的演变过程进行分类。对透析间期干体质量增加量即≥5%或<5%在透析超滤中引发临床症状的发病情况给予统计。分析透析中超滤过速、过量外的其他导致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的因素。

结果

血容量不足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9%(3 527/39 658)。有效血容量不足引发的临床症状在透析的各时间段均有表现,有其发病特点。血压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临床症状发生必有的相关联性。透析>0~≤60 min发生的有效血容量不足多与超滤量过多、过快有关,共发病493例次,其中低血压341例次,占69.1%(341/493);高血压79例次,占16.1%(79/493);维持血压73例次,占14.8%(73/493)。透析>60~≤180 min,临床症状发生率增加,与持续或过量超滤有关,共发病1 306例次,其中低血压1 003例次,占76.8%(1 003/1 306);高血压179例次,占13.7%(179/1 306);维持血压124次,占9.5%(124/1 306)。透析>180~≤240 min是临床症状的高发时间段,与持续的超滤并超出干体质量设置有关,共发病1 728例次,其中低血压1 408例次,占81.5%(1 408/1 728);高血压发生减少,但仍有顽固性高血压病例。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出现时,1 989例次表现为渐降型低血压,容易引起临床关注;763例次表现为骤降型低血压,临床症状出现前血压较稳定,出现时血压骤然下降;446例次临床症状出现时较透析前有明显升高,给临床症状的判断带来困难;329例次维持了透析前的血压。过度水潴留在全程透析临床症状均有发作,总次数显著增多。一般水潴留发生次数少,多发生于透析>180~≤240 min。血浆胶体和晶体渗透压影响血浆再充盈,透析超滤方式的改变以及透析温度对血压和血容量变化有影响。

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因其发病特点和治疗的特殊性,透析超滤过程易发生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出现并不与血压变化同步,提高对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认识,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有利于后续血液透析的安全治疗,较好的完成超滤目标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581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327例、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pancreaticoduodenect
严重糖尿病足坏疽时,因肢体远端血运差及局部感染严重等原因,截肢后手术切口常难愈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将湿润烧伤膏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方法应用在糖尿病足行截肢术后的创面,8例患者经治疗创面均完全愈合,修复质量良好,且肢体长度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患肢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目的比较两种化学发光法(进口/国产试剂盒)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肾素浓度比值(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行原醛筛查的高血压患者228例,其中1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原醛患者。同时采用进口(意大利索灵公司)和国产(深圳迈瑞公司)化学发光法试剂盒测定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PAC)、肾素浓度(P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1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6.3岁,年龄范围为40~89
作为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胰腺癌及其治疗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在手术率低,化疗敏感性差的背景下,免疫治疗成为了胰腺癌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并有望为胰腺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间皮素作为在胰腺癌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的细胞膜蛋白就成为了免疫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点。本文就以间皮素为靶点的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脾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血源性肿瘤。本文通过对结合PET/CT诊断脾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分析,讨论脾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PET/CT在该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确诊的12例原发性纵隔神经内分泌癌患者CT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等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例中肿瘤位于前上纵隔4例,中上纵隔4例,中纵隔4例;其中偏左侧5例,偏右侧4例,位于正中3例。肿瘤最大径1.5~12.0 cm,平均(6.74±3.65)cm。
目的观察医用即溶止血纱布联合纤丝速即纱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量及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适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术中于手术创面联合应用两种止血材料(医用即溶止血纱布联合纤丝速即纱);对照组除术中未使用医用止血材料外,其余处理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红花逍遥颗粒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COS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交替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起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基础上口服红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消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